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蝴蝶
词牌名
扑蝴蝶,词牌名,又名“扑蝴蝶近”。此词调以曹组《扑蝴蝶·人生一世》为正体,双调七十五字,前段七句三仄韵,后段八句四仄韵。另有双调七十五字,前段七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等三种变体。代表作品除正体词外,还有赵师侠《扑蝴蝶·清和时候》等。
词牌沿革
周密癸辛杂识》云:“吴有小妓,善舞《扑蝴蝶》。”疑源于舞曲。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汴梁(今河南开封)每逢元宵等节日,“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宋时还盛行“舞队”,节日在街头演出,有傀儡、村田乐、划旱船、扑蝴蝶、耍和尚、竹马之类,名目繁多,多至十余队。可知,“扑蝴蝶”也是宋代的街头队舞之一。南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所载也有扑蝴蝶、耍和尚、鞑靼舞等。调名本意可能是咏街头“扑蝴蝶”队舞。又,《填词名解》卷二:“唐东京二月为扑蝴蝶会。《杜阳杂编》云:‘穆宗时,禁中花开,夜有蛱蝶数万飞集,宫人或以罗巾扑之,并无所获。上令张网空中,得数百,迟明视之,皆库中金玉器也。’一名《扑蝴蝶近》。”《词谱》卷十七:“邵叔齐词名《扑蝴蝶近》。”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七十五字,前段七句三仄韵,后段八句四仄韵,以曹组《扑蝴蝶·人生一世》为代表。此调有两体,后段第三句或五字、或七字。五字者或作“仄平平仄仄”,或作“平平平仄仄”。七字者或作“仄仄平平仄仄仄”,或作“仄仄平平仄平仄”。又前段第二句,曹、赵两词俱作“平平平仄仄”,而邵、丘两词则或作“平仄仄平仄”,或作“平仄平平仄”,最为差错不齐,填者任择一体,遵之可也。 按吕渭老“风荷露竹”词前段第六句“微醉歌声审稳”,“微”字平声。后段第四句“小窗睡起”,“小”字仄声。第七句“秋杪黄花渐近”,“秋”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后词。
变体一:双调七十五字,前段七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以赵师侠《扑蝴蝶·清和时候》为代表。此与曹词同,惟前段第六句、后段第七句俱押韵异。
变体二:双调七十七字,前段七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以邵叔齐《扑蝴蝶·兰摧蕙折》为代表。此亦与曹词同,惟后段第三句添二字异。无名氏“烟条雨叶”词及吕渭老词二首俱如此填。 按吕词后段第三句“倾入离愁万千斗”,“倾”字平声。无名氏词“明月楼中画眉懒”,“眉”字平声。其馀已详曹词。
变体三:双调七十七字,前段七句六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以丘崇《扑蝴蝶·蜀中作》为代表。此与邵词同,惟前段第一句、第三句俱用韵异。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词:曹组《扑蝴蝶·人生一世》
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中仄。
人生一世,思量争甚底。花开十日,已随尘逐水。且看欲尽花枝,未厌伤多酒盏,何须细推物理。
仄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仄。中平仄仄,中平中仄仄。仄中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平中仄。
幸容易,有人争奈,只知名与利。朝朝日日,忙忙劫劫地。待得一晌闲时,又却三春过了,何如对花沈醉。
变体一
格律对照词:赵师侠《扑蝴蝶·清和时候》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清和时候,薰风来小院。琅玕脱箨,方塘荷翠飐。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园林绿阴初遍。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景何限,轻纱细葛,纶巾和羽扇。披襟散发,心清尘不染。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休羡。
变体二
格律对照词:邵叔齐《扑蝴蝶·兰摧蕙折》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兰摧蕙折,霜重晓风恶。长安何处,孤根漫自托。水寒断续溪桥,月破黄昏院落,相逢俨然瘦削。
仄平仄,平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最萧索,星星蓬鬓,杳杳家山路下邈。攀枝嗅蕊,露陪清泪阁。已无蝶使蜂媒,不共莺期燕约,甘心伴人淡薄。
变体三
格律对照词:丘崇《扑蝴蝶·蜀中作》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鸣鸠乳燕,春在梨花院。重门镇掩,沈沈帘不卷。纱窗红日三竿,睡鸭余香一线,佳眠悄无人唤。
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漫消遣,行云无定,楚雨难凭魂断。清明渐近,天涯人正远。尽教闲了秋千,觑著海棠开遍,难禁旧愁新怨。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作品
【宋】曹组《扑蝴蝶·人生一世》
【宋】赵师侠《扑蝴蝶·清和时候》
【宋】邵叔齐《扑蝴蝶·兰摧蕙折》
【宋】丘崇《扑蝴蝶·蜀中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20 16:22
目录
概述
词牌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