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第六战区
1937年民国政府设立的战区
为进行津浦路北段的抗日作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1937年9月中旬将第一战区所辖的冀省津浦路沿线和鲁南(黄河以北)地区划为新战区,即为第六战区,以冯玉祥为司令长官。该战区进行了沧州、德州作战,10月因该地论陷,战区遂撤销。
组设阶段
第六战区的组设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8年11月,日寇侵占武汉之后,国民党统帅部预料日军将继续向长沙进攻,于是决定划湘江以西为一个作战区域,命名为第六战区,并委原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第九战区由薛岳接任),后因战局未如预计发展,第六战区无作战任务,陈诚常驻重庆未到任视事。1939年,陈诚奉调任军政部长,由商震接任司令长官,但不久商震调军委办公室任主任,致使第六战区形同虚设。
第二阶段:宜昌扼川江门户,是通往陪都重庆和西南大后方的咽喉要地。1940年6月,日军占据宜昌,宜昌的失陷,对抗战之我方造成了严重威胁。从当时的情况看,李宗仁的第五战区解处鄂西北,薛岳的第九战区又远在长沙,皆无力顾及宜昌方面的战事。鉴此,国民党统帅部认为:确有在介于第五、第九战区之间另划一个战区之必要;又虑及洞庭湖西北滨州地区及湘西,鄂西山区诸处地形险要,利于固守,既可拱卫陪都重庆,又可伺机反攻,于是决定将设在湘西的第六战区改组,重新调整兵力,划分作战区域。是年十月,蒋介石令陈诚辞去军政部长和三青团中央书记长职务,担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
战区辖区
改组后的第六战区,辖区总计81县。其中湖北省境内有25个县,即沔阳、潜江、监利、石首、公安、松滋、枝江、江陵、荆门、远安、宜都、当阳、宜昌、兴山、秭归、长阳、五峰、鹤峰、宣恩、来凤、咸丰、利川、建始、恩施、巴东;湖南省的27个县,即永顺、龙山、大庸、保靖、桑植、古丈、沅陵、淑浦、辰溪、,凤凰、乾城、永绥、泸溪、麻阳、会同、芷江、晃县、黔阳、常德、澧县、桃源、石门、华容、南县、慈利、安乡、监澧;贵州省的21个县;即沿河、印江、思南、松桃、石阡、钢仁、江口、玉屏、岑巩、青溪、镇远、天柱、三穗、锦屏、剑河、省溪、后坪、正安、务川、德江、凤岗;四川省第八区的酉阳、彭水、黔江、秀山、石柱、丰都、南川、涪陵。
长官部驻节地,第六战区长官部认为:日军攻占重庆入川,在长江以北使用大兵团作战的可能性不大;而处于长江以南,湘鄂两省衔接地之恩施,地形多丘陵、山岳,且扼据要道——四川的重庆、彭水、黔江有公路可通湖南辰溪、沅陵、常德;由黔江可达湖北的咸丰、宣恩、建始、巴东;由宜昌经野三关至建始、恩施有一条人行大道,此道往西可至重庆。为控制要道,决定将战区司令长官部设在恩施。
兵力部署
第六战区总辖4个集团军,一个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部,1个直属部队,计有14个军,36个师,30万兵力。
第十集团军:辖六十军、七十九军、八十七军,总司令王敬夭中将,总司令部驻慈利县以北溪口;
第二十六集团军:辖七十五军、七十一军、三十二军、九十四军,总司令周岩中将,总司令部驻兴山以东的雾渡河;
第二十九集团军:辖四十四军、六十七军、七十三军,总司令王瓒绪,总司令部驻临澧附近;
第三十三集团军:辖五十九军、七十六军,总司令冯治安中将,总司令部驻远安以北的洋坪;
长江上游江防军:辖十八军、八十六军、第八军、三十军、二十六军、海军第二舰队,总司令由战区副司令长官吴奇伟兼任,总司令部驻宜昌三斗坪,
战区直属部队:八十七军、七十四军、第二军。
第六战区部队担任正面战场防御作战任务,防御地域右起与第九战区交界的华容县,沿湖北宜都、南津关、宜城至南漳一线与第五战区衔接,抗击入侵华中地区之日军向西南地区的进攻,保卫重庆的安全。战区各部队以长江三峡为防御重点,向长江南北两翼展开,其具体布防如下:
长江上游江防军担任巴东至宜昌长江两岸的守备任务,二十六军为江右守备队,九十四军为江左守备队,第八军控制江南岸之长阳;二十九集团军防守湘西津市、澧县及华容;第十集团军防守石首、公安、松滋、宜都之线;第二十六集团军担任宜昌以北分乡场至远安以南的阵地防守;第三十三集团军担任观音寺,仙居阵地之线的防守;驻五峰、来凤、恩施、建始、巴东等地的4个军8个师为预备队,随时遂行支援任务。第六战区将士抗击之敌为侵华日军第11军(司令官高术仁中将)第13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所辖之第3师团、第6师团、第13师团、第34师团、第18师团、第18混成旅团及所属之航空兵、舰艇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一个联队,共10万余人。
