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法学院
扬州大学下设二级学院
扬州大学法学院是扬州大学二级学院。
历史沿革
1993年,法学专业创办,由原扬州师范学院政法系和原扬州大学商业学院法商系招收第一届法学生。
1995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
1998年,按学科群重新调整院系结构,以政法系、法商系、社科部(系)等组建扬州大学政法学院(社科部)。
2002年,政法学院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
2004年,为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进一步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分设组建扬州大学法学院。
2006年,法学院获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硕士学位点授予权。
2009年,法学院获得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授予权。
2011年,法学院获得法学一级学科授予权。
2013年,法学院设置“中国法律文化与法治发展”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并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3年3月学院官网显示,扬州大学法学院共有7个教学部,开办1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13人(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8人,博士42人;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人选、江苏省十大青年法学家、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社科优青”、江苏省“双创博士”等多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法学专业2005年底获评江苏省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获评江苏省法学类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019年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司法伦理学》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经济法学》获评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分布式”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获评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人才培养
学院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学院建设,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大学生法律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素质拓展为抓手,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学院不断探索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规律,真实庭审引入模拟法庭、学生办理真实案件、实务部门走进真实课堂的“三真实”实践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保持在50%左右,学生在“挑战杯”等各类竞赛中屡屡获奖。
学科建设
法学学科2011年获评扬州大学“十二五”重点学科,2021年获评“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
1、(030101)法学理论。
法学理论方向现有专任教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法的一般理论、法社会学、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等基础法学理论与知识。本方向重视法学理论最新发展动向研究,着力于廉政法制和司法文明,从权力结构、权利反腐等角度创新中国反腐法治研究,从制度建设、制度价值等角度丰富法学理论内涵。推进“中国法律文化与法治发展”二级博士点建设,形成2个省级教学科研团队。近五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重点2项)、省部级项目3项,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多项立法建议和咨询报告多次被全国人大、地方政府、智库采纳。
方向带头人蔡宝刚教授主要从事理论法学和廉政法治建设研究。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扬州大学法学重点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兼任江苏省法学会廉政法制研究会会长,江苏省法学会宪法学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主任和首席专家、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美国天普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等项目多项。出版著作3部,在《法学》《政法论坛》《法律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获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2、(030102)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方向共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宪法基本理论、行政法律关系、城市管理法制与区域法治发展。本方向立足全球视野,聚焦中国问题,探索宪法治理前沿问题。关注城市管理与区域社会治理法治实践,为推动城市管理立法和促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建言献策。近五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立法建议和咨询报告多次被全国人大、地方政府采纳。
方向带头人张清教授主要从事宪法学、人权法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计划培养对象,中国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司法部重点项目、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点项目、中国法学会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6项。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项5项。出版《社会组织的软法治理研究》《非政府组织的法治空间:一种硬法规制的视角》《宪政的法理言说》等著作和教材10余部,在《中国法学》《法商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律科学》《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
3、(030103)刑法学
刑法学方向共有专任教师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刑法基础理论、刑事政策、犯罪学等刑事法学领域中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难题。本方向关注刑法解释学、刑事司法、犯罪构成及刑罚基础理论,着力对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进行研究。针对当前制约我国刑事法律制度完善与发展的诸多因素,探寻预防刑事犯罪行为的应对策略与机制。近五年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3部。
方向带头人马荣春教授主要从事刑法基础理论研究,侧重于刑法哲学及刑法社会学的研究。国际刑法学协会暨中国分会会员、江苏省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并完成省部级项目4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在《法学》《清华法学》《法律科学》《现代法学》《政治与法律》等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50余篇,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刑事法学》和《法学文摘》转载。获得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论文研讨二等奖和江苏省社科界联合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4、(030104)民商法学
民商法学方向共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民法基础理论、商法基础理论、财产法律制度、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本方向注重对财产法基础理论、公司法的法律解释、亲属法与反家庭暴力法的研究,侧重对我国转型期的土地问题、国内外经济生活中的合同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公司法》实施过程疑难问题、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的研究。近五年获得5项省级以上科研奖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方向带头人胡吕银教授长期从事民法基础理论和物权法研究,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民法学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出版专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法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参编国家“十一五”精品教材《物权法》。在《法制与社会发展》《比较法研究》《法商研究》《法学评论》《法学》等法学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篇。获得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扬州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
5、(030105)诉讼法学
诉讼法学方向共有专任教师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基本原理与程序构造。本方向重视诉讼主体权利、刑事辩护制度以及科学证据等问题研究。通过对诉讼主体、诉讼客体、诉讼权利保障以及诉讼程序等内容的研究,探讨建构更加合理的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刑罚权运行程序。运用诉讼理论分析司法实践,致力于推动我国诉讼制度的完善。近五年获得5项省级以上科研奖励,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本方向带头人邱爱民教授主要从事证据法学、诉讼法学研究,兼任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11项,出版个人学术专著2部,参编著作5部,在《比较法研究》《江海学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得第三届江苏省法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省市级教学科研奖励等3项。
6、(030106)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方向共有专任教师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主要研究领域涉及金融法、竞争法、房地产法、财税法等经济活动中基本法律问题。本方向运用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深化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基本原理研究;着力回应互联网金融、信用社、信托、金融监管等领域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学科队伍成长迅速,方向带头人成果丰硕,获评江苏省青年法学家。近五年获得5项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
本方向带头人王承堂教授主要从事经济法学、金融法学的研究。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第四届优秀青年法学家,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法学会房地产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环境资源法学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与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江苏省教育厅项目2项。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商研究》《法律科学》《法学》《环球法律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10余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著作2部。曾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四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法学会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等荣誉称号。
7、(030107)国际法学
国际法学方向共有专任教师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方向围绕“一带一路”主题,关注区域法治问题。国际公法专注国际法基本理论、国际人权法和国际责任法。国际经济法重视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组织法和国际知识产权法研究。国际私法关注国际私法基础理论、中国区际冲突法和涉外民商事法律适用法。近五年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出版专著3部。
本方向带头人周立胜教授主要从事财产法研究,特别是中西财产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和国际民商事纠纷的解决机制研究。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理事,扬州市人大地方立法咨询专家。主持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法律科学》《政法论坛》《河北法学》等核心期刊公开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院设有法理与宪法行政法学、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诉讼法学6个教研部和1个综合办公室,拥有1个法学综合实验室,1个图书资料室。学院现为江苏省法学会廉政法制研究会会长单位。
科研成果
近年来,学院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余项(含重点项目4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科研成果获教育部二等奖1项,江苏省一等奖1项,江苏省二等奖、三等奖多项;立法建议、智库报告等多项成果被各级人大、政府和部门采纳。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学院概况.扬州大学法学院.
重点学科.扬州大学法学院.
现任领导.扬州大学法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1 15:5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