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文津中学,是
扬州市教育局直属的全日制普通初中,坐落在风光旖旎的扬州市
古运河畔,与扬州市沙口小学接壤,其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的“
扬州市第三中学”。校园占地面积约50亩。
学校初创
扬州市文津中学的前身,是原
扬州市第三中学,位于古运河扬州段东岸。
原扬州市第三中学,是五十年前作为古城向外扩展的先迁单位之一,于1959年8月在离城三里的东郊开始新建。这是为了城东片居民的子女上中学的需要;也给东郊农民子女就近读书提供了方便。
广陵路东段当时称
江都路,紧靠河边的地方叫缺口。古运河上没有桥,要摆渡过河。东岸便是城东乡地界,一片广袤的农田和散落的村庄。非农单位仅有某油脂化学厂、某部雷达连和某部120医院。计划中的
大运河段尚未开挖,当然也不存在扬州运河大桥、交织的公路和像样的大道。
最初的建校班子,是从各单位抽调而来。首任校长雷守言,是年32岁,原任市一中党支部书记。教导主任石实,原为市一中教导副主任,已是50出头。教师队伍来自四面八方。
然而,时机真的不巧。市三中刚刚在城东沙口的一片荒丘野地上破土动工,便遇上了历史上罕见的,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经费极其短缺,物资异常匮乏,人们正在忍饥挨饿。建校初期所遭遇的困难和艰辛,出乎人的意料和想像,也许是扬州建校史上所仅见的。
三中初建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在哪里立足筹建,是在几里路外的市一中商借了一间小屋一个教室,临时接待教职工报到、办公和暂住。本来新建学校应有一笔开办费,但因市三中只是刚办的扬州师专附中的迁并重建,便没有这个款项。仅把那边的一点
办公桌椅,课桌椅,还有很少的图书、标本、教学仪器搬过来,用板车拉来的那点家当,就是办学的基本设施了。1959年9月1日市区各中小学已开学上课,市三中的师生也陆续来到。可是本校在建的两排教学平房,两小座配套用房,都还未成型。有的屋顶刚铺上芦席和油毛毡,门窗没配齐,也没有玻璃;有的刚冒出地基,地面尚未平整。一排宿舍,一个食堂,才刚刚筹建。校基四周堆满砖瓦和杂物,几处坟莹依稀可见。没有围墙和栅栏,俨然是农田包围中的一个工地。
艰苦办学
就这样,还是要及早开学上课,一切只能因陋就简。便用木楞架起一个牌楼作为临时校门。上面悬挂的校牌,还是利用扬州笫一中学的旧校牌,将”一”字上下各加一横便成”三”字了。树桠上系块角铁,敲打的叮当响,权当上下课钟声。上课没有黑板,从市一中借来两块。教室还在建,开头上课,只好空地上戗块黑板,学生是砖头当凳,膝盖当桌,托着讲义夹,听课做笔记。后来虽进了室内,但还不是完备的教室。记得当年入冬的期末考试,雪花还飘洒进教室。学生顶着报纸,护着试卷,来完成答题。试问,你在别处见过这样的场景吗?
