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披群岛(
泰语:เกาะ พีพี;Phi Phi Islands,常简称为PP岛)是
泰国的旅游胜地,位于
普吉岛与泰国本土同样属于
南部地区的
甲米府(Krabi)之间之海面上。由于近年愈来愈多人前往普吉岛度假,使不少向往宁静假期的人选择邻近普吉的披披群岛。因此泰国旅游当局从1990年代开始开发这个群岛,并开办旅行团到此游玩。
披披群岛的观光重点在它的海滩和海景,约在1990年代初期,披披群岛的景点才被游客发掘,当时岛上只有简单的住宿地点,后来逐渐转变成喀比重要的观光景点。岛上的观光活动包括
潜水、
独木舟、
赏鸟、悬崖跳水、海上航行、捕捞、水疗等。
通塞湾有多样的夜生活,在顶级的饭店中提供
爵士、
蓝调和古典类型的酒吧,也可在星空下享用
鸡尾酒。在通塞湾的闹区是酒吧的集中区,有些酒吧提供现场演奏音乐。当地法律规定凌晨两点之后不得大声演奏放送音乐,但部分申请到许可证的商家,可在两点之后持续营业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所引发的海啸,毁掉岛上70%的建筑,一直到2005年7月底,陆续有850具尸体被发现,估计还有一千两百人失踪,当地的旅游单位估计约共有四千人罹难。在大披披群岛上的居民,有104名生还的儿童成为孤儿。
2005年1月6日,居住在披披岛的
荷兰人Emiel Kok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名为“Help International Phi Phi”,缩写为Hi Phi Phi,并由难民营召募了68个泰籍人手,同时也是暂时的
背包客志工,返回披披岛展开重建工作。2005年2月18日,第二个重建组织“披披潜水队”(Phi Phi Dive Camp)成立,主要工作是清理海湾内和珊瑚礁区域,主要的区域为同塞海湾(Ton Sai Bay)。
到了2005年7月底,清出了2万3千吨的废弃物,其中的7千吨是由这些服务队队员亲手清出。组队的Emiel Kok表示:“我们尝试并尽量用手来清理,如此一来就可以找到更多的护照或其他证明物品。”大部分的建筑物由政府单位修复,约300个左右的商业活动也重新在岛上展开。Hi Phi Phi也因此被
时代杂志提名亚洲英雄奖
2005年10月31日,喀比官方提出升级披披的酒店和餐厅等级,并限制入岛观光人数,藉以维护当地的地貌的提案,但是当地的居民反对这项提案。到了2005年12月6日,将近1500间旅馆开张,政府在志工的帮助下,在岛上建立了
海啸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