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捽,汉语二级字,读作捽(zuó),其本意为揪持头发。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卯集中】【手字部】捽; 康熙笔画:12; 页码:436页第02
唐韵】【集韵】【韵会】𠀤昨没切,存入声。【说文】持头发也。【广韵】手持也。【前汉·金日磾传】捽胡投何罗殿下。【注】胡,颈也。捽其颈而投殿下也。【淮南子·氾论训】溺则捽其发而拯。
又拔取也。【前汉·贡禹传】农夫父子,捽屮把土。
又交对也。【晋语】戎夏交捽。
又触也。【庄子·列御寇】齐人之井,饮者相捽也。【韩愈诗】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
又【正韵】即律切,音卒。义同。
又【唐韵】慈恤切【集韵】昨律切,𠀤音崒。亦持也。
又【集韵】苍没切,音猝。捽攃,行草声。又蘇骨切,音窣。与曲礼恤勿之恤同。摩也。
又祖对切,音晬。推也。与捘同。
方言汇集
客家话读音:zut5
客家话含义:擦、抹。
赣方言读音:zot5
赣方言含义:揪、扯、拉。例句:捽到我头发不放;捽到我衣裳掣
参考资料
康熙字典.汉典.
.千篇国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1 18:22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