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榜山小鲵
小鲵科小鲵属动物
挂榜山小鲵(学名:Hynobius guabangshanensis)是小鲵科、小鲵属属有尾两栖动物。雄鲵全长139.3(125.4~151.0)毫米。头部卵圆形,略扁,头长明显大于头宽,吻端圆,鼻孔位于吻端两侧。生活时背面为黑色或黑褐色,在阳光照射下稍呈黄绿色、具蜡光,无斑纹;瞳孔黑色圆形,虹彩金黄色。腹面灰色略显紫红色,有许多小斑点。液浸标本腹面灰白色,斑纹不甚明显。
动物学史
2002年11月,在中国湖南省祁阳县挂榜山小鲵首次被发现。2004年,由沈猷慧教授鉴定的一个物种。
形态特征
成体:雄鲵全长139.3(125.4~151.0)毫米。头部卵圆形,略扁,头长明显大于头宽,吻端圆,鼻孔位于吻端两侧;鼻间距与眼间距几乎相等或略大,眼径短于吻长,眼球明显突出,瞳孔圆形;无唇褶;颈褶明显。口裂大,口角位于眼后角的垂直线的后方较远,水平距离相当于眼径的2/3左右;口角后有一条与体轴垂直的细沟,眼后有一条与体轴平行的细沟,两沟垂直交叉;犁骨齿列呈“V”或“U”形。四肢发达,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重叠达2个肋沟。前臂粗壮,略呈圆柱形,肱部较细,内、外掌突略圆;指4个,指长顺序为2、3、4、1;指间无蹼,掌部和指部、蹠部和趾部均无角质鞘。股部粗壮,胫部发达相对较短,蹠部和趾扁,趾端尖,趾5个,趾长顺序为3、2、4、5、1,第二、第三趾较粗壮,第一、第五趾短小;内、外蹠突均略圆。躯干圆柱状,腹面略扁平,皮肤光滑无疣粒;头顶有“V”形嵴,头颈腹面颈褶明显;头后至尾基部有纵行脊沟,体侧有肋沟13条,左、右肋沟在体腹面会合,从腹面观一般只有肋沟10~11条。尾长短于头体长,约为头体长的71%;尾基部横切面呈椭圆形,往后渐侧扁;尾有背鳍褶和腹鳍褶,背鳍褶起于尾基部,向后隆起且逐渐变薄,腹鳍褶起于尾中部,向后渐薄,尾末端圆;有的个体尾鳍褶不发达,其尾部显得较细长。生活时背面为黑色或黑褐色,在阳光照射下稍呈黄绿色、具蜡光,无斑纹;瞳孔黑色圆形,虹彩金黄色。腹面灰色略显紫红色,有许多小斑点。液浸标本腹面灰白色,斑纹不甚明显。
第二性征:雄鲵肛孔纵裂,肛部隆起,在繁殖季节,肛两侧的泡状突起尤显,肛裂前缘有一个小乳突。
头骨:测量1只成鲵头骨,其长度15.7毫米,宽度12.8毫米,骨化程度不高。泪骨半圆形,前额骨略呈三角形,均入眼眶,不入鼻孔;鼻骨较大,前颌骨鼻突较短小,其间无囟门;左、右额骨后部呈楔形,翼骨不与上颌骨相触;犁腭骨向后超过眼眶中部水平线部位,犁骨齿列向后达犁腭骨后端;头骨以方骨外侧间距最宽。上、下颌具细齿,上颌齿通常为一列,其后若有齿,则后列齿较稀疏或不整齐;犁骨齿细,排列较密,外枝9~10枚,内枝25~27枚,左、右内枝的后端多相连接,犁骨齿列呈“V”或“U”形,齿列前沿超过鼻孔,内枝向后延伸超过眼窝中部水平部位。不同个体的犁骨齿列有变异:大致可分为“V”形或“U”形,有5只标本犁骨齿呈“V”形,有4只标本犁骨齿呈“U”形。
:卵粒呈圆形,直径2.6~2.8毫米,动物极浅灰色,植物极乳白色,连同卵外胶膜其直径为9.0~12.0毫米。卵粒多行交错排列在近透明的卵胶袋内,卵胶袋成对,自然弯曲成香蕉状或“c”形。测量2对卵袋:每条卵袋长120~180毫米,直径30~35毫米,每一雌鲵产卵130~165粒。
近种区别
该种与安吉小鲵(Hynobius amjiensis Gu)相近似。但本种体型较小,全长125.4~151.0毫米;犁骨齿细,排列较密,外枝有齿9~10枚,内枝25~27枚,两内枝齿列后端互相连接;尾较短,平均为头体长的70%左右;卵袋较短,不超过20厘米,呈香蕉状。
栖息环境
该鲵生活于湖南祁阳的挂榜山,该山的最高峰海拔为788米;海拔400米以下为水稻田区,少数水稻田可到达600米左右。该鲵主要栖息于海拔720米左右的山间小水塘、沼泽区及其附近。该山区植被多为杉木林、竹林、油茶林及灌丛和茅草等植物。非繁殖期间该鲵营陆栖生活,成鲵多栖息在陆地上有厚厚的枯枝落叶层下和松软的土壤内,当地农民偶尔在耙地或掘土时将其挖出。
生活习性
在活动方式上,挂榜山小鲵多活动在灌木阴凉潮湿处、小溪以及水塘旁,这种小鲵体色可与周围环境协调,从而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挂榜山小鲵行动比较敏捷,缓慢运动时四肢支撑身体离开地面,仅依靠四足进行爬行,极速运动时四肢不动,躯体肌肉扭动蜿蜒前行。挂榜山小鲵生性较为胆小,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很难找到小鲵活动踪迹,其属于变温动物,怕热喜温,因此在7月份白天活动较少,冬季白天活动则较多,但大雪封山时则进入半冬眠状态,隐藏在洞穴、石缝之中。另外,成年挂榜山小鲵喜欢独居,未成年挂榜山小鲵鲵喜欢群居,经常是几尾幼鲵生活在一起。
在摄食行为上,挂榜山小鲵为肉食性,猎食较为凶猛,用前肢寻找、捕食昆虫、蚯蚓以及小型的节肢动物等,并且一次饱食就可几日不吃,食量巨大。幼鲵则以水蚯蚓、藻类以及轮虫为食,若食物短缺则相互残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湖南(祁阳的挂榜山)。
繁殖方式
