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
清朝嘉庆年间,中国北方就有
捻子活动。1852年(咸丰二年),
安徽淮北地区的
涡阳、
蒙城、
亳县一带遭到大旱,入捻的农民逐渐增多。19世纪初,安徽北部及河南、山东、江苏等省部分地区的农民秘密组织“捻党”,以反抗封建压迫、寻求生活出路。
1851年(咸丰元年)至1868(
同治七年)爆发于
黄河、
淮河流域,由捻党转化而来的农民起义军的反清战争。在皖、豫、鲁、苏、鄂交界地区,形成十余支相对独立的队伍,并逐步由分散、零星的斗争趋向联合。
清政府虽然一直严禁结捻,但是由于捻党是分散零星的武装活动,所以还没有把它视为大患。
捻军是在捻党(“捻”系皖北方言,为一支一股之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捻党组织产生于19世纪初(清嘉庆年间),是一种分散的农民小集团。1851年(清咸丰元年),淮河流域捻党不断起义。1853年,太平军北伐经过黄、淮流域,捻党起义全面展开,小股的捻党武装斗争逐步汇合为大规模的捻军武装起义。
起义以皖北为中心,遍布豫东南、鲁西南、苏北、鄂北地区,主要有张乐行、龚得树、苏添福、韩奇峰、侯士伟、王贯三、李昭寿、任乾、李大喜等10多支。但初期的捻军“居则为民,出则为捻”,各自为战,互不统属。1855年秋天,各路捻军首领聚集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涡阳)会盟,推张乐行为盟主,称大汉永王(一作大汉明命王),统一号令,颁发布告,发布《行军条例》,确立军事纪律,建立五旗军制。此后,捻军开始联合作战,但仍以“打粮”夺取生活资料为主要目的,尚无明确的战略目标。捻军各部以淮北为根据地,四面出击,队伍有一定的发展。1856年,河南、安徽等省清军向淮北捻军基地进攻。捻军被迫由进攻作战转入防御作战,雉河集数度失守。为了摆脱被动局面,1857年春,张乐行率捻军主力渡淮河南下,占领三河尖(今河南固始东北)。时太平军
陈玉成、
李秀成部正自安徽桐城北上舒城、六安一带作战。张乐行派龚得树自三河尖南下,迎接北上的太平军,3月,两军会师。太平军在捻军配合下,攻占霍丘,交予捻军驻守。此后,捻军接受太平天国领导,与太平军联合作战,但听封而不听调,时分时合。不久,因太平军撤离,捻军单独抗击清军的围攻,被迫转入守势,三河尖、霍丘、正阳关(今安徽寿县西南)等地先后失守;又因内部发生矛盾,大批捻军北归,淮南捻军兵力大减。
1858年5月,六安失守,张乐行遂率军北上,于6月连克怀远、临淮、凤阳,控制了淮河中游,切断了清军的水上交通。此后,捻军又南下淮南,配合太平军作战,占定远,援安庆。1861年秋,太平天国战略要地安庆失守,捻军失去依托,难以立足,张乐行乃于是年12月率捻军从定远撤退,北归颍上,淮南战事结束。当捻军主力南下之后,留在淮北的捻军坚持斗争,后随着淮南捻军大批北归,力量得到恢复壮大。各部捻军依托圩寨抗击清军围攻,保卫根据地,又采取东西并进方针,以流动作战方式,进攻河南、山东、苏北,扩大捻军区域。在河南,孙葵心部、刘玉渊部于1859~1860年先后取得舞阳北舞渡、太康马埠、汝阳(今汝南)野猪冈等歼灭战的胜利,推动了豫东南陈大喜、张凤林部捻军起义。在山东,捻军转战数十州县,直达海滨。在苏北,张宗禹部于1860年袭占重镇清江浦。1860年冬,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清廷急调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由直隶(约今河北)南下攻捻。捻军在山东机动灵活地与清军周旋,捕捉战机。次年春,先后在巨野羊山集、菏泽李家庄、汶上杨柳集三败僧格林沁。但淮北捻军根据地却日渐缩小。1862年(同治元年)5月太平天国重镇庐州(今合肥)失守,清廷调集安徽、河南等地清军,由僧格林沁统一调遣,对淮北捻军南北夹击。捻军兵力分散,各自依托圩寨消极防守,被动挨打,抵挡不住清军进攻。1863年3月,雉河集失守,张乐行等2万多将士先后殉难,淮北根据地丧失。
