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桥村
江西省宜丰县潭山镇下辖行政村
找桥村位于江西省宜丰县潭山镇找桥村,与铜鼓、修水、奉新三县接壤,从春秋战国以后,这里就一直是商贾云集,三省通衢之地,明清时期最为繁荣。
村情概述
据有关资料记载,这里固定人口最多时曾达到3000多人。目前已经发现保留较为完好的古建筑有50多处。多为明清时期所建,一些建筑可以确认为是明代的客栈和商铺,其中一处十多家客栈连为一片,可以想象当年的兴盛景象。有关人员还在该地同时发现了一些明清时期的古瓷窑,并在当地群众家中发现了从明代到上世纪90年代这段时期找桥烧制的一些瓷器。
这是典型的找桥瓷,它大概是明代晚期。据史料记载,找桥村明朝以前就已经发现有瓷土矿,后来当地形成了制瓷业,烧制的瓷器以日用瓷为主,主要销往邻近几个省。在找桥制瓷业最繁荣时瓷业工人曾达到600多人。
找桥从西汉开始就是建成和艾县的边界地,也是江西通湖北的重要商业孔道,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给找桥的制瓷业不仅带来了促动,同时带动了它的商品经济的流通,今天我们看到的古建筑群、古瓷窑窑址就充分的说明了在明清时期找桥经济的繁荣。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61亩全部是旱地,人均耕地2.8亩,主要种植马铃薯、荞子等作物;拥有林地2560亩,水面面积76亩,其他面积1276亩。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7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8.3%。该村目前正在计划大力发展洋芋、荞子特色产业,。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电。全村有50户通自来水,有6户饮用井水,有5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5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6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户(分别占总数的44%和4%)。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6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公里。
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2户。
该村到2007年底,全村有5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4.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29.15%;畜牧业收入10.3万元,占总收入的29.9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13头,肉牛13头,肉羊38头);林业收入0.3万元,占总收入的0.8%;第二、三产业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3.96%;工资性收入0.3万元,占总收入的0.99%。农民人均纯收入75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人(占劳动力的3.65%),在省内务工4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50户,共乡村人口219人,其中男性118人,女性101人。其中农业人口219人,劳动力137人。该村全部为汉族,总人口数为219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10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95.89 %;享受低保3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6公里,距离乡卫生院6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北河完小,中学生就读到联合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6公里,距离中学6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9人,其中小学生20人,中学生9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7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621亩。已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7人,其中男党员7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交通不便,农副产品出售困难。
2、科技、教育、文化落后,种植业、养殖业科技含量不高。
3、群众看病难,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5 00:22
目录
概述
村情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