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自英
中国传染病学家
戴自英(1914—2009),浙江宁波人。教授,著名的传染病专家,中国临床抗生素学奠基人,传染病学创始人之一。1938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1947—1949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研究生,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主任,抗生素研究室主任,抗生素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华山医院副院长。曾任国家科委抗生素组及医疗器械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兼内科学会及传染病学会主任,国际合理使用抗生素学会(APUA)科学咨询组组员。主编《临床抗菌药物学》(第1~9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临床综合本》(第1版)和《实用内科学》(第7~9版),任《实用内科学》(第10~13版)名誉主编。
人物生平
幼年丧父,家庭生活的重担使他萌发了攻读医学的念头,他认为医学院不像其他大学,学医者很少有毕业后失业或用非所学的情况,做一名有真才实学的好医生,既可造福人群又可受到社会尊敬。1932年从上海光华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医学院。1938年毕业时获得全班第一名。1937年赴北平任北京协和医院实习医生,继又担任一年内科住院医师。
1938年国立上海医学院(新制)医本科毕业,1947~1949年英国牛津大学研究生,获博士(Ph.D.)学位。现为华山医院终身教授,抗生素研究所名誉所长。1938年任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医师、1939年历任国立上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副院长、副教授。
1953年任原上海医科大学内科教授,1955年任传染病学教授、教研室主任。1963年任抗生素研究室主任。曾任国家科委“抗生素组”及“医疗器械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兼内科学会及传染病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高等学校内科学教授职称评审组组员;《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中华传染病杂志》、《抗生素杂志》、《实用内科学》、《上海医学》等杂志副主编、编委或顾问;国际合理使用抗生素学会(APUA)科学咨询组组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戴自英教授1957年参加丘财康(大面积烧伤)的抢救,获卫生部个人三等奖;“头孢硫脒研究”获卫生部1980年重大研究成果甲级奖;获奖项目(包括国家级、卫生部部级、市级等)共20余项,均为集体奖。
1971年参加燃化部、商业部和卫生部组织的“抗生素和磺胺药调查组”,1972年写成“对抗生素和磺胺药的正确评价”,并在全国各大城市作巡回汇报,受到广大欢迎。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及抗菌药物的临床研究。发表论文共200余篇。国内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小剂量氯霉素治疗伤寒和副伤寒的探讨”、“头孢硫脒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伤寒与血吸虫病”、“对磺胺嘧啶的重新评价”等。在国外发表或在国内以英文发表的论文共20余篇。主编8部专业图书,主要为《实用内科学》(第7~9版)、《实用抗菌药物学》(1~8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临床综合本》等。
曾参加国际会议(国际化学会议、美国抗微生物及抗肿瘤化学会议、国际传染病会议等)6次,出国访问及讲学共6次。
职业历程
他的工作获得协和医院内科副教授钟惠澜的好评。1939年回到上海,在上海医学院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内科工作,很快被提升为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30岁时担任医院的副院长。1947年7月赴英国留学,他本想去医院进修,但事与愿违,报到地点却是牛津大学病理学院。中国流行学(流行病学)家苏德隆当时正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戴自英的导师弗洛里(H.W.FIorey)是青霉素的发现者之一。苏德隆劝戴自英安心攻读博士学位。牛津大学一年三个学期,学费昂贵,幸好弗洛里教授为他申请奖学金和免去学费。他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研究工作,1949年获博士学位。当时牛津病理学院的条件不算好,新的仪器设备也不多,然而,一些病理学家、有机化学家、微生物学家、临床工作者密切合作,共同努力,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弗洛里、钱恩(E.B.Chain)与最早发现青霉素的弗莱明(A.Fleming)共同分享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时获得的青霉素产量很有限,常常需从病人的尿中回收,以供下一个病人应用。这些科学家严谨的学术作风给他带来了很大影响。
他的研究课题是“微生物产生的溶菌素”。他从牛津的土壤中分离到数十种链丝菌,对其中活力较强的一株进行了重点研究。从这株菌的培养滤液中获得溶菌、抗生的物质,经过浓缩、提炼、冻干等步骤得到粗制品。然后再对粗制溶菌素进行一系列实险,证明其中至少含有两种蛋白分解酶,一种具有溶解菌体蛋白质的活性,另一种具有溶解酪蛋白的作用。经两年多的研究生学习生涯,掌握了做研究工作的基本功。1950年4月戴自英从英国绕道美国,然后经香港回上海医学院。
主要论著
1 Ling CC,Tai TY.Granulocytopenia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intramedullary bone marrow transfusion.Chin Med J 1946,64:263.
