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党运动
法国的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运动
投石党运动(Fronde,1648年-1653年,或译投石党乱、福隆德运动),是一场西法战争(1635年-1659年)期间发生在法国的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运动。
定义
Fronde一词在法文中具投石之意,此系源于红衣主教马扎然(Cardinal Mazarin)的支持者被巴黎暴民以石块破坏窗户。
投石党运动大概可划分为两次时期,前期为1648年~1649年高等法院福隆德运动(the Fronde of the Parlements),后期为1650年~1653年亲王福隆德运动(the Frondeof the nobels)。
历史背景
矛盾引发
1643年法王路易十四登基时只有5岁,由太后奥地利的安妮任摄政女王。她的宠臣红衣主教马扎然任首相,他是法国的实际统治者。当时,30年战争即将结束。马萨林为了应付战争的需要,而向金融家预支款项,并以允许他们征收捐税和收取国家的收入作为交换条件。这些包税商从中获得巨利,引起了贵族的嫉妒和人民的愤怒。
当外省已被搜刮得民穷财尽,政府打算向巴黎的中产阶级和高等法院法官榨取,1648年4月宫廷颁发敕令,停发4年各地高等法院法官俸禄,从而激化矛盾。1648年5月,巴黎高等法院联合各地法院,以整肃政府弊端为名,提出27条建议,宣布国王派往各地的监察官违宪,并要求厉行财政改革,保障人身自由。1648年8月,受孔代亲王朗斯战役大捷的鼓舞,太后与马萨林下令逮捕领导运动的P.布鲁塞尔等3人,这一暴行立即引起人民的愤怒。
高等法院投石党运动
1648年8月26日,巴黎爆发了人民武装起义。起义者一夜之间就筑起了1200个街垒,他们用“福隆德”射击马萨林拥护者的住宅。在外省也爆发了反政府的起义。1648年10月,国王路易十四出走,马萨林被第一次流放。不久,法国签订《威斯特法利亚和约》,法军从前线撤回。1649年1月孔代亲王统率大军包围巴黎。由于贵族和资产阶级畏惧人民起义的扩大,又闻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刚被处决而更为惊骇,遂与国王妥协。1649年3月11日,双方签订《吕埃尔和约(Peace of Rueil)》。起义的巴黎人民和王军战斗三个多月,终于失败。但零星的分散的斗争并未停止,直至1652年才被彻底镇压下去,是年10月21日,法王路易十四返回巴黎。这就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福隆德”运动。
亲王投石党运动
1650年1月-1651年12月第一阶段
第一次“福隆德”运动后,孔代亲王因谋取马萨林的职位未成,便联合对宫廷不满的孔蒂、Pde 贡蒂、隆格维尔夫人等亲王显贵,密谋推翻马萨林政府。1650年1月,马萨林拘捕孔代亲王、亲王的兄弟孔蒂及其妹夫隆格维尔公爵,亲王的拥护者在外省暴动,教士亦与贵族联合,对抗宫廷。叛军由蒂雷纳子爵(Viscount de Turenne)率领,联合西班牙军队进攻法国。1650年12月,杜普莱西斯公爵(弗里德里希·赫尔曼·冯,Comte du Plessis-Praslin)在Champ -Blanc战役中击败蒂雷纳。与此同时,1651年3月-4月期间,其他地方叛军也被逐步镇压。迫于各方压力,孔代等贵族被释放,马萨林第二次被流放。第一次内战结束。
1651年12月-1653年2月第二阶段
1651年12月马萨林被召回巴黎。孔代亲王联合西班牙 Leopold Wilhelm大公入侵法国。1652年2月-4月间,叛军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王室再一次逃离巴黎。蒂雷纳率王室军队与孔代亲王军作战,在巴黎附近取得一系列重要军事成果。巴黎反叛人民组建政府。马萨林感到民众的愤怒集中于自己,第三次离职。马萨林离职后,孔代亲王失去民众支持的基础。1652年10月,十四岁的路易十四被人民迎回巴黎。孔代亲王流亡国外,奥尔良公爵加斯东被贬他乡。第二次内战逐渐平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27 10:16
目录
概述
定义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