掤,读bīng,与
捧同义。如果对方打来,我因彼力斜而上掤之,使其力复还于身而不得下降。扔时两臂圆撑如
弹簧,两肩下肢部似置弹簧球,两臂之掤力似是受此弹簧球支持,如蓄气之皮球,接触彼手,此按彼起,逆彼之势,承而向上,使彼力不得下降。所以掤字从手、从双月,恰似云手的双掤,而接手时双方各出一手相承,又宛如新月两个,说明掤字兼具形声和会意两义。
掤,古读bing,系指圆形的
箭筒盖,《
左传》、昭二十五年注箭筒盖可以取饮。又读Peng,朋音。两月两粘,是友非敌。是以掤字列为八法之首,说明掤法不只是一个式所独有,即所有
太极拳八法,甚至太极拳任何之一手都含有
掤劲。太极拳出手就掤,其意即在防御,无意与人为敌,这与两朋相交为友,粘而不抗,寓守于攻同其意义。所以太极拳谱于起式后右掤而复左掤者,即含有一让再让之意,这与中华文化不侵略人,
止戈为武相同。昔日太极拳老师有五或十不传之说,其中之一项为“好斗者不传”。谚云:“屈己者能处众,求胜者必遇敌。”吾人应予深切了解。
一代宗师杨公澄甫体用全书《
推手》章云“掤法向外,驾驭敌人之按手,使不得按至胸腹贴近,故曰掤”。又说:“棚之方式……最忌板滞,又忌
迟重,板者,不知自已之运动,滞者,不知敌人之取舍。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则不成其为推手矣。迟重者。必以力御人,便成死手,非太极拳家之所取也,必曰掤者,粘也,非抗也。手向外掤,意欲粘回,又不使己之掤手与胸部贴近。调化劲全赖转腰,_一张腰则我之掤势已成矣。”其于掤的意义与掤的运动说得相当明白。吾人自应拳拳报膺,熟念弗失。
太极拳是拳,拳就是打人的,没有一式是空架子,没有一式不能打人。不过太极拳跟别的拳稍稍不一样,不管是陈、杨、孙、武、
吴派,不管是十三式、二十四式、三十七式、四十二式、五十四式、六十四式、八十八式、-○八式……都是主张“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已先动”,“临阵交锋,切忌先进”,“
后发制人”。并有“太极拳是不打人的”口语,所以太极拳表现在拳势上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先防后攻”的。即其所组成的拳势中,既没有先进攻的动作,也没有只守不攻的动作,而且每一拳势的第一个动作都是防御性的后退的,第二个动作方是前进的攻击性的。这是历史,这是文化,千万不可疏忽。
掤,一般将掤分为立棚、斜棚(左、右掤)、上掤、下掤四种,不管哪一种掤,其劲都在腰。千万不可将劲放在手上或肩上。在掤的一瞬间,即变为旋扭转化,或掌、或拳、或指,或发、或聚、或采、或挒、
或时,尽在一掤之中。其实八法之劲势只是一个掤劲。所以掤式如同机关之侦察兵,始终是站在第一道防线上。不管听、化、拿、发,都要以掤为先。如果掤化,就要使对方有失重的感觉,如果掤引,就不能使自己失去重心。无论掤化或掤引,得势后就要掤发,掤发为八法中之第一着,在
十三势中占极重要之地位,发时无不伤人,所以应该特别注意分寸。点到为止,让人
知难而退即可。
八法歌诀云:“
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舟行。先实
丹田气、次紧顶头悬。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彼千斤力,飘浮亦不难。”舟有大小轻重之不同,小者轻者重以吨计,大者重者将有百、千、万吨以上,不管大小轻重,一样可在水上飘浮,因为舟自中空,所以水能负其重,兹以水负舟行喻掤劲,即掤时两臂撑开如捧圆盘,稳定中心如盘之承珠,不管敌人如何攻击,我惟以盘闪展迎之,而仍盘不
离珠,不失中心。太极拳十三字行功法头二句“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就是这个意思。
拳谱六十四式对掤之打法,系以右(左)手由下向上、向前掤,有转圆的意思。劲走圆形,
随时变化,含而不露,守中有攻,圆中有方,“夜半荷花慢慢开”,掤时两肩下沉,两臂成弧形,分手、松腰。弓腿三者必须协调一致,两脚之横向距离约为十公分,稳定中心。当右(左)脚收回至左(右)脚侧,如动作熟练,腰部有足够支撑力量,能掌握变换身体重心之要领时,脚尖不必点地,即可向前迈步成右(左)弓步,右(左)手即可随转腰之势向下、向上掤出。此时两臂之掤力,似是蓄气之皮球,接触彼手,此按彼起,凡逆彼之势,承而向上使彼力不得降下。所以打掤式,手臂屈肘一般略大于直角,这时手臂就呈半月形圆撑的姿势。
从力学原理上说,拱形的抗压能力强于其他形状。不但掤式的手臂要掤得圆满,不可屈成锐角,撑的意义不仅是指要向外、向上掤撑,重要的是肩部腋下要含虚,像装有弹簧一样,使手臂犹如受到弹簧的支撑而富有弹性。同时要以腰为轴,做到“一动无有不动”。始终保持柔韧如弓的掤劲。所以有“掤要圆撑”的说法。有人认为掤式在走架中用的是横劲,推手中用的是
直劲,这是有研究的。大凡用掤法与人对持,掤式之成,全在一转腰之间,即左掤应向左转腰.右掤应向右转腰,即不管走架或推手。都是用横劲的。尚有应说明者:不管防守或进攻,都必须与来劲互呈角度和走弧线,哪怕是转腕旋腕所形成的微小的弧线都一样,俾以达到顺劲相承,使彼力落不到我身上,是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