战区部队于1941年9月29日至10月12日发起宜昌会战,重创驻宜日军;于1943年5月5日至6月17日发起鄂西会战,毙伤日军万余人;于1943年11月2日至12月30日发起常德会战,毙伤日军4万余人。会战中,六战区官兵虽有重大伤亡,然将士们在会战中的枪炮,使日军西进企图成了泡影。他们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组织机构
(一)司令长官司令部
司令长官:首任 陈诚
继任 孙连仲、孙蔚如
副司令长官:黄琪翔 吴奇伟 孙连仲 郭 忏 陈继承 王瓒绪 周岩(以任职先后为序)
参谋长:首任 朱怀冰
继任 施伯衡 郭忏
秘书长:首任 柳克述
继任 赵遥鹏
职能部门:
参谋处:长官部的核心幕僚部门
军务处:主管战区军政事务
副官处:(后称总务处)负责处理长官部一般事宜
卫生处:主管军医处的医药卫生
外事处:担任联络与各盟军之间的作战业务
湘谷转运处:担任常德、津市、澧县等地向六战区调运稻谷的任务。
会计室:主管战区财政经费
机要室:主管文书、电务
高参室:参与战区各部队战略决策的研究和制订军事作战计划
长官部直属单位:特务团、炮兵团、工兵团、通讯兵团、防空指挥部、阻塞指挥部。
第六战区政治部:是战区部队政治工作领导机关,内设政治工作大队、军民合作站、第六放映队,抗战演剧六队、军队特别党部。
(二)第六战区兵站总监部
建制属中央军委后方勤务部,负责战区后勤保障工作。下设站、所、库。其中设恩施境内的有:总监部、第12兵站、第18分站、第8派出所、第1加油站、第3粮库、第26汽车组、第170汽车组,第42后方医院、第596材料库、担架9团。。
(三)第六战区军法执行总监部
建制属于中央军委战地党政委员会,内设第六战区党政工作总队,是由军统控制的政治性武装组织。它的主要活动是破坏中共地下党组织及搜捕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
(四)第六战区军宫训练团
负责训练战区各部队军官,陈诚兼任团长,李明灏、樊松甫、蔡中易先后任中将教育长,苏联顾问关察洛夫(又译冈察洛夫)任军事教育总顾问。
受降纪略
宋瑞珂:
8月15日夜,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经过千千万万个日夜,艰苦备尝。一旦和平来临,欢欣鼓舞,难以言宣,鞭炮齐鸣,响彻原野。官兵群众奔走相告:“日本投降了!”“我们胜利了!”
第六战区长官部发布接受日军投降的命令,大致如下:
冯治安第三十三集团军的五十九军(刘振三)、七十七军(何基沣)接收孝感、花园、广水、应山和信阳等地。
周碞第二十六集团军的七十五军(柳际明)接收沙洋、天门、皂市、应城、安陆和黄陂等地。其三十二军(唐永良)接收荆门、当阳等地。
吴奇伟江防军的三十军(鲁崇义)接收宜昌。其从四川赶来的第七十六军(廖昂)、一三五师(祝侠年)接收江陵、沙市。
王敬久第十集团军所辖侯镜如九十二军由常德出发,取道岳阳,接收武昌。宋瑞珂六十六军取道阧市、郝穴渡江经沔阳、蔡甸等地接收汉口、汉阳。其第十三师暂留湘鄂边区候命归还建制。
宋瑞珂接奉受降命令后,即令所部第一八五师(李仲辛)、第一九九师(彭战存)于8月28日各由现地出发,30日到达阧市以西地区。适值阧湖堤溃决,洪水泛滥,前进受阻。遂折向北行,命一八五师改在沙市渡江,经潜江、系马口,限9月10日以前到达汉阳近郊。军部直属部队和一九九师改经弥陀寺到太平口渡江。因渡船少,直到9月2日,才到石套子集中完毕,经江陵城北十回桥、后港、李家市到沙洋渡襄河,又经多宝湾、张截港、岳口、仙桃镇(今沔阳县)、系马口、蔡甸等地,于9月10日按时到达汉口以西地区。由于限期紧迫,每日行程在百里以上。记得到岳口、仙桃那两天,都是半夜才到,翌日凌晨即出发继续前进。官兵虽极疲劳,但都怀着胜利的喜悦心情,而忘记长途跋涉之苦。因九十二军也为洪水所阻,行军受到影响,尚未到达。故第六十六军在蔡甸(今汉阳县)以东地区待命入城。
9月11日,宋瑞珂偕副军长阮齐、参谋王美珩到汉口巡视一周,山河依旧,景物全非。战争灾难的痕迹,到处可见,工厂关闭,商业凋敝,昔日之繁华景象,今却十分冷落。旧市政府附近模范区以及一元路以东地区,断垣残壁,触目皆是。武汉人民在日军铁蹄下的苦难生活可以想见。不尽的长江依然滚滚东流,却看不见悬挂中国旗帜的船舰。龟山脚下,荒无人烟,杂草丛生,野狐横行。在回程中遇到在田间耕作的农民,一见抗战回来的将士,欣喜若狂,齐涌过来,挥舞头巾草帽,向将士们致意,热情攀谈,问寒问暖。
9月12日,宋瑞珂派出步、炮兵各一部占领龟山。
9月13日,第十集团军总司令王敬久偕其参谋长毛景彪率领幕僚人员到达武昌,驻在今武珞路抱冰堂。
