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堂
汉语词汇
拖堂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uō táng。意思是拖延下课时间,指凡是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来上课的行为,也叫拖课、压堂、延堂、拉堂、留堂。
现状简述
在现在中国的许多学校教学活动中,拖堂是越来越频繁,少则两三分钟多则几乎占去整个课间休息,学生很有意见。课堂上大多数老师以量对质,讲的过多,过细,而且满堂灌,而没有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空间,老师拖堂上课勉强讲完也会成为无效的劳动。
现象简述
湖北大学教育学家李崇义教授说,拖堂是传统应试教育观念遗留的一种表现。李教授还说,从教育心理学上看,拖堂违背了教育规律,是对学生的不尊重。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主导地位,而拖堂正反映了老师把主导变成一种权威,以个人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对学生不负责的态度。正是因为教师拖堂有这么多的负面影响,教师在下课时间到时马上停止所讲的东西,甚至还有半句话没有讲完也要咽回去,表面上看起来这好像有点不近人情,但这种习惯表明了强烈的遵守时间的意识,这是一种即尊重自己又尊重学生的好习惯。
拖堂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拖堂是教师教育观念落后的结果,是课堂教学失误的表现。因此,教师要认真反思、更新观念、提升驾驭课堂的水平和能力,采取措施克服拖堂现象的发生。
阶段程度
小学
小学低中年级是较少拖堂的;到了高年级就比较严重了,从三年级开始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六年级,喜欢拖堂的老师通常拖堂5分钟左右,严重的时候最多大约30分钟还包括放学之后,占课多少主要取决于主课老师,如果老师不太有责任心的话连主课都占,全天只上一门课。
初中
重点谈初中。初中的拖堂现象是极其严重的,而且很难防治。只要这门科目涉及中考,那么该代课老师就很可能有拖堂的习惯。喜欢拖堂的老师(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几门功课通常老师最好拖堂)至少要拖3分钟,经常近10分钟就过去了。每个班都会有一两个科任老师,接课间操或活动时间时一般能拖三四十分钟,还有些老师会挤占放学的时间。
一天上午,从早自习到第四节课没有一个老师不拖堂,都超过了5分钟。又一天下午,数学老师首节课就先把所有课间时间拖完,如果不是学校的制度改进了的话还可能直接把下节副课挤占,就好比让工人一天工作超过24小时一样。英语老师在第三节又拖堂了20分钟。我在这之后出外活动时居然观察到了到了还有其他几个班级几乎整个活动时间都被挤占。……
每个星期五下午,放学铃响后,大批大批的学生待在教室里等着老师来收试卷说放学。
“只要第三节和晚自习都是英语课,英语老师就连上活动时间都拖完了(上课45+35+45+分钟),只给我们一点儿上厕所时间,每一届都是这样,可”正常“(普遍)了”。“这个物理老师拖堂可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教初三的时候一拖1小时,一拖1小时,家长在外面可等来等不见。”“我们数学搞小测验,拖了10分钟接下来直接挤占了音乐课,放学时又拖了大约10分钟”……问一问身边的初中生(或历届),类似的话说出来,多如牛毛。
高中
高中相比初中就好多了,喜欢拖堂的老师只是个别,拖堂严重的情况也只是偶尔有之。
直接原因
拖堂的众多原因,其实也不是不能消除,也不一定要通过拖堂来达到目的。课前多考虑学生的情况,备课详细一点;上课时提高效率,提高40分钟的功效;树立正确的师生观等等。说到底拖堂现象的普遍存在和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关,有怎样的教育观念就有怎样的教育行为。拖堂这一不合理的教育行为是基于其背后的不合理的教育观念。
负面影响
拖堂的负面影响相信每个人都能说出至少十条来,我这里概括主要的。
