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棒
指挥乐器用具
指挥棒是绝大多数指挥的必备,它帮助增加指挥的表现力,并起到节拍器等许多功能。指挥棒最理想者的条件为:木质、质轻、有一定的韧性、棒体直且被涂成白色等。
简介
指挥棒 zhǐ huī bànɡ baton。一般来讲,制作指挥棒有比较严格的条件要求,市面上出售的大多是枣木和乌木的,作工很不讲究,有很多棒体和手柄只需少许力量就能脱离,选购时应注意。
历史背景
指挥棒始见于1594年,当时的指挥棒比较像一支打磨光滑的木制手杖,是神父在修女讴歌时所使用的,主要是对节奏的强调,并且被赋予浓烈的宗教意义。而今天较常用的指挥棒,大概在1820年出现,由德国作曲家、小提琴家及指挥家路易斯·施波尔(Louis Spohr, 1784 年4月5日—— 1859年10月22日)引进使用。在此之前,指挥家并不允许使用指挥棒演出。而在很多欧洲地区,指挥棒至今仍被称为“节奏棒”。
长度款式
就长度来看,短棒多为30——35cm,一般来讲,短棒多用于指挥合唱和编制不太大的音乐作品,当然也不绝对,也有很多人用它指挥编制相当大甚至超大型的作品,如卡拉扬等,只是从常规来讲,长棒指挥大型作品更便于提示后排的乐手。长棒的尺寸较多,一般都大于40cm,更长者如伯恩斯坦、赖纳等已属鲜见。
指挥棒的款式相当多,特别是手柄的形状,可谓多姿多彩,常见的有圆柱状(较老)、球状、水滴状、葫芦状、橄榄状等,有的甚至没有手柄,后边这一种操纵起来不太容易但绝对灵活,如果掌握得好,技巧较其它类型更为华丽、更为繁多,但除了对前臂和手腕的力度要求之外,手指的发力也更为苛刻,因此较难掌握。
一直到20世纪初期,欧洲比较流行的指挥棒都是乌木为主体,两端装饰以象牙或银箍以醒目,特别讲究的甚至有整根用象牙制成并且镶嵌宝石,有些订制的款式往往还会铭刻上所有者的名字。
重心
棒体直径和重心的位置是鉴定指挥棒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讲,从手柄处马上细下来并均匀缩小直径至棒尖的为好,但不能太细,否则强度没有保障,棒的质地也不能太过偏,太硬不便于打拍子,也会增加手腕的负荷,而且易折;太软在挥舞时容易形成光影,影响乐手接受准确的节拍。
棒的重心一般是在手柄的最细处,如今有很多款式已不遵循此规则,这样的重心位置便于操纵而且可以省去很多力气,因为重心位置恰位于手指边沿,杠杆原理可得到更好的应用。
有的人在指挥时根据自己的习惯把重心加以变换,特别是大师们,几乎一人一个样儿,如伯恩斯坦的就在棒体的十分之一处。大师们的指挥棒多是定制的,纽约爱乐乐团有一位乐手以制作指挥棒技术精良、工艺精美闻名,很多大师的指挥棒都经他之手特别加工制作,想来费用不菲。
握法
选购指挥棒还有一点不要忽视,就是个人的手型和握棒方式。如果手较小,最好不要选圆柱状和球状手柄的,否则挥动起来很费力,最好选葫芦状和橄榄状手柄。一般地,在其它条件俱佳的情况下,手柄相对较小、棒体相对较长者更容易操纵,指挥起来造型感也较强,握棒方式也更灵活多样。
棒体的颜色以白色为佳,乐手们可以看得更清楚。
如果就是打写意化的拍子,在指挥棒的选择上不必太较真儿,如果想深层训练,就绝对要认真对待、精挑细选,而且一旦找到合适的握棒方式和类型,最好不要换其它类型的棒,一定要换也要换手柄尺寸相仿或略小者,如换了较大者会显得动作迟滞生硬,相当别扭,这是手腕不能适应变化以后的重量和重心所至。
初学
如果您是初学者,还是向您推荐葫芦状或水滴状手柄的指挥棒,这样便于掌握,如果用这种类型的指挥棒能把《威廉·退尔》序曲、《加亚涅》之马刀舞曲、《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等每一点节拍都表达得清清楚楚,那么手臂、手腕和手指的基本功就相当坚实了,用一般的指挥法也不在话下,而且能培养出相当美妙的握棒手型和形体造型。
最后一点,指挥棒的好坏并不能决定它下面流出的音乐一定如何如何,勤学苦练才是首要的,如果这时还有一根得心应手的指挥棒,才是如虎添翼呐。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8 08:01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