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食
不良行为习惯
挑食是幼儿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习惯,指饮食过程中对某些食物挑剔或仅吃几种自己喜欢或习惯的食物,很多儿童不吃蔬菜水果,也有不喜欢某种特定的颜色,如红色。或者不能接受某种性状的食物,如糊状。严重挑食也是一种心理疾病,称为选择性饮食障碍。
原因
1.零食不离口
五花八门的零食对孩子极具惑力,如果养成常吃零食的习惯,会导致胃肠道消化液不停分泌,胃肠缺乏必要的休息,最终可能引起消化功能减弱,食欲缺乏。
2.烹调不合口
尽管买了许多好东西,但是家长烹饪技术不过关,做得没有滋味或缺乏变化,孩子就会不爱吃,不感兴趣。
3.边看电视边吃饭
这是许多孩子的“通病”,电视中精彩的画面分散了孩子的食欲,正餐未吃饱,孩子容易靠零食来补充。
4.父母包办喂食
孩子1岁左右,父母就应该培养孩子动手吃饭的习惯,但有的小孩四五岁了,大人还坚持喂食,以至影响小孩对吃饭的兴趣。
危害
1.抑制身体增长,偏食挑食,会让宝宝汲取的营养失衡,摄入不充足,生长发育就会出现问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摄入不足。体重偏轻,长高速度也会减慢。只有饮食多样化。营养吸收更全面,才能确保宝宝健康快速地生长发育。
2.抵抗力差,易生病:由于饮食不均衡,偏食宝宝不能很好地从食物中获取营养来提高免疫力,因而更容易生病。
3.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免疫力差、发育不正常,同时也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偏食挑食的宝宝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4.形成不良性格,营养不均衡还会促使宝宝形成极端性格。家长若经常用威胁、责骂等方法逼迫宝宝吃东西,会使宝宝产生逆反心理,长此以往使亲子关系变得紧张,这些负面影响都是不良性格的起因。
纠正方法
幼儿挑食的很大根源在于家庭。要想改变幼儿挑食的习惯,需要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携手,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亲身体验
对于孩子不喜欢的食物,建议家长尝试制作,并与孩子一起品尝。即使不喜欢吃,也要与孩子一起吃,并且表现出吃得很香、很满意的神色,给孩子提供积极仿效的机会。
2.幼儿亲身体验
邀请孩子参与烹饪过程。当他们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就会胃口大增,甚至愿意愉快地接受不喜欢的食物的口味。这样,就能有效地改善孩子的挑食习惯。
3.营造愉快的进餐氛围
在进餐时,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误”,都不要恐吓、责骂或惩罚孩子,以免影响孩子的食欲。要通过奖励、鼓励等方式,让孩子愉快进餐,乐于进食。
4.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在进食时,不要看电视,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也不利于孩子消化。
5.控制孩子的零食
幼儿离园后,离正餐还有一段时间,希望家长通过引导幼儿看书、游戏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也可以给孩子少吃点水果,这样有饥饿感的孩子在正餐时即使不喜吃的食物也会吃得很香。
6.利用适当的运动促进幼儿食欲
当孩子没有食欲时,可以让孩子跑跑步、骑骑小自行车,进行多种体育活动,从而消耗更多的能量,使之食欲和食量增加。
7.改变食物烹调方法
家长可以改变食材的烹调方法,将老式的炒、炖变成蒸、包、炸、煮等,让孩子有色香味的刺激,尝试不同的口味,自然就减少了挑食的现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5 16:30
目录
概述
原因
危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