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是古代一种造车的手艺。木工打车所遵循的基本要求可以归纳四点,第一,结构科学合理,即左右对称,前后轻重适宜。第二,连接牢固,即榫眼儿带艄(shào),不用胶,不加楔;车饼子均蒸后组装、铁瓦加热钉钉。第三,减少磨损、摩擦,即车轧子装轴瓦、车轴镶嵌锏(川)。第四,合理选材,车辕、车牚、车立桩选韧性好的榆槐木;车轴选耐磨、摩擦不易发热的楮榆;车轧子则多选多见且耐压的柳木。
打车历史概述
车,陆路轮式交通工具。本文写民间老手艺,故主言老式畜力车。
冀东平原地区“陆行载重者,有铁瓦车俗曰大车,供农事暨运输商务之用,有轿车俗曰小车子供行旅应酬之用”(旧《
滦县志》),可见旧时车的种类较少。但在没有机动、电力交通工具的时代,凭借木工造车(当地称打车)之能事、凭借牲畜之力能载人载物,达到运输的目的,不能不承认是交通史上一种创造性的组合。
关于车的制造,众说不一。一些古代学者认为,车是在夏后期由奚仲发明的。《墨子·非儒》篇、《荀子·解蔽》篇等都是说奚仲造车。《
左传·定公元年》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也有不以为然者,《
山海经·海内经》载:“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据史籍载,车的发明与自然有关。《淮南子·说山训》曰:“古人见飞蓬转而知为车。”《后汉书》也说:“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飞蓬”,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形圆球状,干枯后遇风而转动,故认为车子的发明与“飞蓬”有关。有的则认为“撬”是车产生的最初形态。“撬”可以用于平地、雪地或草原。撬本身是指在平面上拖曳的木板,乃至逐步在木板底下加上圆木,以滚动替代滑动,这种装置极大地减小与地面的摩擦力,省力且提高了运行速度,渐次将撬下圆木的中间部分削去,形成两端粗,中间细的形状。进而两端变成了圆板形的“轮”,中间则变成了细长的“轴”。车下脚的雏形便已形成。
综上所述,先民当是受“飞蓬”转动的启发,不断改进“撬”才成了车,故《周礼·考工记》称“察车自轮始。”其实,轮在车以前就已出现,新石器时代的制陶业中,就有了陶轮和砣轮。陶轮是人类最早的轮轴机械,人类早期的车亦有可能是受陶轮的启发研制而成。从文字学上分析,车与轮可以互训。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车部》说:“车”,“舆轮之总名”,“有辐曰轮,无辐曰辁”。而且甲骨文中,“车”都是象形字,说明车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轮的诞生应是车的重要标志。历史上,车因曳力不同,分驾马之车,驾牛之车。因用途不同,又有坐人的乘车,作战的兵车,载重的大车。车的式样又分独辕车和双辕车等。虽用途曳引力不同,但车的基本构造还是一脉相承,原理同一。
人类自发明了车,并不断改进车辆的部件和整体结构,尤其各种车辆的相继出现,对车的改进没有停止过。从殷墟车马坑中发掘出的牛车马车,就包括车架、车轴和车轮三部分,说明在殷时就已有车,其形制为双轮单辕。
据史料记载,周代车制承袭殷制,并广泛使用。周代的车多为四马拉车,车厢、车辕、车轮的尺寸有所改变,车的门类也较齐全,而且已普遍应用于战争、狩猎和农事等各个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的车,主要用于战争,拥有战车的数量之多少决定着一个诸侯国国力强弱,故有“千乘之国”的说法。此时发展为由一马或三马曳引的双辕车,极大地方便牲畜套驾曳引,车轴也开始用润滑油脂;西汉以前以马拉车,东汉时才用牛曳引,行进虽慢,但平稳。因此,东汉时乘牛车之风盛行。汉代用车多为载人和运输,又相继出现了灵活适应的单轮车和载重量大的四轮车。此时将驴、骡等牲畜作为挽车畜力业已开始,大约在魏晋以后,车辆制作技术在民间已相当普及;
隋唐五代时期的车分礼仪用车和日常用车两种,牛车仍居主流;宋元至明清,由于轿子的出现,制车技术的重点渐次由乘人转到载物,单马或单牛驾辕的车流行于民间,如需增加畜力,也只是拉套;清至民国,车的形制无明显的改进;20世纪六七十年代铁瓦车渐次由胶轮车替代,目前畜力车正在淡出民众的生活。
木工打车,所遵循的基本要求可以归纳四点:第一,结构科学合理,即左右对称,前后轻重适宜。第二,连接牢固,即榫眼儿带艄(shào),不用胶,不加楔;车饼子均蒸后组装、铁瓦加热钉钉。第三,减少磨损、摩擦,即车轧子装轴瓦、车轴镶嵌锏(川)。第四,合理选材,车辕、车牚、车立桩选韧性好的榆槐木;车轴选耐磨、摩擦不易发热的楮榆;车轧子则多选多见且耐压的柳木。
