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客窗清明》是
元代散曲作家
乔吉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前三句表达曲中人的孤独境况,中三句勾勒孤单的游子形象,接着两句写愁思深长,末尾三句用春意盎然反衬漂泊游子的孤独和哀愁。全曲情景交融,意境哀婉。
风风雨雨中梨花开始凋零,窄窄索带的门帘,纱窗小巧精致而玲珑。一盏忽明忽暗的莹豆青灯,游子能有什么好心情?枕头上客子的情怀,心事重重全在天涯海角外的家中。清愁太重太浓感觉白发特别特别长,五十年的人生令人感觉如同春梦的情境。忽然间抬头一看,只见人家正在准备过清明,顺着杨树和柳树,炊烟正在缓缓往屋檐上面升。
此曲开头三句写即目所见的景物。清明时节,时届暮春,经过风吹雨打,窗前的梨花已日渐凋零了。这是透过窗棂所看到的外景,写景的观察点是在窗前,故二、三句描写窄索细密的窗帘和小巧玲珑的窗纱,以扣紧题目中的“客窗”二字。接着用“甚情绪灯前”的一个“甚”字,领起以下三句,由景及情,渐渐道出了客子的情怀。一个客居在外的人,面对孤灯一盏,哪有什么好心绪。客中的情怀、重重心事和天涯漂泊的苦况,萦绕在枕边耳际。这万千的心事,作者仅用了以下两句来进行概括:“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上句化用李白《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说明自己白发因愁而生,表现了愁思的深长。下句说五十年来的生活,像梦一样过去了。“春梦繁华”意谓只有在春梦中才有繁华的生活景象。作者写这支曲的当时,民生凋敝,现实生活中哪有什么繁华可言,此两句写出了作者无限的愁思和感怆。
“蓦见人家”以下三句,陡然一转,将视线移向窗外人家,这家门前的杨柳垂着轻柔的枝条,依依袅袅,远远望去如含烟雾一般,长得与屋檐相齐,充满着春来柳发的一片生机,给这家人家带来盎然的春意和生活的情趣。此情此景,更反衬出游子天涯飘泊的孤独之感。
李清照《
永遇乐·落日熔金》词中有“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即是用人家的笑语欢言来反衬自己的寂寞伤神,此曲抒情手法与此一脉相承。
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副主任
刘文忠:本曲表现的是一位客居在外的游子的孤独感与失意情怀,亦可观看成是作者漂泊生活与心境的写照。(《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乔吉(1280年—1345年),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寓居杭州。落魄江湖四十年,至正五年(1345年)病卒于家。著杂剧十一种,现存《
杜牧之诗酒扬州梦》《
玉箫女两世姻缘》《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三种。散曲有《梦符小令》一卷,收小令十百零九首,套数十一篇。散曲多啸傲山水,风格清丽,朴质通俗,兼有典雅。其杂剧、散曲在元曲作家中皆居前列,与张可久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