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
美国实验物理学家、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Clinton Joseph Davisson,1881年10月22日-1958年2月1日)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因发现电子衍射,获得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个人履历
戴维孙生于伊利诺斯州布卢明顿,于1902年获奖学金入芝加哥大学学习,受到了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的器重。在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的推荐下,他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研究生,在欧文·理查森的指导下进行受热物质的离子放射方面研究,于1911年获得博士学位。 从1911年至1917年,戴维孙在匹兹堡的卡内基技术研究所工作。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获准免服兵役,进入贝尔实验室,并留在那里工作。戴维孙一生的大部分都是在贝尔实验室度过的;在那里他最初是研究金属受热时发射电子,以后参与电子显微镜的研制。
成就及荣誉
虽然戴维孙对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1924年提出的关于电子波动本性的理论有兴趣,但是他大概从未料想到,他即将从实验上证实电子的波动性。他是在一次偶然事故中证明的。
1927年,他研究了电子从封闭在真空管中的金属镍靶的反射。一次,电子管偶然破碎了,被加热的镍靶表面很快就形成了一层氧化膜,不能再当靶标用了。为了去除这层氧化膜,他只好把金属镍加热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发现,经过热处理之后,镍的反射性能改变了。研究结果表明,镍靶在受热前有许多微小的结晶面,加热后变成了几个大的结晶面。戴维孙抓住这个现象不放,终于得出正确的结论。后来,他用这种方法制成了一块单晶镍,作靶标使用。这时,他发现电子束不仅受到反射,而且发生了衍射。而衍射乃是波的而非粒子的特征。就这样,电子的波动性被证实了,从而也证实了德布罗意的理论。
同一年,英国物理学家乔治·佩吉特·汤姆森使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由于这项发现,戴维孙和乔治·佩吉特·汤姆森共同获得193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子衍射的发现,证实了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关于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论点,使人们对亚原子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认识核、原子和分子的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6 14:31
目录
概述
个人履历
成就及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