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吏文学谢朓死罪死罪,即日被尚书召,以脁补中军新安王记室参军。朓闻潢污之水,愿朝宗而每竭1;驽蹇之乘,希沃若而中疲2。何则?皋壤摇落,对之惆怅; 歧路西东,或以呜唈。况乃服义徒拥,归忘莫从,邈若坠雨,翩似秋蒂。脁实庸流,行能无算。属天地休明,山川受纳,褒采一介,抽扬小善,故舍来场圃,奉笔兔园。东乱三江3,西浮七泽4,契阔戎旃,从容燕语,长裾日曳,后乘载脂,荣立府庭,恩加颜色。沐发晞阳,未测涯涘; 抚臆论报,早誓肌骨。不悟沧溟未运,波臣自荡;渤澥方春,旅翮先谢。清切藩房,寂寥旧荜。轻舟反溯,吊影独留; 白云在天,龙门不见。去德滋永,思德滋深。唯待青江可望,候归艎于春渚; 朱邸方开,效蓬心于秋实。如其簪履或存,衽席无改,虽复身填沟壑,犹望妻子知归。揽涕告辞,悲来横集。不任犬马之诚。
南朝齐武帝永明八年 (490),隋王萧子隆为镇西将军、荆州刺史,谢脁为其官属,随往荆州 (今湖北江陵) ,以文才尤被赏爱,常朝夕相处,流连不舍。子隆长史王秀之以为二人过往太密不妥,乃启报武帝,将谢脁召回。永明十一年武帝卒,其孙昭业继位,谢脁被任为中军将军新安王记室参军。此笺即受此新任命后所作。
2班固《王命论》曰:驽蹇之乘,不骋千里之涂。王逸《楚辞注》曰:蹇,跛也。《法言》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也。李轨曰:希望也。《诗》曰:我马维骆,六辔沃若。沃若,调柔也。
在本篇中作者先抒发告别故主的哀伤之情。说自己报主无由,如同积水欲流向大海而不得,驽马欲接受驾驭而不能。虽怀报答恩义之心,却不能不长别故主,正如坠雨绝云、秋叶离树。接着追忆当年追随故主、蒙受宠遇之况。永明四年,子隆为会稽(治所在今浙江绍兴) 太守,谢朓已曾为其属吏,“东乱 (渡)三江”句指此;“西浮七泽”则指随往荆州。最后抒发回京后思念故主的深情。先说无故被召,实出意外;再说遥望荆州,思心与日俱增; 又说盼望子隆入朝,并希望他不忘旧情,即使自己死去,还望家属能受到子隆照拂。武帝死后,政治局势颇不安定,这里似隐隐流露出忧虑的心情。
全文用典繁密,而颇能化而用之,赋予新意。如最后一段中,“沧溟未运”反用 《庄子·逍遥游》鹏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之典,而隐含正当主臣相得之际被无故召回的懊丧与愤懑;“轻舟”四句用了好几个典故,但浑融无迹,写出了江头极目、思绪悠悠的情景,耐人寻味。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南朝萧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
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永明元年(483)“解褐入仕”,为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
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随随王
萧子隆至荆州,永明十一年(493)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又掌中书诏诰。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因又称谢宣城。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之后,又出为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永泰初因告岳父
王敬则谋反,迁尚书吏部郎,因又称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499),以泄露江祏兄弟欲立始安王
萧遥光事,遭构陷,死于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