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寺塔,位于江西省吉安市
永丰县城西郊恩江北岸,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至756年)。
历史沿革
唐天宝年间(742年至756年),报恩寺塔始建。
元代,报恩寺寺院倒塌。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徐氏后裔重建报恩寺,并在毁寺处建塔,名报恩寺塔,简称报恩塔。
建筑特点
结构
报恩寺塔用青砖构造,塔身四面九级,塔平面为正方形,塔顶作圆柱形,塔底长6.32米,高约4米。塔全身高29.285米。每层飘檐0.3米左右,中空面积约10平方米。从第二层起,逐层稍稍收缩,高度也依次递减。第二层至第七层辟拱形假窗;其余三面仅第二、第三层辟有拱形假窗。中空面积约10平方米。塔六角,有两门沿石阶可盘旋直达五至七层。第七层以下,正面各层均有佛龛一孔,龛内有造像。整个塔身坚实,上有三层金盘状的圆锥形塔刹。塔身逐层收分明显,层间叠涩出檐,其中一二层出檐较小,其余层间出檐尺度较大。
特点
报恩寺塔面饰以石灰,与飘檐青白相间,冠以带三道箍环的圆锥形铁顶,有“刺破青天锷未残”之概。塔的正面向东,对着县城,而为有利于抵御多来自南面的风雨侵袭,塔身向南微倾,底层辟门,门内设室,有供台遗迹,自第二层至第九层,均设有较小的龛洞。龛内原有红石雕像和供奉物,“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其余三面,仅二、三两层设有较小的龛洞。塔六角,有两门沿石阶可盘旋直达五至七层。第七层以下,正面各层均有佛龛一孔,龛内有造像。整个塔身坚实,上有三层金盘状的圆锥形塔刹。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报恩寺塔之名由报恩寺而得,《江西通志》称:“报恩寺在永丰县西坊,唐天宝间中书侍郎徐安正庐母侯氏墓,以故宅为寺,因此原名报恩镇,故寺亦名报恩。
传说轶事
相传汉朝时候,当地有个叫欧宝的人,父亲死了,葬在里中,他在墓房结了个茅庐,素衣麻服,蓬首垢面,为他父亲守墓三年。一天,里中人在丛林中打猎,赶出一只怀孕的母虎,母虎逃到墓前,连连点头,象是向欧宝求救,随即躲进他的茅庐。欧宝见了没有驱逐,也没有叫威,而是随手把一件丧眼盖在母虎身上,让它隐蔽起来。猎人追来了,问欧宝:“老虎冲进你的茅庐了吗?”欧宝回答说:“老虎逃跑了。”猎人信以为真,继续去追赶,母虎得以脱险,逃跑了。过了三天,母虎衔来一只白鹿,放在墓前。欧宝会意地拾了白鹿,用江水烹了鹿肉,在墓前祭祀他的父亲。后来,这件事被人们知道了,传为美谈。人们就把墓地前面的河流,唤做报恩江;把欧宝结庐的地方,唤做报恩里,后来设镇的时候,就称为报恩镇了。
保护措施
文保级别
1959年,报恩寺塔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修复
1984年,江西省文化厅拨款进行维修报恩寺塔。
2014年,永丰县发布报恩寺塔、状元楼维修方案。
2022年,江西省文物局公布关于报恩寺塔维修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报恩寺塔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城西郊恩江北岸。
交通信息
自驾 :从永丰县人民政府出发,路程大约3.5公里,大约需8分钟。
开放时间
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