9月15日,两个军同时入城,第九十二军进入武昌,第六十六军进入汉口、汉阳。先一天(14日),宋瑞珂令所部推进到硚口附近。15日上午8时,在硚口广场集合,举行入城式。结束后,宋瑞珂随即下令开始入城。入城后,派一九九师驻硚口附近,其五九五团担任自六渡桥至硚口的警备勤务,五九六团进驻汉阳,其师直属部队和五九七团驻水厂到陈家墩地区。
一八五师五五三团驻张公堤内之姑嫂树,五五四团进驻刘家庙、谌家矶,师部驻一元路原德国领事馆,五五五团担任六渡桥以下至旧日租界之间的警备勤务,军部及直属部队驻旧市政府附近空房内。当时的璇宫饭店马粪杂草堆积如山,派辎重营打扫十天,才将军部迁入。
9月15日下午,王敬久召集两个军长说,孙蔚如有电报来,要第十集团军先行接收。宋瑞珂建议,长官部和党政机关日内即将到来,最好等他们来到后,组织党政军接收机构统一接收。我们派出部队担任警卫,只负看守之责,不担任接收物资任务。
下午5时,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郭忏、湖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湖北省党部主任委员邵华及各单位官兵两千余人,分乘民万、民本两轮抵汉,各界人士到码头欢迎。孙蔚如下轮后与欢迎人员握手相见,驱车迳赴球场街上智中学(现武汉市第六中学)长官部驻地。
9月18日下午3时,在汉口中山公园举行受降仪式,由孙蔚如主持日军签降。从中山公园大门口到受降堂附近,都有六十六军派出的战士和宪兵担任警卫,气氛严肃而热烈。
在礼堂正中悬挂的孙中山先生遗像前,设置一条长桌为受降席。孙蔚如、郭忏、王东原(副司令长官兼省主席)、王敬久、周碞、侯镜如和宋瑞珂入座,观礼席上有邵华、徐怨宇(中央社武汉分社主任)及新闻记者数人。还有六十六军师长彭战存、李仲辛,九十二军师长郭惠苍以及苗培成(两湖监察使)、徐会之(汉口市长)等人。
日军华中派遣军总司令冈部直三郎大将,由谢士炎少将引导在受降堂大厅口肃立,向孙蔚如脱帽行礼致敬,孙欠身示答。冈部当场解除佩刀双手递交谢士炎,谢士炎随即捧着呈孙蔚如,以示冈部所率第六方面军统属的21万日本侵略军全部缴械投降了。
纪念旧址
在汉口中山公园内西北角,东临人民会场,西依人工湖,东南20米处有张公亭,是1座平顶厅堂式建筑,长34米,宽12米,面积约400平方米,现为公园餐厅。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军队进占汉口后,9月18日将粉刷一新的张公亭改名为“受降堂”,大厅正中挂孙中山遗嘴,两旁悬挂中、苏、英、美等反法西斯国家的国旗,门前上方横匾上镶“受降堂”金字。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司令官孙蔚如在此接受日本第六方面军指挥官冈部直三的投降书。
相关作品
刘裕绥:《第六战区党政工作总队在鄂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湖北文史集粹》(政治 军事卷 )下,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09.
萧润生:《第六战区受降和接管敌伪物质内幕》,武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武汉文史资料》1995年第4辑总第62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专辑下),武汉文史资料编辑部,1995.12.
陈靖国:《第六战区军粮之补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鄂西文史资料》总第17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1995.11.
王文佳:《抗战时期第六战区辖区应为八十一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鄂西土家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鄂西文史资料》第5辑,政协鄂西自治州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办公室,1987.12.
胡彬川:《第六战区青年训导大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湖北文史资料》第14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04.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7 15:55
目录
概述
组设阶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