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淇河发源于
诸城南部,以横亘于诸城南部山岭之上的
齐长城为分水岭,从不同方向会流于城南三里庄水库,尔后穿过诸城市区,于城北汇入
潍河,全长30余公里,流域面积约265.8平方公里,是潍河水系在诸城境内主要支流之一。扶淇河流域内名山众多,文化内涵丰厚,是诸城市山川风景名胜较集中的区域。
名字发源
好山好水好地方。“甲青齐”的秀美山川,迤逦潆绕的钟灵碧水,自然孕育了自古就有“东国名地”之美誉的山东省
诸城市。纵贯城区的扶淇河,更以自己的灵秀哺育了勤劳智慧的诸城人。
扶淇一名,最早见于《水经注》。“(潍水)又北,左合扶淇之水,水出西南常山,东北流注潍”。至于当时因何称为“扶淇”,却无从考证。
扶淇河,《水经注》和《齐乘》写作“扶淇”;明嘉靖《青州府志》和清乾隆《山东通志》写作“淇”;苏轼在其作品中写作“淇”。“邞淇自古北流水,跳波下濑鸣玦环”。都是音同字不同,河名未有改变。唯有《齐乘》中说:“扶淇出常山,并见水经,今名孛齐河。”扶淇河有别名,仅见此一说,也无法考证其别名的来历。
现在的扶淇河名,是以上游的淇河和扶河会流后而名之。也就是穿城而过的这一段称扶淇河。《诸城市志》载:“扶淇河,源出有二,东源为扶河,原名注辅河;西源为淇河,二源于城南三里庄汇合,称扶淇河。”《诸城市水利志》更明确记载:“扶淇河,东、西两大支流交汇于三里庄水库,东支流称扶河,西支流称淇河,三里庄水库以下至入潍河口称扶淇河。”
西源的淇河,旧称朱盘河,因流经朱盘村而名。清乾隆《诸城县志》载:“雩泉(水)自常山北流三里许,至朱盘村东,有水自西南来汇之。按,是水有二源,一出狼窝山东,一出寨山阴。”
狼窝山,在郝戈庄镇韩家沟村东南,淇河的东源就从这里开始发源。西源水出自茁山和寨山北麓。茁山,东与狼窝山相连,西接寨山。寨山,则西与马耳山相望。山上植被以刺槐、松为主,槐花盛开时节,如漫山披雪,清香溢野,沁人心脾。
主要影响
淇河向北流经寿塔村北,其南岸有古银杏树一株,雌性,树龄1500年以上,是诸城境内最古老的银杏树王,至今生长旺盛。树址处旧有普照寺,寺侧有古塔,名“寿塔”,为古代诸城四塔之一。据考证,塔建于北魏时期,寿塔村名就是由此而来。寿塔村东约3公里即常山。
常山,海拔297米,独立成山,东西向,连绵三峰。《齐记》 云:“ 祈雨常应,故曰常山”。这句话最早被《水经注》引用而流传下来。山上怪石林立,姿态纷呈,苍松翠柏,拥绿堆翠,为诸城名山之一,北距市区12公里,为诸城市区的天然屏障。常山的东北麓,则是因苏轼《雩泉记》而闻名的雩泉。淇河自发源地起,纳流域内10余座山,至龙都街道两河村西北流入三里庄水库西南端。清乾隆《诸城县志》记载“朱盘河,经两河村东北纳塌山水”。自三里庄水库建成后,作为原来淇河支流的塌山河,已单独从两河村东流入水库南端已不再从属于淇河,因此将塌山河作为扶淇河的一个源流来叙述。
塌山河,源出皇华镇杨村东南塌山,故名。塌山因山形低塌而名。清乾隆《诸城县志》载:“塌山河有三源,其二出塌山阴,其一出解家河村西南岭”。三源合流后,东纳黄茅冈西麓水和常山南、东麓水。黄茅冈,今皇华镇驻地之西岭,南北向,岗峦起伏,荒草凄凄,苏轼曾猎于此。
在黄茅冈和常山间,塌山河东岸,有呈子古文化遗址,面积2万多平方米,上、中、下三层分属岳石、商周及龙山和大汶口文化。在此出土的
蛋壳黑陶高柄杯,黑亮如漆,薄如蝉翼,造型美观,工艺精美,为制陶工艺中的精品,属珍贵文物,被誉为“四千年地球文明最精致的代表”。塌山河不算长,流域面积也不大,但有这样一个人类文明的发祥之地,足以使它熠熠生辉。
东源的扶河,旧有多名。明嘉靖《青州府志》称柳林河。“柳林河出石门山,流经(诸城)县西北,入于淇”。清乾隆《诸城县志》和《山东通志》都称注辅河。清乾隆《山东通志》载:“淇河曰注辅河,出县南五十里柳树店,北流经注辅店南,又西北流七里,与朱盘河会流,入淇河”。从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扶淇河的名谓,以确指东、西二源汇流后而命名。
清乾隆《诸城县志》载:“注辅河发源南岩山东磨台沟。”南岩,今称黄牛山。该《志》将黄牛山东确指为扶河的主源,而将相谷河指为扶河的支流,是不对的。据《志》中所载,相谷水比磨台沟水还长三里半,而且,流域面积和水流量也不输于磨台沟水。据此,将扶河分为东、西两源来说。
西源相谷河,因流经皇华镇相家沟村而名。清乾隆《诸城县志》载:“橡谷水出猿猴峪。”猿猴峪,山名,又称猴子峪,在皇华镇大寨村东南,高峻陡峭,林木葱郁,人迹罕至。其西南是凤凰山,又北为望海楼山。此地是山山相连,峰峰竞秀,山高林密,谷深清幽,溪流淙淙,河汇众山之水而北,经相家沟村。相家沟村,初为明末侍御丁惟宁置地产而居,后由其子丁耀亢经营,因地处山沟,且多橡树,初得名“橡沟”,后演称今名。丁惟宁,字汝安,号少滨,明嘉靖进士,侍御。遭谗祸被贬,归后避居九仙山之阳丁家楼子村,“东武西社”的倡导者之一。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丁惟宁之第五子。一生命运多舛,却笔耕不辍,著述宏富,诗词、小说、杂著无不涉猎,传世著作颇多。村东有石砌单孔拱桥一座,为丁耀亢亲修,名“野鹤桥”,至今370余年,仍完好。
