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福鼎沙埕铁枝),福建省福鼎市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福鼎沙埕铁枝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沙埕镇代代传衍,与其特殊的文化环境密不可分。沙埕镇被称为“福建头”,位于闽浙海岸的交界地,旧称“沙关”。早在清朝时期,这里便是茶、盐、矾商会集地。沙埕港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开埠,东通台澎,南往闽粤,北通江、浙等地,万吨以上巨轮进港不受潮汐限制。民国时期,孙中山所著《建国方略》称沙埕港可与荷兰的鹿特丹港媲美,位列当时中国十大名港第3位。繁荣的经济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渔家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福鼎市沙埕人靠海为生,相信妈祖,敬畏龙王,别具一格的神祭文化沿袭至今。农历正月十五既是传统元宵节,又是传说中的“临水夫人”神诞。民众将欢庆元宵与庆祝神诞相结合,沙埕民间传统活动有搬铁枝、舞线狮、车鼓亭、连灯、渔灯、马灯、跑旱船、踩高跷、划龙舟、妈祖巡游等。其中,以表演铁枝具有特色。
据考证,大约在明末、清初,铁枝从福建泉州一带传入闽东沿海地区及沙经镇,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早期沙埕铁枝是用双人抬扛的形式表演,因此又叫“平阁”。随后,用钢管或铁条焊接成“丫”样的枝状,进行艺术性装饰加工,使之固定在车辕上能够搬行表演。它吸收民间文艺、传统戏剧、舞蹈杂技等艺术门类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富有渔家传统风格的民俗表演艺术。而闽东又以沙经铁枝技术高超、阵容强大、场面壮观而独领风骚。
福鼎沙埕铁枝的流传与当地刘氏家族关系密切。据沙经镇铁枝传承家族的《刘氏宗谱》记载,福鼎自乾隆四年(1739)始拆霞浦置县后,外地迁徙者陆续来福鼎定居,而沙埕地处闽浙海陬,港阔水深,渔业充裕,条件优越,于是刘氏先祖光发公派下的长泰、长成、长沛、长明公的十三世“时”“望”“日”“宏”字辈裔孙,于乾隆十一年(1746)从泉州永春徙居沙关即沙埕等地。他们遵从祖先的习俗,一般在节日、庆典、神诞、庙会时举行搬铁枝表演活动,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期间,都要举行这一传统民俗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铁枝表演的内容结合时事加以改进,诸如国庆等重大节日,配合国家时政开展活动。一度也因为战争和改革的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沙埕“搬铁枝”活动处于低潮。
20世纪90年代后,福鼎沙埕铁枝逐渐恢复并扩大影响,引得周边人们纷纷前来观赏,并逐渐闻名中国。
民俗内容
表演形式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沙埕镇都会举行“搬铁枝”等传统民俗活动,民众穿村过户,走街串巷,通过铁枝表演,迎春接福,祈保风调雨顺、四季平安。所以,福鼎沙埕铁枝的这种表演方式都是流动性的,在街市当中边搬行边表演。限于支架的承受力,演员都是少年儿童。其表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保留传统的,用肩头来扛铁枝。这种形式的铁枝高度一般只在3米内。它是以身强力壮的成年人用肩扛负少儿演员搬行,抬阁造型也比较古朴、简单,其表演形式更多地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另一种是用铁条或钢管为材料制作的“铁枝”。福鼎沙埕铁枝支架较高,已经发展到了10米,接近三层楼高。层与层之间称为过枝,简称“枝”。一台铁枝中部由一根钢条为杆,从底盘分两根钢条通往更上层,根据铁枝表演内容需要把钢条制作成各种形状,然后将这台枝的人物、道具分层固定。在各枝重要部位绑上小演员,最多可达10人。铁枝车可推行,乐队随后伴奏,阵容强大,具有视觉效果。
“搬铁枝”,就是将钢材或者铁条焊接成枝状并固定于车辕上,每架铁枝高2—3米,上面可容纳演员5—7人。限于支架的承受力,所有演员均系儿童,这些儿童化装后手持道具或坐或站在“铁枝”原已设计好的位置上。一般为静态的人物造型,酷似戏曲表演的“亮相”,做一些较简单的情节动作。布景则根据表演内容而定,包括牛、马、龟、螺,亭、树、山、海等,道具包括刀、枪、剑、斧等。搬铁枝以前都是使用人力,由青壮年男子扛着穿梭于大街小巷,后来改为由车辕推行,乐队紧随其后,采用唢呐、二胡、锣鼓等民间乐器进行伴奏,以渲染气氛。
剧情内容
制定内容并根据内容设计构架。铁枝设计者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大体的轮廊,然后通过电脑制作把造型定下来。沙埕铁枝表演分3个晚上进行,每晚有3台,共9台,从内容到形式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如正月十三晚上的《宝莲灯》《风调雨顺》等铁枝设计图。选取的人物如《宝莲灯》中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二郎神、沉香、仙童等。
道具制作
福鼎沙埕铁枝制作的工艺程序。这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带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工艺性。因为每年铁枝表演突出的主题不一样,所以制作工艺材料和手段也不一样。如沙埕镇南镇村的铁枝,为单层台阁,使用竹质、木质材料制作,两根竹竿固定于抬阁当中,便于用肩抬扛。再以铁枝《宝莲灯》为例,选择常用塑料制作莲花台、莲花灯;扶枝可选用铁管,用纱布包扎成可以坐的形状;灯光使用照明电条和装饰灯具。由于规模小,南镇村台阁制作保持传统单一、简朴的特征。而沙埕村铁枝制作较复杂,其主要制作品有“枝状”一用钢管或铁条弯曲和焊接而成,“过枝”是技术性和艺术性最强的部分,是铁枝上不同人物之间的景色过境。《宝莲灯》的制品主要有“花蓝”“大斧和假山”“宝莲灯”“云宵殿”,还有“轮胎”“鸟笼”“盘丝洞”“鹊桥会”等过枝。此外,设有便于流动的转动机器设置一齿轮、便于搬行的车辕设施,以及装饰灯光和发电器等机械设备。
