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壁
建筑学术语
扶壁,又称扶垛,外墙凸出之墙垛。扶壁用以抵抗券或拱的推力增强墙体稳定性。就是为了平衡土体等对外墙的推力,而在外墙上附加的墙或其他结构。
定义
扶壁又称扶垛,外墙凸出之墙垛。用以抵抗券或拱的推力增强墙体稳定性。一般与墙体同时施工,断面为方形、矩形或其他形式,常为下大上小,其间距、高度及断面尺寸由设计计算决定。哥特式教堂的扶壁一般凸出很多,13世纪以后,有些教堂将各扶壁之间的空间利用为一间间小礼拜堂。扶壁也常用于承重墙、挡土墙、挡水墙等墙体。
扶壁式挡土墙
扶壁式挡土墙由立板、墙底板及扶壁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通常墙底板设凸榫。立板和墙底板的墙踵板均以扶壁为支座而成为多跨连续板。为便于施工,扶壁间距一般为墙高的1/3~1/2,可近似取为3~4.5m,厚度约为两扶壁间距的1/8~1/6,一般可取为300~400mm。立板与墙底板所需的厚度,均与扶壁的间距成正比,故选择恰当的间距极为重要。立板顶端厚不小于200mm,下端厚度最后将由计算决定。墙底板分为墙趾板与墙踵板,其厚度最终值将由计算决定。但最小厚度不小于200~3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