雉河集之战失败后,张宗禹等率突围出去的捻军转战于河南、湖北,并一度进入淮北夺回雉河集;任化邦率部活动于山东各地。由于豫东南捻军陈大喜部和其他农民起义武装加入,力量得到一定的恢复。1864年7月,太平天国天京(今南京)陷落,活动于鄂、豫、皖边界地区的捻军和太平军余部遭清军围追堵截,损失惨重。1864年12月,张宗禹、任化邦等率捻军进入豫南,与遵王
赖文光所统太平军余部合并整编,组成了一支集中统一的捻军部队,赖文光被推为全军统帅。整编后的捻军逐步发展到10万余人,仍沿用五旗军制,易步为骑,增强机动能力,作战方式以快速流动、设伏围攻见长。捻军与清军角逐于河南、山东,在快速流动中调动敌人,寻找战机,在河南邓州、南阳、鲁山等地多次击败跟踪追击的僧格林沁军。1865年5月,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之战中,取得一举击毙僧格林沁、歼敌7000余人的辉煌胜利。但战后决策迟缓,未能进一步扩大战果。其后,两江总督、钦差大臣曾国藩奉命督办直、鲁、豫三省军务,调集湘军、淮军,采取重点设防、以静制动的方略,变单纯尾追为迎头截击与跟踪追击相结合。赖文光、张宗禹率捻军时分时合,在清军圈定的重点防区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往返穿插,流动游击。1866年夏,曾国藩又改取“聚兵防河”的方针。9月,捻军在河南开封芦花冈,击溃豫军,突破其沙河、贾鲁河防线,突入山东境内。捻军在山东抢渡运河未成,随即折回河南。由于清军的“围剿”,捻军长期处于流动游击之中,没有立脚的基地,得不到友军的配合、支援,战略上极其被动。赖文光深感“独力难持,孤军难立”,为了摆脱清军的围攻,遂于1866年10月在河南分兵:张宗禹率一部进军陕西,联络回民起义军,为西捻军;赖文光率一部在中原坚持斗争,为东捻军。是年12月,赖文光率东捻军3万余人,放弃进入山东运河东部地区的努力,经河南入湖北,准备占领荆襄之地,相机入川。在钟祥罗家集、安陆杨家河连获两捷,歼清军数千人。但抢渡汉水未成,1867年2月尹隆河之战又先胜后败,伤亡将士1.8万余人,遭受严重挫折。而后数次抢渡汉水均为清军所阻,被迫放弃入川、入陕计划。6月,再入山东。时接替曾国藩负责“剿捻”的钦差大臣李鸿章采取“扼地兜剿”的方针,调集皖、豫、鄂、苏、直、鲁等省清军,重兵防守黄河、运河、胶莱河。捻军冲破清军运河防线,却又误入胶莱绝地。在近150千米的地段,百营清军筑长墙、挖壕沟,分段防守,捻军左冲右突,转战月余,才于8月中旬突破胶莱河防线,但仍未能跳出李鸿章的河防包围圈,连战皆败,终于1868年1月在江苏扬州境败灭。1866年11月,张宗禹率西捻军3万余人进入陕西,次年1月,在西安东郊设伏,取得十里坡之战的胜利,一举围歼湘军3000余人。随后在回民起义军的配合下,转战渭水南北,打破陕甘总督左宗棠“分扼要隘,布置关锁”的长围战略,突进陕北。1867年底,张宗禹得知东捻军处境危艰,遂率西捻军由陕北渡黄河入山西,经豫北长驱冀中平原。但东捻军已败灭,西捻军“进失所援,退无所归”,遭到10余万清军的围追堵截。1868年4月,南下山东,重蹈东捻军覆辙,陷入河防之围,数次抢渡运河未成,连战不利,损失严重。8月,在山东茌平徒骇河边全军覆没。至此,捻军起义战争基本结束。
捻军在作战中充分发挥骑兵的特长,采用流动战术,积极制造和捕捉战机,创造了不少成功的战例。但是,起义缺乏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斗争目标;组织涣散,分合无常,始终没有形成一个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领导集团;对根据地建设重视不够;长于野战而不善于攻坚,消极防守,被动挨打,终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