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性
病理学用语
抗病性是病理学用语,指植物与病原物在长期进化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中,逐渐形成和表现出各种抵御有害病原物的特征和能力。这在病理学上称之为抗病性。
基本信息
抗病性的表现,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寄主植物的抗病性基因和病原物的致病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长期的进化过程所形成;植物的抗病性是相对的。寄主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和为害的遗传性状。在寄主和病原物相互作用中抗病性表现的程度有阶梯性差异,可以表现为轻度抗病、中度抗病、高度抗病或完全免疫。一种植物或一个植物品种的抗病性,一般都由综合性状构成,每一性状由基因控制。在病原物侵染寄主植物前和整个侵染过程中,植物以多种因素、多种方式、多道防线来抵抗病原物的侵染和为害。不同植物、不同对相应病原物的抗病机制各有不同。
来源
抗病性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生长在大自然中的每种植物都会遭到各类病原物的侵袭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尽管如此,但是许多植物仍能经受住这些侵害而存活下来,并生长良好和得到可观的产量。这说明什么呢?植物存在抗病性(不同程度的)。如果没有抗病性,就不可能保存至今。所以抗病性是植物与其病原物在长期的协同进化中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的结果。在进化过程中,病原物发出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也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抗病性。研究植物的抗病性的目的在于了解寄主植物、病原物在环境条件影响下的相互关系,以及寄主植物如何产生抗病现象的规律性。这种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初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被重新发现。其后,遗传学和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的长足进展,以及近百年抗病育种的实践经验的积累,都促进了植物抗病性的研究。
性质
抗病性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相对的发送。所有植物都是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从免疫(根本不发病)、高度抗病到高度感病,抗病性强便是感病性弱,抗病性弱便是感病性强,抗病性与感病性两者共存于一体,并不相互排斥。所以抗病性是相对的,只有以相对的概念来理解抗病性,才会发现抗病性是普遍存在的。
遗传性:抗病性又是可遗传的。它由专门的基因所控制,并遵循一定的遗传规律。有的是由单个或少数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按孟德尔法则遗传,抗病性表现为质量性状,有的则由多数微效基因控制,抗病性表现为数量性状。要从以上方面去理解抗病性,从而全面理解抗病性。
环境影响
环境条件对抗病性的影响很大,但只表现在当代而不遗传。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可能对制约着抗病性的生理生化系统、组织和器官生长发育以及产品形成过程产生影响。如大多数土传的苗期病害都是低温下发病较重,因为根外部皮层的形成、伤口愈合以及组织木栓化等抗病因素都要求较高的。穗期日平均温度低于20℃或光照不足会削弱水稻对的抗病性,因为在这些条件下,稻株体内游离氮素的比例增高,有利于稻瘟病菌的发育。过多还会削弱小麦对等的抗病性,而氮肥不足则会削弱水稻对胡麻斑病和玉米对大斑病的抗病性。大气污染有时也会对寄主的抗病性产生影响,如只有在二氧化硫污染地区,松树针枯病才会严重发生。生物因素中,土壤中的某些线虫能破坏植物对根病和维管束病害(如棉花枯萎病、烟草黑胫病等)的抗性。此外,日常管理措施如修剪、施用等农事操作也都会使某些植物的某种抗病性不同程度地增强或削弱。环境条件对抗病性的影响可发生在病原物侵染寄主的一段时间内;也可发生在病原物侵入之前,使植物的生理、生化或生育状况变得容易感病,然后在侵染时才显露其影响,后一种情况称为诱病作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7:28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来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