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楼
广东梅州梅县松口镇历史建筑
承德楼位于广东梅州梅县松口古镇大力村,承德楼是爱国华侨梁密庵的故居,它与新中国辛亥革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承德楼得名于梁氏家族“唯德是崇”的祖训,是梁密庵之父梁映堂于1908年设计建造,它是一座三堂四横一杂屋连成一体的两层围龙屋,占地约10000平方米,历时十年建成。承德楼雕梁画栋、色彩鲜明、宏伟壮观。该建筑融合了客家与欧洲地区建筑特色,颇为独特。
基本简介
梅县松口镇大力村“承德楼”是一幢有近百年历史的三堂四横的两层客家围龙屋,占地近三千平方米,内有48个厅堂、18个天井、108个房间,围屋禾坪外墙有一口宽阔的风水池塘,蕴含着财源滚滚、兴旺发达之意。“承德楼”,是由梁密庵之父亲梁映堂先生在巴城(今印尼首都雅加达)发达后回乡兴建的,于1908年动工,1918年建成。“承德楼”大门楹联:“继承勿替;道德是崇”,联语嵌上“承德”楼名,取梁氏裔孙应继承祖业、尊崇道德之含义。如今的“承德楼”已成为客家建筑文化的活教材之一,每年都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往参观考察。
历史文化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富则骄奢,穷则思变,道出了家庭甚至家族发展的规律,而承德楼的屋主人,从梁采臣只身到南洋创业,到梁映堂梁密庵梁锡佑梁世桢,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家族鼎盛之风,有“五代联辉”的美誉。
据了解,从承德楼走出的华侨均对新中国革命和家乡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孙中山当年在东南亚进行革命时,梁密庵积极加入同盟会,并带头捐巨资支持革命。同时他还建立了“华侨书报社”作为华人华侨捐资转寄机制,为孙中山在东南亚进行革命解决了资金问题。
1918年,孙中山到松口时,曾亲临“承德楼”与梁密庵欢叙。辛亥革命成功后,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为嘉奖梁密庵的功绩,于民国元年三月向梁密庵颁发了“旌义状”。一直到现在,“旌义状”挂在中山公园的密庵亭中,以供后人瞻仰。抗日战争时期,梁密庵后人将“承德楼”无偿提供当地作为校舍,历时半个多世纪。
梁氏家族事业七代连续兴旺。如今,梁密庵的子孙后裔大多数在印尼、台湾、香港等地经商,其中他的儿子梁锡佑是著名侨团领袖,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而梁锡佑之子梁世桢创办了印尼五大房地产上市公司之一,成为东南亚著名富商。 富裕后的梁密庵后人桑梓情深,时刻关注家乡的经济社会建设,尤其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至2011年,已累计捐资1000多万元为家乡兴学兴教,因此赢得了“承德五世兴学”美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9 18:34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历史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