2 Tai TY.The production of bacteriolysins by microorganisms[Ph D thesis].Oxford University,1949.
3 Tai TY,Van Heyningen easy method for counting bacterial colonies in roll tubes.Brit J Exper Path,1950,31:155.
4 Tai TY.Bacteriolysis by a species of streptomyces.J Microbiol,1951,5:110.
5 戴自英.实用抗生素学.上海:华东医务生活社,1952.
6 戴自英.内科学和内科护理.上海:广协书局,1952.
7 林琦,戴自英.小剂量氯霉素治疗伤寒、副伤寒的探讨.中华内科杂志,1953,1:241.
8 戴自英.细菌学纲要和实习.上海.广协书局,1953.
9 戴自英.葡萄球菌败血症92例临床分析抗生素联合疗法.见:1954年抗生素会议——中国科学院抗生素论文集.
10 戴自英.临床抗菌素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11 戴自英,徐肇玥,张孝秩,等.伤寒、副伤寒与血吸虫病.中华内科杂志,1957,5:606.
12 戴自英.伤寒、副伤寒1000例的临床分析.中华寄生虫病传染病杂志,1958,1:50.
13 金问涛,戴自英.氯霉素的毒性反应(临床治疗392例的分析).中华医学杂志,1958,44:474.
14 戴自英,徐肇玥,张其英,等.周期性发热的淋巴瘤.中华内科杂志,1958,6∶113.
15 戴自英,徐肇玥.1947至1957年间应用于临床上的抗生素.中华医学杂志,1958,44:73.
16 戴自英.国产合霉素的临床应用.上医学报,1958,(4):297.
17 Tai TY.Pulmonary manifestations of acute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Chin Med J,1958,76.
18 戴自英.抗菌素的临床应用.上海医学讲学组讲稿汇编.昆明:云南省卫生厅,1960.
19 金问涛,费益能,戴自英.爆发性传染性肝炎.中华内科杂志,1961,4:33.
20 上海第一医学院传染病教研组、医疗系1960及1962级肝炎科研小组[戴自英,徐肇玥.费益能,等整理].传染性肝炎的转归.中华内科杂志,1961,9:33.
21 戴自英,徐肇玥.抗菌素临床应用的进展.中华内科杂志,1962,10:312.
22 戴自英.国产苯甲异恶唑青毒素的实验室及临床观察.中华内科杂志,1964,12:506.
主要贡献
他看到中国抗生素事业还是一个空白,而抗生素却是治疗许多感染性疾病的有力武器。初期他积极撰文,介绍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1952年他编著的《实用抗生素学》出版。这本书经过不断充实、修改,在1956年、1964年、1977年再版,被认为是国内临床抗生素领域中唯一比较完整的专著。1985年在原版本的基础上扩大为《临床抗菌药物学》。1992及1998年他又主编内容更充实、实用的《临床抗菌药物学》。他不仅介绍国外有关临床抗生素的研究成果,又开展这方面的临床与科研工作。1950年他大胆提出小剂量(成人每日1克)氯霉素治疗伤寒、副伤寒的方案,临床观察与医疗实践证明其疗效同大剂量(成人每日3克)疗法。此方案既能节约大量药物,又能大大地减少副作用,避免初次冲击量所导致的治疗休克。40年来,国内一直采用这种小剂量方案治疗伤寒与副伤寒,此法已载入国内的教科书。1963 年他在国内建立抗生素临床研究室,兼任室主任。研究室完成了全国70种抗生素(约占2/3)的临床药理和临床使用研究工作。
他领导的临床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方面的研究不仅对临床有实际意义,而且在工业生产的方向上具有指导意义。1971年他曾参加燃化部、商业部和卫生部联合组织的抗生素、磺胺调查团,在调查中了解到很多基层卫生组织的用药情况,获得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调查表明,国内四环素土霉素滥用和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他曾向抗生素工业生产部门建议减产四环素和土霉素,停止生产四环素碱片和土霉素碱片。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生产耗费大量粮食,有人估计消耗粮食每年在10余万吨。
长期以来,磺胺嘧啶(SD)被作为短效磺胺使用,因此,用药剂量大、次数多,引起的副作用如血尿、结晶尿等也多。他在1972年就提出,根据半衰期,磺胺嘧啶应属中效磺胺;通过大量实验和临床实践,证实磺胺嘧啶减量、减次应用后疗效不变,而副作用大大减少。又磺胺嘧啶与甲基氧苄氨嘧啶(TMP)合用,其疗效与复方新诺明(SMZ+TMP)相似。鉴于磺胺嘧啶在国内大量积压,工艺路线简单,价格较SMZ为廉,因此,SD+TMP(双嘧啶)完全可以替代复方新诺明,这就是国内一度推广应用双嘧啶的由来。随着中国抗生素事业的蓬勃发展,抗生素的品种越来越多。他原来领导的抗生素临床研究室已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在他积极的筹建下1985年8月成立了上海医科大学抗生素研究所。戴自英是一位有创建的临床医学家。1957年上海第二医学院(现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抢救大面积烧伤的炼钢工人邱财康,他参加了工作。这一奇迹曾轰动全国。戴自英不但参加各种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研究,而且守在病员身边观察病情变化。