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íhuāng,指拾取柴草、
麦穗、废品等。如:靠拾荒度日。语出
鲁迅《<准风月谈>前记》。
鲁迅《<准风月谈>前记》:“然而这样的文字,现在却也并不多,而且‘拾荒’的人们,也还能从中检出东西来。” 阿英《访平倭碑》:“而今则一无所存,但馀瓦砾,惟二三拾荒童子,在摭拾瓦砾而已。”
俗称捡破烂,即人弃我取,指从他人所弃置的物品当中 ,拾取仍可使用的物品自用或转售的行为。进行这种行为的人称为拾荒者,他们多数是贫穷的弱势社群。拾荒者出现于街道、商场、住宅后巷、垃圾堆填区等。从人类社会产生的癈品中,寻找有剩余价值的物料,交二手市场、废料回收商或收买者,换取收入。更有创作者在文学或艺术创作中将这种从荒芜破烂中拾取价值的行为升华至情感上的“拾荒”,创作出以其为名的
文学作品或歌曲等。现有一动漫作家叫“拾荒”,为中国卡通形象“
小破孩”的原创者。
垃圾搜寻、拾荒与拾遗有相似,此类活动都是没有付出金钱代价而获取,时有误会是盗窃。例如超市门外的二手纸皮、车箱座位上的当日报纸,可能原物主还未放弃物权。按法例,失物与遗弃物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