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路,元代行政区划。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扬州大都督府。次年(1277年),改大都督府为扬州路
总管府,领
高邮府和真州、滁州、通州、泰州、崇明(今上海市崇明县)5州,并直领江都、泰兴2县。今为江苏省
扬州市及周边市县。
行政区划
元置“扬州路”,范围大致为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泰州市、
南通市和安徽省滁州市南部一带,相当于南宋时期淮南东路沿江地区,即扬州、泰州、
通州、
真州、滁州。
元代的“路”,相当于宋代的“州”、“府”,是行省的下属单位,而宋代的“路”则是省级单位,下辖若干府、州、军,二者不可混淆。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路”改为“府”,扬州路大部分划归扬州府,另有少部分属于滁州直隶州、应天府。
有关见解
2000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收录了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名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之句。课本对“烽火扬州路”作了这样的解释:指整个扬州都有金兵劫掠。路,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代的“省”。这种解说,似过于轻率。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因为,宋朝虽有“路”级的行政单位,但始终没有设立过一个“扬州路”。辛弃疾词中的“烽火扬州路”之“路”,只能是“道路” 。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北宋之初,全国划分15路,分别是京东路、京西路、河北路、河东路、陕西路、淮南路、江南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两浙路、福建路、西川路峡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当时,扬州是“淮南路”路府所在地。此后,又划分为18路,分西川路和峡路为益州路、利州路、梓州路、夔州路,江南路分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此后,又划分为23路,江淮路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分陕西路为永兴军路和秦凤路,分京西路为京西南路和京西北路,分河北路为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分京东路为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这时,扬州属“淮南东路”。
南宋时期,宋与金的国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南宋将全国划分为16路,分为两浙东路、浙西路、京西南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成都府路、潼州府路、利州路、夔州路、福建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以后虽还有分合变化,但在宋朝始终没有设立过“扬州路”。南宋时期,扬州仍属“淮南东路”。
历史记载是清晰的,那么,误解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误解的诱发点之一是:历史上确实也设立过“扬州路”。但那是在元朝,它与辛弃疾的“烽火扬州路”毫无关涉。
粗疏会造成误解。宋朝搞路级制,这是基本识,扬州是名城,也是一般常识。稍不留神,会有可能将“扬州路”之“路”认作行政区域名。
当然还有可能是文化素养问题所致。注释者也许会认为,如果把“烽火扬州路”之“路”当作“路”讲,会使“烽火”所及的范围变得狭窄,只有把这“路”看作是行政区域,才算是包括了“扬州全境”,才符合辛词的本意。
就算宋朝真有个“扬州路”的行政区域,面对辛词中的“烽火扬州路”,把“路”解释为“道路”仍不失是上策。诗词贵在形象思维,行政区域名的“路”是抽象的,模糊的,道路的“路”是形象的,鲜活的。况且,词中“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一个“望”字在前,你给它个行政区域,怎么“望”啊?这一个“望”是深沉的,是真实的,道路上的连绵烽火,辛弃疾头脑中可以呼之即来。当然,这“路”也不仅仅就专指“道路”,它可以是借代性的,所指的可以很多。因为这是诗词用语,不能抠得太死!
相关宋词
题目:《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辛弃疾
内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解释:这首词作于南宋宁宗开禧元年( 1205 ),是一首慢词,当时辛弃疾在镇江任知府。永遇乐:词牌名。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始于柳永。又名《消息》。京口:即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又名北固楼、北顾亭,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北面长江,形式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