东源的黄牛山,海拔402.5米,山上植被以松为主。水经山东西北流至皇华镇殷家林村东,纳卢山南麓水。卢山,因卢敖得名。古称故山,又称横山。位于诸城市城区东南约15公里,海拔382.9米,与其南朵石山、寝头山,东南的横山等连为一脉,连绵起伏,山势峻峭,怪石嶙峋,云霭其间。山上植被良好,胜景颇多,传说也很多。清乾隆《山东通志·仙释传》载:“卢敖,始皇时为博士,诏采药海中,东至合丘(汉之横县,今卢山北一带,王莽篡政后改称合丘),见一石洞,洞口如斗,遂匿不出,辟谷导引,世谓之休粮洞。”苏轼知密州时,常游卢山。有《卢山五咏》诗。卢山脚下有一座水库,碧水澄滢,青山倒映于碧水之中,更增添了卢山的旖旎、神秘和灵性。
截两大支流汇流处,建成了总库容4163万立方米的青墩水库。水库大坝东端的凉甲山,传三国时,曹操东征海寇,被海水打湿了战袍,因在此山上晾晒盔甲,山因之得名。
扶河经此又先后纳大土山、箕山、烽火山等山水后,经朱扶河村西入三里庄水库东南端。至此,扶淇河东源纳流域内20多座名山的水,水量济济,使扶淇河水益大。
扶淇河辗转数次后,最后汇入三里庄水库。三里庄水库位于诸城市区南首,因坝址在原城南三里庄村北的红土湾下而得名。它汇聚了来自上游的11座水库、约300平方公里的水,是诸城市区的主要水源,蓄水量达5434万立方米。经过诸城人们多年的努力,如今的三里庄水库已经水清柳绿,南有常山相依,北与市区相接,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
苏轼知密州时,曾在扶淇河上筑坝修堤。他在《满江红》中写到:“东武南城,新堤就,淇初溢。 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它在序中云:“东武会流杯亭,上巳日作。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淇水入城。”
那时,扶淇河边有流杯亭。百姓每年农历三月三日这天,按古代风俗,互邀亲朋,于曲水之滨,做流杯游戏,欢聚饮宴,借以消灾免祸,祓除不祥。称“曲水流杯”。每到此时,苏轼往往也暂时放下缠身的公务,来此与同僚、百姓一起做“流杯”娱乐之欢。据明嘉靖《青州府志》记载:“柳林河(扶河),流经县西,北入淇。按,柳林河,密(密州)人以为上巳祓除之所。是日,城中轻俊携酒,挟歌伎,游赏竟日。”扶淇河自三里庄水库而北进入古老的诸城市区。
诸城,古称东武,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清乾隆《诸城县志》云:“其为县,著于汉而实肇于周秦之间。东武之名,因境内有东武山,故名。”
诸城自吕后七年(前181)置东武县,又自公元80年“移冈下筑城”,至今已1900余年,所以,诸城是一座历史悠久、名副其实的古城。
自三里庄水库北约500米处,扶淇河东岸有明代古城墙遗迹。城墙下,旧有小溪从东来注,源出城东南古城子岭,有泉水溢出成溪。上世纪70年代前,居民汲此泉水为炊饮。古城子岭,今海拔103.1米,面积15平方公里,四周低塌,独显为山,今人证为“东武山”。古城子岭,因古城子村而名。古城子村,历史悠久。有诗曰:“此地由来久,名城不可知”。《诸城市志》载:“汉高祖六年(前201),封郭蒙为东武侯,吕后七年(前181),置东武县,因冈为城,即此地。”
新中国成立后,诸城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领导下,多次对扶淇河进行修治。尤其近年来,诸城市委、市政府针对河道淤塞、旧堤破损、水流不畅等环境脏乱的现象,对扶淇河进行了开挖疏浚河道,整修堤岸,河道石砌,修建拦水坝和桥梁等大规模综合治理。堤岸广植垂柳、芙蓉。两岸堤顶路面硬化,河床植以草皮,设有供市民健身游乐的器械。真是满河碧水,“风细柳斜斜”,芙蓉映碧波,鹰啼杨柳岸,钓叟荫下闲,成为风景优美的敞开式沿河公园。
山水灵气所钟,必是才人辈出之地。钟灵毓秀的扶淇河赋予了诸城更多的灵气,成就了诸城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造就了内涵丰富的诸城文化。如今的扶淇河两岸,已是高楼林立,别墅成群,商贾云集,宛如一幅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流淌了千万年的扶淇河又焕发出新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