服装制作
服装制作完成后要再拆开,等枝架固定后,先将服装绑在铁枝上,然后在铁枝上重新缝合。这样,服装实际是两套,人物穿1套,铁枝上绑1套,但人们只看到铁枝上绑的那1套服装。人物上妆后,铁枝上的衣、裤、鞋、垫子、道具等也全部绑上。这一切都要在表演之前依次完成。
文化特征
“搬铁枝”实际是指铁枝表演的一种过程,它的艺术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过枝”的艺术性
有时各台铁枝比“过枝”,叫比过枝的水平,过枝越隐秘,设计越巧妙,其艺术性越高。例如,在《关云长送嫂》的造型中,关云长骑着一匹白马,两手紧握大刀,而二位嫂嫂则立于大刀之上。还有福鼎沙埕内澳社区扮的《哪吒闹海》,用龙筋过枝,比较粗;外澳社区的刘正初扮的《牛郎织女》,一边一支红棍上去,一边一个算盘,出人意料地用很细的算盘支架过枝。2013年沙埕扮枝就采用“车轮”“鸟笼”过枝,观众都无法想象其中的奥秘。
(二)表演的观赏性
夜幕降临,“搬铁枝”在观众的簇拥中时而直线行进,时而交叉回旋,就像在夜空中飘动的景色。元宵节前后的连续三个晚上,表演的“景色”不一,变化多端,令观众大开眼界。在第一届太姥山文化旅游节上,沙埕铁枝表演队以10米的高度引来一片赞誉、惊呼。由于沙埕街道较窄,过道不规则,“绑”铁枝的高度多数维持在7—8米。这样的高度,依然保持了全国纪录。
福鼎沙埕铁枝作品内容的选定从当地实际出发,古今相结合,既有传统的民间传说、文学经典、传统曲目和民俗文化,如传统文学中的“红楼梦”情节、神话传说中的“宝莲灯”故事、民俗中的“妈祖祭祀”仪式等;也有如今的现代化建设,可谓与时俱进。表演内容从传统戏剧融入多元文化,不仅表演场面宏大,渲染了表演气氛,感染力也得到增强,还融入了新的科技,使演出成为近年来各地民间艺术舞台上的一大亮点,凸显了沙埕铁枝表演艺术所具有的无穷创造力。主要表演过的作品包括《海边渔童》《目莲救母》《沙埕平安》《年年有余》《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宝莲灯》《金猪迎娶》《童子拜观音》等。其中由13位10岁左右的儿童装扮的《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和“贾宝玉”,或坐或站在高达8米的铁枝上。
(三)形态的兼容性
福鼎沙埕镇因滨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渔家世代沿袭习俗,互相融会,使福鼎沙埕铁枝表演艺术得以传承,并且不断创新发展。车鼓亭、舞龙灯、走马灯、旱船、鱼灯等民俗,共同汇成闹元宵畅想曲,构成了“闹元宵、庆团圆、促和谐”的主题,体现了沙埕镇人民在受灾之年坚强不屈的精神风采。
无论是内容选定、铁枝制作还是人物形象的设计,福鼎沙埕铁枝都力求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同时有所突破,表现出了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同时演员的表演也需要相当的苦功,坐在扶枝上,手持道具,表演简单的情节或杂技动作,看上去简单,实际上演员却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艰苦训练及排练。有时要在铁枝上站上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内急也得忍着,强烈的灯光照射却不能补水,对演员来说委实是种磨砺。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福鼎沙埕铁枝是沙埕人民的智慧结晶,其意义影响深远,在闽东乃至福建众多习俗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在汉民俗文化传播,促进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发挥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宣传作用,凝聚民众人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传承状况
福鼎沙埕铁枝表演经过几百年历史传承,福鼎沙埕铁枝第一、第二、第三代传承人都已经过世,第四、第五代传承人正历老、中、青。与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沙埕铁枝也面临人才培养、资金扶持、表演题材创新等困境,继续发扬光大还需要政府的扶持。
传承人物
刘端富,男,1965年12月出生,汉族,福建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福鼎沙埕铁枝),申报地区为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福鼎市沙埕民俗文化研究会获得“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福鼎沙埕铁枝)”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福鼎沙埕铁枝)项目保护单位福鼎市沙埕民俗文化研究会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2年2月4日,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表演福鼎沙埕铁枝迎接元宵节。
2016年2月20至22日,福鼎市沙埕镇将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元宵铁技”民俗展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