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是指在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
预防措施
地震区划是根据可能的地震破坏程度和强地面运动参数的大小所做的地震区域划分。地震安全性评价系指对具体建设工程区域或场地周围的
地震地质、地球物理、
地震活动性、地形变等的研究,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按照工程应采用的风险概率水准,科学地给出相应的工程规划和设计所需要的有关抗震设防要求的地震参数和基础资料。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即可作为该具体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工程与
生命线工程的地震破坏,危害性大,损失严重,有时会造成城市功能的瘫痪,因此,相对于一般的建筑结构,要求对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提高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
施工要求
使建筑物具有抗震能力
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结构物的破坏而造成的。因此,加强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提高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抗震设计是根据设防要求和规范进行的,而施工要根据设计进行。抗震设计与施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良好的抗震设计应尽可能考虑下述原则:选择坚硬地;结构体形要均匀规整;提高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和延性;设计多道抗震防线;防止脆性和失稳破坏。
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鉴定与加固
现有工程结构由于建造年代不同,依据的设计规范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因而其抗震能力差别较大。特别是历史较长的结构,往往没有考虑抗震设防,应当进行抗震鉴定,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抗震加固,提高抗震能力。
工程结构的减震、隔震技术
建筑物遭地震波的侵袭而会破坏,利用隔震技术缓解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冲击,是有效防御地震的新方法。如:用特种橡胶、多层铅芯和钢芯做成建筑物的支撑坐垫等技术都能达到隔震消能、缓冲地震能量的效果。
震害原因
地面运动
地震动三要素影响着结构物的安全
地震动也称为地面运动,是由震源释放出来的地震波引起的地表附近的土层的振动。常用振幅、频谱和持时表述地震动的特性。
振幅:地震动的振幅是指地震动加速度、速度、位移三者之一的峰值、最大值或某种意义上的有效值。它反映了地震动强度的大小。
频谱:凡是表示一次地震动中的振幅与频率关系的曲线,统称为频谱。可以把它看作为由许多不同频率的简谐波组合而成。
持时:地震动的持续时间称为持时。
结构物有其自振频率。当地震动与结构物的自振特性表现为共振形式时,将对其安全产生影响。如滴着弄的频谱集中于低频,将引起长周期结构物的巨大反应;再如地震动的持时较长时,地震烈度一般较高。
工程结构
建在活断层上
构造地震的发生,一般是由于活断层错动造成的。建在活断层上的建筑物自然会遭到严重破坏或倒毁。
摩洛哥艾加迪尔建在活断层上的旅馆,在1960年2月5.8级地震的袭击下成为一堆瓦砾。
位于软弱地基上
软弱地基(如:海边、河湖边等)在地震时会发生液化、塌陷等现象,而造成地基失效。位于其上的建筑物,将会遭到严重破坏。
1964年,日本新泻地震时因地基液化而使楼房倾倒。
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地震时,因场地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破坏现象。
没按抗震要求设防
破坏性地震并不是经常发生的。根据我国工程结构抗震设防“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准则,要求对每个地区的工程结构都按照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不按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工程结构在地震荷载(力)作用下将遭到破坏。
抗震设计不合理
新建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计规范来进行抗震设计,否则,地震时就会遭到破坏。如有的建筑物在设计时底层隔墙过少、空间过大:有的多层砖房没按要求加圈梁、构造柱:有的没按限定高度设计等,它们都有可能在地震是遭到破坏。
不按标准施工
经抗震设计的工程结构,必须按照相应的标准施工。近些年发生在国内外的破坏性地震中,因不按标准施工、或偷工减料,致使建筑物遭到毁坏的是件屡见不鲜。
柱子内埋设管线(水、排水、电、气、电话)等,虽然节省空间,但大大降低了柱子的有效承重断面积,造成破坏(1999台湾南投地震中破坏的结构物)。
两栋建筑连接部位破坏,梁中杂物显露出来(1999年台湾南投地震中破坏的结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