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扩支盘桩
公司
挤扩支盘桩是原北京俊华集团董事长张俊生先生发明的一种新型桩基技术。是在原普通灌注桩基础上增加设置承力盘或整理分支而成。
简介
挤扩支盘桩技术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原北京俊华集团董事长张俊生先生发明的一种新型桩基技术。是在原普通灌注桩基础上增加设置承力盘或整理分支而成,桩身由主桩、底盘、中盘、顶盘及数个分支所组成。该技术2000年通过了由北京市建委组织的成果鉴定,此后,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先后颁布了《挤扩支盘灌注桩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挤扩支盘桩暂行技术规范》等相关技术规范、规程,使得该技术有了设计、施工依据,促进了挤扩支盘桩技术的标准化。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中。
技术原理
技术原理为将相对软弱土层中普通的摩擦桩或者摩擦端承桩在有限的桩身土层范围内通过设置承力盘或承力分支提高桩端承载力,充分利用桩身范围内各层土体的桩端承载力提高单桩承载力,达到提高单方混凝土承载力的目的从而节省造价或缩短工期。
桩基设计
1. 挤扩支盘桩的布桩,应根据建筑物上部结构类型及地基持力层的不同区别对待,可采用单桩和多桩基础
2. 挤扩支盘桩的最小中心距不宜小于3d和1.5D(d、D分别表示桩直径和承力盘直径);
3. 承压挤扩支盘桩的盘数量一般不宜多于4个,抗拔挤扩支盘桩的盘数量宜为1~2个。挤扩支盘桩竖向最小盘间距不小于2D;
4. 挤扩支盘桩的承力盘应设在土层结构稳定压缩性较小、承载力较高、层厚较大的土层中。承压挤扩支盘桩的支与盘应设置在承载土层的上部,抗拔挤扩支盘桩的支与盘应设置在承载土层的下部。设置承力盘的承载土层厚度宜大于2D;
5. 抗压挤扩支盘桩承力盘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0.5h~1.0h;桩根长度不宜小于1d。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不宜小于1.5d,碎石土不宜小于1d。桩端以下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4d。
适用条件
适合设置分支、承力盘的土层为:可塑~硬塑的粘性土;中密~密实的粉土砂土;密实砂土或中密~密实卵砾石层的上部;全风化岩强风化软质岩石或残积土层的上部。
桩基计算
(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列公式估算:
Qu=u∑qsiLi+∑qpjApj+qpAp
式中Li——桩穿越第i层土折减盘高的有效厚度(当第i层中设置承力盘时)
qsi ——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按勘察报告中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无经验时,可按规范取值(kPa);
Qu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u——主桩桩身周长(m);
(2)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
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列公式估算:
Uu=u∑λiqsiLi+∑qpjApj
式中Uu——挤扩支盘桩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λi——桩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折减系数
特点介绍
(1) 能充分利用桩身上下各部位的硬土层,从而改变了普通等直径钻孔灌注桩(以下简称直孔桩)的受力机理。变摩擦端承桩,这样的桩基础会使建筑结构稳定耐震,沉降变形更小。一般说来,直孔桩的破坏形式为剪切刺入型,而挤扩多支盘桩则为渐进压缩型;
(2) 多支盘桩是一种较好的桩型,与直孔桩相比,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其单方混凝土承载力为相应的直孔桩的2倍以上;
(3) 成桩工艺适用范围广,即适用于泥浆护壁成孔工艺、干作业成孔工艺、水泥注浆护壁成孔工艺和重锤捣扩成孔工艺等;
(4) 适应性强,可在多种土层中成桩,不受地下水位高低限制,可根据承载力的需要,充分利用硬土层,采用增设分支和承力盘数量以提高单桩承载力(竖向抗压承载力、水平承载力、抗拔承载力)、桩身稳定性以及抗震性能;挤扩支盘桩在内陆冲积、洪积平原及沿海河口部位的海陆交替沉积三角洲平原下的硬塑粘性土、密实粉土、粉细砂层均适合作支盘桩基的持;力层,如天津、上海、苏州软土下的上述地层。支、盘位置恰当,支盘桩能充分利用各持力层使单桩承载力得以充分发挥。15—30层高层层建筑最适合使用支盘桩基。大型工业厂房、水塔、烟囱、电厂冷却塔、水厂清水池、市政立交桥等均可采用支盘桩基。
(5) 具有显著的低公害性能,与打入式预制桩相比,施工低噪音、低振动;与普通泥浆护壁直孔桩完成的等值承载力相比,成孔后排泥(土)即泥浆排放量显著减少;
(6) 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挤扩支盘桩单方承载力是普通灌注桩的2倍以上。且由于单桩承载力大,在荷载相同的情况下,可比普通灌注桩缩短桩长、减小桩径或者减少桩数,乃至减小承台尺寸,因此能节省投资、缩短工期。通常可以节约基础费用约20%,缩短工期25%左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30 05:19
目录
概述
简介
技术原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