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实,
名词,是指把上级制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求求真务实。具体指首先,要领会上级的
精神实质,其次要摸透下情,再次是细化为具体措施,采取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加强督查等措施,保证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的落实。
工作有章法,必须察实情,防止脱离实际。长期以来,一些工作之所以抓不到要害,解不了症结,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失之于“粗”,失之于“虚”,工作抓得不具体、不细致、不扎实。古人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落实的过程,也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的过程。从细处入手,落实才会日见成效。只有伏下身去,深入基层做调查研究,一环扣一环地去抓,才能保障各项决策和部署的全面落实。比如,“十一五”期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污染源数据动态信息,就是靠费尽心血、一步一个脚印实干得来的。
任务有进度,必须干实事,防止不负责任。抓落实,必须落实责任,明确每一件事情谁来抓、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抓不到位怎么办。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要褒奖;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要让其腾出位置;而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必须问责,偷排偷放引发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必须加大惩处力度。只有通过问责机制的约束和具体责任的追究,才能加深领导干部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只有突破“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樊篱,才能使企业把环保要求内化于日常工作中,转化为对社会负责的自觉行动。
措施有创新,必须谋实策,防止机械照搬。抓落实的过程,就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而不能满足于唯上是从,照抄照转。要突出工作重点,抓住主要环节,在指导工作上下功夫,在运筹谋划上下功夫,在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当前,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从“区域限批”到环境经济新政策的陆续出台,从生态补偿制度在一些地方的实施,到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战略思想的提出,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在制度建设、政策设计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并在实践中日益走向成熟完善。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破解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和瓶颈,为推进环保工作提供强大动力。
抓落实要“抓”
作风。作风关乎形象,要切实解决当前落实工作中存在的重部署轻检查,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以作风的转变促进工作的落实。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剖析问题症结,拿出落实措施,打开工作局面,努力形成重实绩、办实事、说实话、求实效的良好风气。
抓落实要“抓”
关键。善于把中央精神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在结合中出思路、在创新中出特色、在落实中出实绩。切实抓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落实,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特别是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要带着深厚的感情抓落实,带着强烈的责任抓落实,带着切实解决问题的决心抓落实,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保障,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抓落实要“抓”
实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在落实中创新,在落实中发展。“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任何工作一具体就深入。从具体事情抓起,把原则要求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做到每项措施、每个项目都要有方案、有要求、有载体,明确责任主体、明确时间进度,一项一项细分解,一件一件抓落实。
抓落实要“抓”
督查。抓落实重在成效,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期待入手,检查确定的任务哪些还没有做,哪些做得还不够。对认准的工作紧紧扭住不放,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力戒“瞒、拖、堵、压、化”,真正把工作落到最基层,做到群众心坎上。
抓落实要“抓”问责。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行政问责制度,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相关人员各负其责的问责制,坚持责任到岗、到人,追究不落实的人,问责不落实的事,发现一个追究一个,发现一起追究一起,决不姑息迁就。同时,进一步加大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科学划定部门职责,从源头上防止扯皮现象。加快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切实解决体制、机制上存在的梗阻问题。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级各部门要紧紧抓住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只争朝夕、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坚持不懈抓落实,把各项部署落到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