违背现代理念、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社会提倡平等、自由、民主、博爱。学生都能按时上课,除特殊情况没有敢迟到3分钟的,甚至个别反而自己特别能拖堂的老师要求学生按时上课、上课铃正打时需要正在教室(1秒也怕误了);而老师们却对下课铃视之大漠然。比如接着活动时间、课间操老师通常要多拖堂一阵,因为这两个时间比较多,而上课时间也多达45分钟,学生却不能迟到。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师只是引导者,切不可以个人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老师讲的多么精彩,最终还要落实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上去,所以教师要深入理解和应用新课程理念,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影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学生经过一节课的紧张学习,记忆、想象、思维都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之 中,下课铃声一响,就有一种自然的放松感,听课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学生需要在课间十分钟里,及时进行短暂的生理和心理调整,使脑力和体力得到恢 复,有充沛精力上好下一节课。挤占了学生休息时间,学生的劳逸无法调节,易造成精神疲惫等症状。
影响教学质量
每一节课都会有一个黄金时段,高中生在前25分钟内注意力最集中、心理最稳定、听课效果最好。超过这个时间,学生注意力会下降,尤其是下课铃响后, 教室外边有走动声,喧哗声,学生会出现躁动不安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想听的同学听不清或不能集中精力;不想听的同学心早已飞出窗外,也没有心思继续听下去。这时,即使教师讲得精彩绝伦,学生也是“左耳进、右耳出”,心不在焉,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而且此时教师往往讲得快,所授内容不能很好地被学 生理解、接受,这样只能得不偿失事倍功半。久而久之还可能会成为学生厌学的成因之一。
影响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一堂课40分钟,一天9节课,几乎每堂课学生都高负荷运转,他们自己可支配的仅仅是课间十分钟,如果老师都拖堂,学生哪里还有属于自己的课余空间?拖堂牺牲了学生的课余休息时间,学生对经常拖堂的老师的课就会有心理负担,也会感到老师的不尊重,甚至会形成了反感情绪,而厌恶这门学科。记得有一位老师经常拖堂,而他拖堂有时会影响到班里上课间操,从而导致了该班多次被扣考核分,学生心有不满而又不敢言,所以“拖堂李天王”的外号就开始不胫而走。
影响教师间的和谐关系
拖堂容易延误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准备,造成下一堂课时间紧张而影响正常学习,有的教师拖堂,甚至养成了习惯,致使下节课的老师对拖堂教师有意见, 甚至双方为争课间时间而闹得面红耳赤,导致教师关系紧张。教师间的这些“摩擦”都容易造成相互间的不良竞争,影响了教师整体团队精神。
政府作为
很遗憾拖堂的现象一直没有受到上级重视,没有出台任何政策加以治理。我在此呼吁,为了能让新型师生关系落实到位,为了让教学秩序起码规范,请教育部门将此现象重视起来,出台政策规定对此现象加以制止;将拖堂视以迟到同种性质处罚,让两种铃声不再一实一虚,让师生关系不再一主一奴……
开明学校
海南侨中
禁止老师拖堂 保证学生有时间吃饭
据孙京丽介绍,学校食堂一楼开放了两个餐厅为学生提供饭菜,其中一个是有10个窗口、18个刷卡机,另一个是提供套餐的。二楼餐厅共有13个窗口、26个刷卡机。以前部分学生因为怕累不愿意上二楼吃饭,这两天学校也要求初二、三年级学生分楼层吃饭。“现在也要求二楼的食堂给初三的学生多一些营养,天气冷时食堂晚些做菜。保证让学生吃到热乎的饭菜;很多菜盘有加热设置;学生因为考试晚点来吃饭,要求食堂给学生免费提供热汤。”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吃饭,学校禁止老师拖堂,一经发现将严厉处理。
至于有无考虑增加饭菜及食堂工作人员,孙京丽认为:“我饭堂就这么大,所以才采取措施让初一学生上四节课,让学生提前吃饭。”目前学校的做法是这样:中午,初一学生在11点50分先用完餐,初二、初三学生分楼层用餐;下午,初一、初二正常下课先吃、初三学生课多后吃。“这样下来错开了用餐时间,我们的窗口是足够的,哪怕是高峰期都是可以做到的。”孙京丽说。
至于为何12点20分关掉窗口,孙京丽说:“是因为天气冷,如果一个窗口后面没人排队,应该把饭菜集中到有排队的窗口去售卖。而且,有8至10人在排队是很正常。学校初二年级有1503名学生,在60分钟时间内把饭打完是没问题的。”
针对网友、家长提出的问题,孙京丽表示,目前学校主要是加强管理,监督食堂窗口够不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二是通过开学生代表会,调查哪些学生没饭吃。而且,特别要求后勤、体育老师一起配合来督促学生按时吃饭。
上海市八中
3段式铃声为老师预警
