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鸡养竹,
汉语成语,拼音是bào jī yǎng zhú,意思是唐朝新昌县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鸡养竹子,自己坐收渔利;比喻官吏坐地盘剥,不择手段。
唐新昌县令夏侯彪之,初下车(下车:指上任),问里正曰(
里正:唐制一百户为里,里的长官):“鸡卵一钱几颗?”曰:“三颗。”彪之乃遣取十千钱,令买三万颗,谓里正曰:“未便要,且寄鸡母抱之。遂成三万头鸡,经数月长成,令县吏与我卖,一鸡三十钱,半年之间,成三十万。”又问:“竹笋一钱几茎?”曰:“五茎。”又取十千钱付之,买到五万茎。谓里正曰:“吾未需笋,且林中养之,至秋成竹,一茎十文积成五十万(文:一文即一钱)。”
唐朝新昌县县官夏侯彪之,刚上任,问里正道:“鸡蛋一文钱几个?”回答 说:“三个。”彪之就派人取十千文钱,命令他里正买三万个,对里正说:“不是就要,先寄放那让母鸡孵它们。这样就成三万头 鸡,经过数月长大了,让县里的官差给我卖,一头鸡卖三十文钱,半年之间,就成了三十万。”又问道:“竹笋一文钱几根?”回答 说:“五根。”他又取十千文钱付给里正,买五万根。对里正说:“我不要笋,先放在林中养着它们,到秋天长成竹子,一根卖十文钱积 累成五十万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