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鞭伤
疾病名称
挥鞭伤,其定义为由后方或侧方撞击所致的颈部加速减速机制所造成的骨或软组织损伤。
1. 发生机制
目前关于挥鞭伤的发生机制仍有争议,但资料统计表明其发生率与道路交通伤发生率呈正相关,尤其以追尾事故高发。在追尾过程中,人体头颈部运动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回收/伸展
第二阶段:向前运动
在有头枕的情况下,头部与头枕接触并继续后仰,但是头枕的存在阻止了这种趋势的继续,在头枕的反弹作用下,头部开始向前运动。如果没有头枕,头部将进一步后仰,颈部伸展达到极限。然后开始反向运动。
第三阶段:拉伸/弯曲限制
在向前运动超过正常位置后,头颈部继续向前运动,并带动躯干向前,胸部接触到安全带,人体开始在安全带约束下向前运动,此时颈部开始向前弯曲,并处于拉伸状态,直到头部运动达到极限。
虽然目前对于挥鞭伤的运动学分析已经比较深入,但是关于其具体致伤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 临床表现和分级
⑴ 颈痛和头痛为挥鞭伤最为常见的两种临床症状
典型的颈痛表现为颈后区的钝痛,颈部活动可使疼痛程度进一步加剧,疼痛还可向头、肩、臂或肩胛间区放射,多数患者可出现颈部肌肉痉挛和颈椎活动受限,这些症状多在1~2周内缓解。
头痛在挥鞭伤中是仅次于颈痛的最常见症状,有时甚至是最为明显的症状。其典型表现为枕部或枕下疼痛,并可向前放射至颞部、眼眶及头顶部。
⑵ 背痛和上肢放射痛及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大约有20%~35%的挥鞭伤患者在伤后第1个月有肩胛间区或腰背部疼痛。挥鞭伤的上肢症状有别于因神经根受压所引起的典型根性痛症状,多数患者在肩胛骨周围有明确的压痛点,但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及反射改变少见。
⑶ 认知及心理异常
挥鞭伤可造成记忆、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下降,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容易疲劳和神经过敏。
⑷ 其他
其他的症状还有吞咽困难、头晕、视力障碍、颅神经损伤、自主神经系统损害、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以及斜颈、前胸痛等。
魁北克工作组(The Quebec Task Force)将挥鞭伤按照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以下5个等级:
① 指活动范围减小和局部压痛
② 指深反射减弱或消失,运动和感觉损害
3.影像学诊断
⑴ X线平片:挥鞭伤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时常无明显异常发现。部分病例在侧位片上可见椎前软组织阴影增宽 。
⑵ CT扫描:CT检查可显示椎管退变。如椎管狭窄及椎间盘突出,不能显示其它软组织及脊髓的改变。
⑶ MRI检查: MRI可显示脊髓内信号改变和椎间盘突出退变情况,有利于对患者预后做出判断。
4. 治疗
关于挥鞭伤的治疗,目前尚无一致意见。鉴于绝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一般可选择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疼痛尤其是颈痛症状,可以在急性期应使用颈领行局部制动并给予镇痛及肌肉松弛药物治疗,但应注意避免使用过硬的颈领以免重复颈椎过伸机制加重损伤。热疗、冷疗或高频电磁治疗对于缓解疼痛症状也有一定帮助。对于诊断清楚伴有颈椎间盘突出的颈脊髓损伤的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其中颈前路手术为首选。
5. 预后
尽管有关挥鞭伤预后的研究并不少见,但多数研究由于在患者选择标准及随访方面的缺陷而缺乏说服力。目前对于预后的影响因素意见还不统一,一般认为预后较差的有关因素主要为:肩痛、上肢痛及麻木、肩胛间区痛、神经损害体征、颈部僵硬及肌肉痉挛、枕颈部疼痛、x线平片示颈椎明显退变、颈椎屈/伸侧位片示颈椎活动范围受限、交通伤类型(后或前方撞击)、高龄、女性等。
6. 预防
⑴ 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方式延缓颈部退变 避免长期伏案工作,劳逸结合减少颈部劳动强度,加强颈部肌肉锻炼,注意颈部保暖。
⑵ 避免颈部外伤 外出驾车或乘车必须佩戴安全带,使用颈部靠枕,不打瞌睡,不超速行驶,安全驾驶。
⑶ 颈部不适应及时就医 如颈肩部长期疼痛不适者,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⑴ Panjabi MM,Miura T,Cripton PA,et a1.Development of a system for in vitro neck muscle force replication in whole cervical spine experiments[J].Spine, 2001,26(20):2214—2219.
⑵ Wolfram Hell,K.L.Biomechanics of Cervical Spine Injuries in Rear End Car Impacts. Influence of Car Seats and Possible Evaluation Criteria.In IIWPG/IRCOBI Symposium,Isle of Man,UK,2001.
⑶ MaimariS C,Barnes M,A1len MJ.“Whiplash injuries”of the neck:a retrospective study[J].Injury,1988,19(6):393—396.
⑷ Pennie B,Agamhar L.Patterns of injury and recovery in whiplash[J].Injury, 1991,22(1):57—59.
⑸ Hartling L,Brison RJ,hrdern C,et a1.Prognostic value of the Quebic C1assification of whiplash—associated Disorders[J]. Spine,2001,26(1):36—41.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18:20
目录
概述
1. 发生机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