1959年9月16日,
扬州市教育局局长陈墨来主持开学典礼,地点假借沙口小学操场。开头的一两届,师生们都是很辛苦的,建校劳动的时间要占三分之一左右。一是基建的需要和节省开支;二是教学设备不足,只好轮流上课。劳动成了课程的组成部分,有要求,有指导,也有进度。起初多是清除杂物,平整土地,搬砖运瓦,劳动量很大。接着便是配合建筑工人夯打围墙。因为缺乏资金和材料,几百米的围墙采取的是原始方法”干打垒”,非常费事费力。原来沙口真是沙质土壤,泥墙极易被雨水冲塌,曾很多次返工再来。
后来又在校园内开垦了几亩农田,生物老师殷国宣指导大家播种小麦、棉花、花生、黄豆,栽培四时菜蔬。学校还砌了一小排猪舍,用食堂的菜边、剩料,泔水等喂养了十几头猪仔。有的班级曾利用课余时间为鞋厂纳鞋底,到工厂敲矿石,去邮电大楼工地搬砖头,劳务所得的报酬充当集体活动经费。师生自已动手,既推进了基建,改善了生活,节省了开支;又学到了多种劳动技能,培养了艰苦朴素的精神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艰苦奋斗
生活上的困难真不少。首先每月的粮票、油票不够吃用,许多食品也买不到。说是”瓜菜代”,瓜菜也很稀缺呀。食堂无奈搞起了”双蒸饭”,以虚涨的体积来”骗饱”大家饥饿的肚子。本该捡掉的菜边、黄叶也尽可能留作食品。教工们常用粮票去邻村换购一些山芋、萝卜等杂粮,调剂渡日。老师备课、批改作业常到深夜,饥肠辘辘,就到食堂吃碗无油的煮”飞机菜”[即包蓬,是包心菜外围展开的边叶,一般用作饲料或垩田],填填肚子而巳。肉食荤醒都是稀罕之物,肚子里缺少了油脂。张天锡老师曾学做”人造肉”,用化学方法软化骨头等作代用食品,让大家过把肉瘾。
师生情宜
基建的进展赶不上实际的需要。初建的教学用房,都要”多功能”化。住校师生曾一度暂宿在教室。然而这房子还没装门,没有窗玻璃。记得有几个风雨交作的夜晚,冷得无法入睡,大家用衣服、毛巾、报纸用来抵挡,还是冷得发抖,只好围挤成一团坐等天亮。入冬之前总算有了集体宿舍,但很拥挤。学生走读的是多数,很分散;离校路远的居多,上学的小道不好走。若遇上大风,缺口摆渡停航,老城区的师生只好绕经解放桥、渡江桥走到学校。每逢阴雨雪下,缺口摆渡拥挤坡滑,上下船易出事故。教师们到两岸护送学生过河。家在城区的教师,散住在东南西北,也没有自行车之类,都是靠步行来校上班。
建校当初的日子的确又忙、又累、又苦。校长、主任们都是领头在先,年轻的一代更是朝气蓬勃,谁也不甘落后。这是开拓,这是锻炼和考验,虽然艰苦,且乐在其中。师生们终于适应了这种不平凡的生活,钟爱着自已用汗水浇灌着的这片热土,眼看着双手创建的学校一天一天的变化。艰难困苦的历练,培养出难能可贵的团队精神,那就是四个大字:自强不息。这样的精神也体现 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上。
中学新貌
学校德育工作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了以
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层次分明、内容完整、针对性强的德育整体规划。坚持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以规范管理为基础,深入持久地开展创“文明班集体”、“文明学生”和“文明校园”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综合素质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在自我认知、自我辨析和自我评价中进行自我塑造。
学校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德育教育机制,加强班主任队伍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委员会、家长会和《家校联系簿》的纽带作用,努力探索实施主体性德育的途径和方法。2001年6月学校被省妇联等单位联合授予江苏省“示范家长学校”的称号。
学校从学校生源特点出发,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突破口,着力构建以校本教学研究为核心,课堂教学改革模式。针对学生的学情,学校积极调整教学思路,在规范“教学六认真”的同时,以小班化教学为载体,通过实施“导学稿”这一教学模式,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通过尝试“分层教学”,在难度、进度和坡度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收获,都能得到适度发展,努力实现把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突出“提优补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补差”工作着力于“从最后一名抓起”,努力做到“日日清、周周结”,不断推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整体优化发展。
在2002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中,我校初三年级的两名同学获得全国一等奖。2003年,我校初三一名学生又夺得了“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一等奖。
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以新建成的多媒体和网络化教学平台为载体,以网络化和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为目标,凭借扬州大学、
扬州教育学院专家教授的技术指导优势,努力探索“导学稿”教学模式和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的整合效应,走出一条适合文津中学校情、学情实际,能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难题,满足社会、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教科研发展之路。
学校校歌
地理位置
扬州市古运河扬州段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