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的谋变之路》是
2010年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忠,姜新国,曾宪斌。
内容介绍
金融风暴的疯狂肆虐,让中国的房地产业深刻感受到了严冬的残酷。而国内房地产市场格局的改变,也让开发商不得不做出战略调整。谋变之路,就此启程。变则通,通则久,不会变通的企业终将消亡在历史的沙滩上。
住房政策的调整、信贷供应的增减、土地价格的升降、消费市场的冷暖,无一不左右着房地产企业的生死前途。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大到战略布局,小到原料采购,都要有预见性和前瞻力,主动变革才能成就市场英雄。
目录
一、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特殊意义 董藩
金融危机余波犹在,中国经济依然在不确定中前行。众人把希望的目光锁定在房地产这一支柱产业上,房地产能否不负众望,拉动中国经济高歌猛进?我们看到,楼市的回暖带动了钢铁、建材价格的提升,我们也必须承认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推进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可问题是房地产业,还能带领中国经济走多远?
二、高房价的幕后推手 董藩
房价节节攀升,成为老百姓难以承受之痛。究竟什么原因催生了高房价?高房价背后是否隐藏着惊人的暴利?楼市的泡沫到底能吹多大?是持币观望还是赶快出手?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把脉中国楼市,揭开高房价背后的玄机。
三、房地产泡沫思辨 李忠
房地产业的泡沫之争由来已久,究竟有没有泡沫?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泡沫?为什么会产生泡沫?能否挤出泡沫?面对这些问题,各方观点,莫衷一是。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房地产的资产属性。只要一个产品变成了资产,它的价格一定会潮起潮落,而泡沫就在起起落落中不断滋生。或许,懂得玩味泡沫的人,才是真正的弄潮高手。
四、地域开发的“钱规则” 李忠
“后新政时代”,
房地产开发商纷纷转向二三线城市跑马圈地,然而争先恐后的背面却隐藏着“地好拿,房难卖”的巨大风险。如何选择有潜力的城市,及早进行战略布局,是关系到房地产企业生死存亡的大计。一招棋错,招致满盘皆输;明道优术,方能步步为赢。那么城市开发这盘棋,到底应该怎么走呢?
五、识别城市的人居风情 李忠
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文化,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表情。或内敛沉闷,或万种风情,或魅力四射,或优雅从容。作为
房地产开发商,无论是在项目规划、户型设计还是楼盘销售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种属地差异,并因地制宜地做出决策调整,让企业能够在当地落脚生根。
六、房地产业金融创新“好戏连台” 孟晓苏
美国加州经济困难,施瓦辛格提出来要卖监狱,要把洛杉矶的监狱卖掉。监狱怎么能卖呢?里边的几百个犯人,还有个死刑犯,他们去哪呢?不用担心,施瓦辛格的招法叫做“售后返租”,一步经典的金融妙棋。当下中国,政府鼓励房地产业金融创新,可以判断,金融投资人与房地产开发商细分、合作的时代即将来临。
七、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坚冰之一 乔志杰
融资难一直以来都在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其坐在那里埋怨银行嫌贫爱富,不如积极构建自己的融资体系来应对不可预知的金融风险。那么我们究竟应该跟谁借钱?由谁去借钱?什么时候借钱?怎么才能借到钱?筹措资金,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但功效与结果却是千差万别。
八、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坚冰之二 乔志杰
为什么说债权融资的核心是防范风险?为什么股权融资中,对风险避却而不谈?不同的融资模式,有不同的运作技巧,只有掌握相关技巧,才能成功的破解融资难题。不会融资的企业,常常因为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导致成长缓慢,而产融结合,将让企业驶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九、压缩开发成本的“四大法宝” 袁富儿
房地产市场日臻成熟,开发商之间的竞争也逐步规范。要想获得经营利润,除了提供适销的房源之外,还应该大力降低开发成本,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设计、营销、财务,以及目标成本的制定这四个方面入手,来做好房地产企业的运营和管理。
十、房地产操盘误区 戴亦一
是做开发商还是做投资商?是买高价地还是买低价地?是搞多元化还是走专业化?摆在决策者面前的是一个个诱人的蛋糕,着实让人难以取舍。然而房地产市场从来容不得贪婪与恐惧,你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慎抉择,因为错走一步,常常令你迷途难返。
十一、如何缔造地产神话 姜新国
策划是引导性的规划,规划是社会性的策划。将美轮美奂的策划变成可执行的规划,你就能创造出地产界的神话!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英国的水晶宫,上海的大世界无不印证了这一说法。地产策划就是要化无形于有形,让不能成为可能。当然,光有奇思妙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懂得策划的技巧和方法。
十二、“零距离”对话商业地产 姜新国
商业地产不是简单的商业和地产的杂糅,它有别于房地产的赢利模式,取地和定位也各不相同。由于一直处在地产业的配角位置,常常不被人关注。然而华润、富力、今典等一批有实力的开发商纷纷把战略目标转移到商业地产上来,这无疑在向我们宣告:商业地产的春天来了!
十三、房地产业的“七大掘金秘籍” 曾宪斌
楼市竞争激烈,地价却又节节攀升,房地产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开发商必须寻找新的赢利模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顺驰的拿地策略、万科的定价策略,或许都能给我们带来启发,但是关键还要看企业能否把这些经验吸收转化,形成自己独特的运营模式。
十四、精准营销的“终极武器” 曾宪斌
人群阶层化,市场细分化,媒体碎片化。时代的飞速变革,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了新的挑战。大众营销的传统方式渐行渐远,而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提供私属定制产品和服务的精准营销模式正在悄然流行。它不仅降低了营销成本,而且提高了目标命中率,让企业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十五、以服务铸就品牌内涵 矫培民
提起万科,人们想到的不光是它的城市花园、金域蓝湾,更会想到遍布十几个城市、会员达数十万之多的“万客会”。在营销手段、产品品质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已经势在必行。而打造优质的客户服务体系,更能为企业的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十六、问诊房地产企业的组织模型 谢志华
房地产企业的管控模式不外乎四种:职能型、项目公司制、矩阵型、集团总部加区域。然而这四种模式却各有利弊,职能型的便于管理但风险很大,矩阵型的善于利用资源却容易造成职责不清。其实谓孰优孰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选择一种模式后,如何进一步去配套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