新学期,市八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发现,学校的下课铃声变了。由原来一分钟的音乐铃声,变成 “预警(15秒 )—缓 冲 (20秒 )—下 课 (25秒)”三段提示。原来,这是该校想出的治疗 “拖堂顽疾”的新招,既留给老师弹性的收尾空间,又提醒老师要准时下课。铃声变化折射出的教育智慧,引来各方热议。
三段式铃声设计用心良苦
昨天下午2:30,记者在市八中学听到,新下课铃声由三部分组成,15秒钟的预警铃声是一段轻巧活泼的民间舞曲,柔和舒缓。接下来,则是一段20秒的空白间歇,最后的25秒由颇具气派的进行曲来收尾,节奏急促、强烈,仿佛在向每位老师传递信号:“现在必须下课了! ”
“不久前,黄浦区曾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学生喜欢的学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拖堂成了学生最不能接受的教师行为。”说起设计“三段式”铃声的初衷,校长卢起升感慨地说,拖堂问题是一大“顽症”,老师们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但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他分析后发现,一方面,拖堂的确占用学生休息时间,且打铃后学生的听课效果几乎为零;另一方面,硬性要求老师打铃后“戛然而止”,将刚到嘴边的话硬吞回去,既破坏了教学的完整性,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毕竟老师不是精密机器,每堂课时间都能掐得非常精准。 ”卢校长告诉记者,三段式铃声的设计可谓是“用心良苦”,兼顾师生双方的感受,先是用一种柔和的音乐提醒老师:“准备下课了!”,然后留给老师20秒的时间,做一个收尾工作。最后,用节奏强烈的音乐再次提示他:“你现在必须下课了! ”
小铃声引来准点下课大变化
没想到,一个铃声上的小小变化,却收到不错的效果,颇受师生的赞赏。新学期,拖堂现象几乎在该校“绝迹”。
在该校化学老师沈慧敏看来,三段式铃声是一种人性化的提醒机制,“以往,由于下课铃声比较响,老师一般会等铃声响完后再补充两句,由于缺乏提醒,往往一讲就忘了时间。 ”沈老师说,新铃声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两段音乐提醒,还留有20秒的机动处理时间。“专门留出20秒的时间画句号,老师也感觉整堂课没留下什么遗憾了。 ”
“从新学期开始,我感到老师拖堂的现象几乎看不到了。”高二学生陈涌告诉记者,现在,一般轻音乐一放,老师就知道要下课了,马上利用20秒缓冲时间布置作业或做总结陈词。
其实,为了治疗“拖堂顽疾”,陈涌所在的班级也尝试过不少方法。“例如请班长起立喊下课,但有时候老师确实讲得很有激情,我们实在不忍心打断他。 ”陈涌说,还有的老师为了不拖堂,只好将作业挪到中午布置,让大家都感到很怪。新铃声的两遍提醒功能和机动功能,让所有难题都迎刃而解。“大家都普遍感觉,这是一个很有智慧的方法,看似变化很微小,但不经意间就收到了效果。 ”
老师理解“下课的学问”
对于三段式的下课铃声,大多数老师都投了赞成票,认为此举充满智慧。 “其实,教师上课某种程度上就像演讲,或导演在导戏,有时考虑到课堂生成的问题会影响到时间安排,有提示音乐提醒蛮好的,就是音乐的选择可以轻柔一点,尽量不要破坏课堂。 ”向明初中关老师说。
不过,也有老师提出,对于个别拖堂顽固分子而言,三段式铃声可能还不能解决问题,他们习惯了下课铃响后还喋喋不休,“关键是老师心里没有这种意识,反而认为拖堂是一种负责的表现,那就最糟糕了!”“不过,如果真的有一道题没讲完的话,有些老师不管它铃声响几遍也没用的。”“我担心,一些顽固分子有可能会关掉下课铃喇叭,继续再讲”……
“三段式铃声是一种人性化的操作,避免了行政命令的一刀切,给老师一个弹性的操作空间。”在教育专家熊丙奇看来,除了凸显人性化之外,三段式铃声还给予拖堂一个具体的认定空间。他认为,要达到预期效果,除了按铃声严格操作外,还希望老师将不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意识常挂心间。
还有教育专家指出,要治“拖堂顽疾”,除了三段铃声的“技术设计”,关键还是要让老师理解不拖堂的“科学道理”。拖堂的老师或是出于好心,希望多讲一点;或是时间安排略有差池,因此要“借用”下课时间,但这样的效果并不佳。一来,40或45分钟已是学生注意力长度的极限;二来,其他班下课,教室外必十分嘈杂,影响学生注意力;三来,学生将不得不疲劳作战,也影响后续上课。光有技术设计还不够,关键要让老师理解“下课的学问”。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6 15:09
目录
概述
现状简述
现象简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