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国文教育联盟是余光中等人成立的联盟,它成立于2005年1月4日。
十年辛苦不寻常
台海网(微博)5月6日讯 5月4日是五四运动纪念日,由余光中、张晓风、刘源俊等台湾岛内知识文化界人士组成的“抢救国文教育联盟”举行“十年辛苦不寻常”记者会,呼吁重视“国文教育”。
从2005年1月4日余光中发起成立至今,台湾“抢救国文教育联盟”已满10周岁。从张晓风、杨怀民、李泰祥到刘兆玄、李家同、曾志朗,这个民间团体的支持者几乎都是教育文化界名人,共同发起团体十几个,连署学校上百所,连署人数超过2万人……
但在4日10周年记者会上,与会召集人反复提及的一句话,却是“十年生死两茫茫”。自成立以来,他们年年组织活动,寻求“立委”支持,向台当局施压,但台湾的语文教育却年年后退,几乎在他们的呼喊中不断式微下去。种种乖谬,让他们沮丧不已、难掩迷茫。
痛批去中国化
“抢救国文教育联盟”执行秘书李素真,中学语文老师出身的她是这个联盟最积极的成员之一。她痛批李登辉、陈水扁推动的教育“去中国化”、“去中华文化”,20年教改严重扭曲台湾语文历史教育,摧残文化,伤害民心。对于未能“拨乱反正”的马英九,她和这个团体更是高度期待后的高度失望,“虽非始作俑者,亦是助纣为虐者”。
联盟副召集人刘源俊,是留美的著名物理学家,这些年却痛感台湾传统教育沦丧,致力于抢救语文教育。他4日表示,从1990年代的“盲忙茫教改”开始,台湾自暴自弃,一方面抛去固有优良文化,另一方面盲目移植抄袭,文化越来越肤浅而混杂。如今“名嘴”从早到晚在媒体上摇唇鼓舌捕风捉影,“婉君”无时无刻不在网路里匿名隐姓惹是生非,青年成了低头乱滑的“空心世代”——没有认同,没有自信,没有耐性,没有愿景,没有志向,没有主张。这一切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教育失根,文化空洞,空想国际化却轻视语文教育。“值此价值混乱的时刻,我们理当有所作为,自觉而觉人,自救而救人,助台湾重新定位”。
对政界近乎绝望
尽管4日再次向台当局提出7项诉求,但“抢救国文教育联盟”对政界已近乎绝望。走过10年,他们不想停下脚步,而是将希望放在民间,寄希望于自下而上的改变。4日,他们正式公告了将在全台举行的三大运动,包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的古文运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文化运动、“兴于诗,力于礼,成于乐”的礼乐运动,希望借此在岛内带起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