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向无前(拼音:suǒ xiàng wú qiá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
西晋·
陈寿《
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
东汉末年,
曹操统一了北方后又率军西征,大败韩遂和马超的联军,占据了长安。曹操有了这个基地后,又命大将夏侯渊留在那里,准备攻下陇右。
经过三年的征战,夏侯渊将马超赶跑,又将韩遂逼退到了略阳。韩遂在宋建等的支援下,准备坚守略阳。但是,夏侯渊焚烧羌人的村落,诱使韩遂出城救援。长离一战,韩遂全军覆没,前来相助的氐人首领也逃离了陇右。
夏侯渊乘胜追击,他的先锋张很快率军来到抱罕。宋建一面下令闭城坚守,一面派人请湟中等地的羌汉义军来救援。张邻指挥将士攻城,抱罕军士竭力坚守,双方相持不下。夏侯渊见张部一时不能破城,便亲自率领大军围攻抱罕。经过一个多月的猛攻,守军终于失败。城被攻破后,宋建被俘,因不肯投降而被杀死。
西晋·
陈寿《
三国志·魏书·鲜卑传》东晋·
裴松之注引《魏书》:“年十四五,异部大人卜贲邑钞取其外家牛羊,檀石槐策骑追击,所向无前,悉还得所亡。”
北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驸马乘胜突刃,所向无前,斩馘擒生,殆逾五十。”
清·
洪升《长生殿·贿权》:“恃勇锐冲锋出战,指征途所向无前。”
“所向无前”与“所向披靡”意义相近,两者皆有形容力量强大的意思;区别在于“所向无前”侧重于力量所到的地方谁也无法阻挡,而“所向披靡”则是侧重于力量所到的地方任何障碍都被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