为使车身轻巧,减轻牲畜负担,在负重吃力处选壮材,各部位根据其作用,该细则细,该削则削,不用一寸余木。如车轧子两端削成斜面;车轴削细两端接轮处;车辕逐渐削细其前后;辐削薄其下端接辋处。
车行驶快慢,主要在畜力,但车的结构是否科学合理也起着重要作用。打车要求轮、轴为正圆,使其滚动自如而省力。车轧子辖口内镶嵌铸铁轴瓦,车轴与车轧子接触部位镶嵌铸铁车锏(川),行驶中又常抹油脂,使相关部件耐磨又减小摩擦力。车辋较窄,是为减小与地面的摩擦力,又避免泥泞路拖泥带水,这都是手艺人多年积累出的实践经验。
大眼车
冀东平原的大车,因车轮由横竖辐交叉作为支撑,辐之间形成6个空格,故称其为大眼车。因车辋上附有铁瓦,又名铁瓦车。
铁瓦车是由木制的车排子和车下脚组成(如图1)。车排子的重要部件是长1丈1尺左右的两根车辕,俗称拉头。两根车辕之间由7根车牚连接。车辕前端各安一垂直向上的木橛,俗称车独子,用于挡住搭腰爪子、肚带爪不脱落;车辕两端装铁箍,中后部安装车厢。车厢前端的两根车牚,间距较小,约5寸,俗称车档子;车尾两根车牚间距同车档子;前数第二根车牚下装车梯子;第二根车牚至第五根车牚之间是车厢。车厢两侧分别安装4根方木于车辕上,称车立桩,两个立桩之间插装1块板,称围板,两侧立桩上各安装一块压厢板。车厢一般高1尺,压厢板长约3.8尺。车立桩外侧附设弯桩子和弯钩子,用于揽车拴挂绳索。车厢宽约2.4尺;压厢前后左右车辕外侧各装一块耳板,以加大车宽,便于装物,里手前耳板为驭手坐位。对应车厢的车辕下装车轧子,车轴卡于车轧子凹槽中。
铁瓦车
车轴与两个车饼子(车轮)组装在一起,称车下脚。车饼子一般直径2.4尺,轴长3.4尺。车饼子多用烘烤过的干榆木制作,由6块弧形木组成正圆车辋,二细插入一粗中的3根车辐以榫卯结构与车辋连接。车辋弧形木之间的连接为燕尾榫。为求坚牢,车轴两端榫卯往往稍大于车辐的榫眼,先以水汽熏蒸车饼子,然后再与车轴组装,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榫卯与榫眼结合牢固,再在轴头装辖加固。铁瓦系焙烧后安装,原理同上。铁瓦宽与车辐厚相等,按尺寸事先锻打好,錾出钉眼并在外面锻出沟,使瓦钉钉好后,钉帽部分藏于沟中。铁瓦放在炉火中焙烧,同时把车饼子推入水槽浸湿,依次用钳子夹铁瓦附于车辋周边,钉入T形瓦钉,再入水槽冷却。而后在车辋侧面钻两排孔,铆钉蘑菇钉,钉孔间距3寸左右。铁瓦车车辋较窄,厚1.5寸左右,负重后从地上轧过留下两条车辙。
木工打车,用工一般称“上七下八”。其意为车排子用工需7个劳动日,车下脚需用8个劳动日。在车的制作过程中,最讲究的是榫眼带艄(挤心),即榫眼中间部位略窄,致使在重锤作用下,装入榫眼中的榫卯不再松动退出,以求坚固。挤心的大小要视部件的所在位置、承重作用、部件材质诸多因素而定,既要达到严密结实,又要保障部件不损坏。
花轱辘车
花轱辘车比铁瓦车小巧精致,车排子结构与铁瓦车基本相同,只是尺寸稍小。花轱辘车车轴原为木制,后改用铁轴。车轴固定在车轧子上,车饼子套在车轴两端,转动自如。车饼子一般为9辋18辐(如图3)。圆柱形车辐由里向外似花瓣放射状固定在车毂上,外端固定在车辋上,故称其花轱辘车。《老子》有“三十辐,共一毂”的记载,可能古代曾有一轮装30辐者。毂是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用以贯轴。车辋外缘钉铁瓦,车厢可架设布棚或苇席,称其为“棚子车”。农家百姓常用这种车作庆吊往来的交通工具。农忙时则拆下车棚,用于春种秋收。
有钱人家的花轱辘车则“四角和棚、盖之张设”,棚顶涂以胶纱,或以竹篾编就,或加以衬布,布以桐油浸透,以防雨水;车棚之外套上帷子,帷子两边开窗,夏日附纱,冬日
镶嵌玻璃;为求其华丽,在轴的两头、辕的前后端、毂的栽辐处、棚盖的边沿等处,都据其外形附以铜饰,或以朱漆油刷。如此装饰考究的车棚,常年安装于花轱辘车上,专供出门访友,探亲会客,外出旅行乘坐。
另有一种专供载人的花轱辘车,车排子比花轱辘车还小,车轮样式与花轱辘车相同,称小车子(如图3)。车厢上附有精美的布棚,此车流行于清中、后期,民国年间也较盛行。小车子一般是养马拴车户专门拉脚;有的大户人家也自备此车。小车子在建国初期渐次消失。
铁瓦车、花轱辘车是冀东地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的民间交通工具。此后,它们渐次被胶轮车替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农用机动车逐渐普及,使用胶轮车的也在逐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