在繁殖方式上,挂榜山小鲵产卵季节为立冬到立春之间,多选在半夜时分。挂榜山小鲵繁殖时,雄性挂榜山小鲵会选择繁殖地点,一般多选择面积在50~60平方米、水深在20~30厘米、水质较为清新的池塘或水稻田等产卵地,之后雄性挂榜山小鲵再引诱雌性挂榜山小鲵进入到产卵场地,在一段时间的嬉戏追逐后配对体外受精。雌性挂榜山小鲵在排完卵后迅速离开,而雄性挂榜山小鲵则在一边守护,一般来说一对卵囊就有一只挂榜山小鲵守护,3~7天后离开。一尾雌性挂榜山小鲵产卵囊一对,卵囊基本附着在水草、石块或者水底地面上。刚出生的卵囊直径约为20毫米,长为60毫米,出生后卵囊迅速吸水膨胀,一般来说10天后可长达150~180毫米,直径可达50~54毫米。一对卵囊中包含卵子120~165枚,每枚卵子直径为2~2.5毫米。挂榜山小鲵受精卵发育则较为缓慢,对生活的水温非常敏感,挂榜山小鲵从受精卵状态到幼体破膜出生需要43~60天,幼鲵在水中生活80~100天,一般在立夏到小满才能退去鳃长出肺,逐渐开始陆生生活。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0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种群现状
2016年借助野生动物资源分布区普查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挂榜山小鲵进行调查,其初步结果表明在挂榜山林场小鲵数量在10000尾以上,但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其种群数量已经大大下降,分布区域大大萎缩。
濒危因素
挂榜山小鲵资源锐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人为因素,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大规模砍伐,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人类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水体,改变了水体生态因子,影响了挂榜山小鲵等的生存环境,同时大规模的垦荒导致了大量的水塘干枯、溪水断流等,其挂榜山小鲵栖息地以及产卵场等逐年萎缩。
其次,挂榜山当地一直流传着吃挂榜山小鲵肉壮阳补肾的功效,因此当地村民多在挂榜山小鲵繁殖季节到挂榜山上捕捉雄性小鲵,或食用或出售;挂榜山小鲵虽然已经存在几亿年了,但其进化程度、进化速度较为缓慢,体形特性和生活习性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其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薄弱,挂榜山小鲵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
再次,挂榜山小鲵生长较为缓慢,其繁殖率较低,性成熟较为迟缓,体外受精率较低,幼鲵孵化、变态发育只能在水中完成,发育时间较长,自我保护能力较为脆弱。因此容易受到天敌、水体、大气以及饵料等环境因素影响,据统计挂榜山小鲵受精卵到性成熟其成活率只有1/1000。
保护措施
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工商、公安和林业以及水产等政府部门对挂榜山小鲵的管理,并对捕捉以及贩卖挂榜山小鲵的人员严肃处理。各级地方政府、挂榜山小鲵保护区管理局等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恢复挂榜山小鲵的栖息环境,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申报立项,筹措保护资金,做好退耕还林、引水灌溉工作,逐步恢复挂榜山小鲵的产卵场,恢复挂榜山小鲵原有的栖息生态环境。
加强对挂榜山小鲵资源的保护还应对挂榜山小鲵实施人工养殖,建立挂榜山小鲵培育场、人工孵化场等。为了避免冬天挂榜山小鲵孵化池干枯、水源不足,挂榜山小鲵受精卵容易夭折的情况,工作人员可以选择15~30亩的有水源的稻田,将其加高成40~50厘米高的挂榜山小鲵孵化池,在孵化池周围用纱窗布围绕,以防止幼鲵逃逸或者是敌害的入侵。工作人员要在挂榜山小鲵产卵的季节到挂榜山上收集挂榜山小鲵的卵胶囊,将所有的卵胶囊移到建好的挂榜山小鲵孵化池中进行集中孵化,挂榜山小鲵出苗后的管理类似鱼苗的管理,待其完全变态后则可放归大自然。同时,工作人员还可以参考养殖牛蛙的方式对挂榜山小鲵进行驯化养殖,人工投饵式的繁殖小鲵群体,进而加速挂榜山小鲵资源的恢复。另外,相关政府部门还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与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进行合作,以进一步开发挂榜山小鲵资源中潜在的生态、基因以及药用资源。
保护挂榜山小鲵资源还要注意加大宣传力度,对群众进行教育与引导。小鲵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其对我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基因多样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挂榜山小鲵数量较少,其对栖息环境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目前面临着种群灭绝的危险,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借助各种宣传方式宣传挂榜山小鲵等濒危物种的各种知识,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挂榜山小鲵的保护事业,真正提高普通群众对挂榜山小鲵的保护意识。
参考资料
挂榜山小鲵.The IUCN Red List.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6 10:14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