邱财康的一条下肢感染绿脓杆菌,感染难以控制,多数医生倾向于截肢以保全生命。戴自英等提出了既不截肢又能保全生命的方案,同时发动微生物工作者和医学院学生到处找寻绿脓杆菌噬菌体。最后在综合措施和噬菌体的应用下,患者保全了生命和下肢。50年代戴自英曾多次到上海郊区青浦、金山等流行区参加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70年代后期,他指导科内医生进行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研究,与徐肇玥教授亲临现场开展科研工作。50年代后期,他曾多次到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区进行防治工作。他将流行性出血热列为科内重点研究的题目。在他的倡导下特别对其发病机制与治疗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异常的免疫反应在本病的发病中具重要意义。应用免疫调节药物治疗后病死率有显著的降低。80 年代后他领导教研室工作人员和研究生进行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方面的研究,研制了具国内先进水平的乙型肝炎特异性的抗HBC-IgM诊断药盒。他还指导教研室全体人员向新的领域进展,在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医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感染、免疫抑制者中的感染等问题,尤其是对厌氧菌和细菌性腹泻病原学研究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
学术成就
1963年戴自英教授在国内建立抗生素临床研究室并兼任室主任,完成了全国抗生素70个品种的临床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工作。这些研究成果对中国抗生素工业生产方向及保障人民健康具有指导意义,并取得了一些奖励。如国产苯唑青霉素临床应用研究曾获国家科委颁发的科研成果奖和奖金,卡那霉素、球红霉素、创新霉素等的临床研究也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状。头孢硫脒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获1980年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磺胺药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曾获1979年上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此外,穿心莲的抗感染机制研究也获得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奖。
1972年,戴自英教授提出SD应属于中效磺胺。并通过大量实验和临床实践,证实SD减量、减次应用后疗效相仿、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且SD-TMP疗效与SMZ-TMP相仿。从而使在国内有大量积压,工艺路线简单,价格较SMZ为廉的SD-TMP(双嘧啶)得以推广临床应用。
1971年,戴自英教授带领的调查组1971~1972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磺胺药、青霉素、链霉素合理应用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磺胺药合理应用、青链霉素正确使用的资料汇编,指导了上述药物的合理应用。他还就此在全国20余省市巡回讲演,听众达七、八万人之多,对国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8~1981年戴自英教授领导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了系统的再评价,发现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多见,细菌耐药性严重,继而提出了限制使用该类药物的建议。卫生行政部门采纳了建议,颁布限制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规定。
戴自英教授在近60年医、教、研工作中共撰写论文200余篇,内容主要包括败血症、伤寒、病毒性肝炎、感染性休克、流行性出血热、血吸虫病、新抗生素和磺胺药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抗生素和磺胺药的评价、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曾编写近20部教材和参考书,主编8部专著,主要为《实用内科学》(第7~9版)(其中,与林兆耆主编的第七版《实用内科学》,被评为1981年十大畅销书之一)、《实用抗菌药物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临床综合本》等。共获国家级、卫生部部级、市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
戴自英教授为研究生课题设计、研究、论文撰写、答辩提供了充分的帮助和指导,为研究生的培养付出了大量心血。传染病学专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1 14:4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