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珍集
201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
《《掇珍集》》是201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赵普。
内容简介
文化学者、著名主持人赵普2019年4、5月间分别于中华书局(香港)和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文言文美学小品集。前者为面向海外的繁体字中英文双语版,后者为简体字中英文双语版。
《掇珍集》集文言文写作、作者本人正音诵读、中英文对照为一体,其形式为当代出版物所仅见。《掇珍集》书前有著名学者金耀基、汉学家海村惟一【日】、汉学家柏啸虎Brian Bruya 【美】等作序。正文包括十篇:《好》(引)、《造物且有灵》、《襄神》、《茶》、《汲泉望月·杏花雅集·序》、《捕斋名记》、《先生》、《德州牛仔》、《医病园记》、《了》(跋)。
赵普通过其个人视角来展现中国手工艺的悠久传统,全书着墨最多者是对匠人、匠心的礼赞。
《掇珍集》被评为“搜狐文化2019年度好书之选”。
作者介绍
赵普,著名主持人,文化学者。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传承与保护的倡导者与践行者。新著《掇珍集》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手工艺和文人生活雅趣的文言文小品图文集,其对匠人、匠心的礼赞着墨最多。
书名释义
掇珍:掇即拾捡,只有留心者才能拥有美。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为本书题写了书名。
书籍目录
序一 金耀基
序二 海村惟一
译者序
前言
好(引)
造物且有灵
襄 神
汲泉望月·杏花怀古·雅集·序
先 生
德州牛仔
医病园记
捕斋名记
后记
内容概要
《好》文有作者的美学观,其对“美”和“美育”的价值、意义作了阐发。藉一双“儿女”,表达了“美”与国族的血肉关系,中有警策痛言。
《造物且有灵》是作者致敬匠人之作,试图揭示手作与性灵的因果,发心与造物的次第。
《茶》为倾心之作。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诠释“茶滋味”中的人性与人情的本质。
在《襄神》一文中,作者则表达了对文博巨擘王世襄先生的敬仰与缅怀。
出版背景
《掇珍集》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手工艺和文人生活雅趣的文言文小品图文集。
著名主持人、文化学者赵普一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传承与保护的倡导者与践行者。2015年底,赵普离开央视,创建“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全身心投入对传统手艺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中,《掇珍集》是这一段历史的写照。
新书发布会
2019年5月25日,人民出版社举办了题为“文心·匠心”的新书发布会。著名诗人、词家、学者周笃文教授,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教授,泰斗级主持人陈铎先生,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教授,资深外交官、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刘碧伟副会长,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等嘉宾出席发布会并发表精彩演讲。著名主持人许戈辉、宋英杰、徐涛、李晓东、栗坤、彭坤、李莉等一众同行也到会祝贺。
成书特点
《掇珍集》两大特色:一是全书由美国东密歇根大学哲学系教授柏啸虎(Brian Bruya)译成精准英文,二是赵普作为著名的演播艺术家,正音诵读了全文,读者可以通过扫码来欣赏作者的原音诵读,这也是国内第一本由作者亲自诵读的文言文作品。
蜚声国际的学者、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教授亲笔作序。书中近百幅精美手工艺作品彩图,大都出自当代高水平的匠人之手,展现了当今中国匠人的眼界和水准。
名家评价
著名作家冯骥才评价:“字里行间,许多情意,让我感动。你有这么好的古文学修养,让我高兴。”
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教授表示,手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文明延续发展进程中某一时刻、某一节点上的标志性符号与历史记忆,《掇珍集》与赵普致力的守艺事业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表达方式。
在泰斗级主持人陈铎先生眼中,《掇珍集》是一本需要静心研读的著作,它所呈现的传统内涵与匠人文化,不仅有赵普对手艺的钻研和对匠人精神的坚守,更强烈地展现着他对守艺事业无法掩饰的热爱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资深外交官、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刘碧伟先生非常欣赏赵普常年坚持推广、保护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而用文言文著作来诠释,更是别具匠心,是在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用三个“不”字表达了他的看法:《掇珍集》能够把古文和当代文化艺术结合在一起,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间工艺以中英文双语的形式糅合在一起,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而这样一本集合了传统文言文加国际语言诠释美学文化,加以有迹可循的配图、作者亲自朗读的有声读物的著作实属“不简单”,这种创新性多媒体文化作品是值得传播学者与文化学者进行研究,并且可以做为文学作品新模式的标杆而存在的;而“不得了”则在于《掇珍集》彰显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那种文心匠心,让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有了更多诠释与支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8 14:43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