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挡技术
我国直拍快攻打法的基本技术
推挡技术是我国直拍快攻打法的基本技术之一,特别是在左推右攻打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推挡球包括平挡、快推、加力推、减力推、推下旋、推挤等。
技术简介
运动推挡技术时,通常的站位及准备动作如下:根据运动员身材的不同,站位离台约40~50cm,多在球台左半台的1/3处;两脚开立。比肩略宽,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或两脚平行;上体略前倾,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双膝微屈;拍面呈半横状,拍形近于垂直;握拍时食指稍用力,拇指放松,上臂和肘部自然靠近身体右侧,上臂与前臂的夹角约为100度,肩部放松。由于推挡站位近、动作小、落点多变、速度快并具有一定的力量,所以在比赛中能主动调动和压制对方,为正手攻和侧身攻创造有利时机,在被动和相持时还可以起到积极防守和从相持转主动的作用。
平挡
特点与作用:击球员用球拍借助对方来球的反弹力进行挡击的一种技术。具有球速慢、力量轻的特点。由于动作简单,容易掌握,是初学者的入门技术。练习挡球能熟悉球性,体会击球时间,击球拍形和发力方向,宜于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在对方进攻时挡球也可作为防御的一种手段。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前站立。身体离球台40~50厘米,两脚开立约与肩宽,两膝微屈。球拍置于腹前,上臂带动前臂沿台面作平行挥动。击球时拍形呈半横状,约与台面垂直,在击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部,以借助对方来球的反弹力将球击回。
快推
特点与作用:出手快、线路活,是学习其它推挡技术的基础。在对攻和相持中运用对推两大角或突袭对方空当,能争取时间,使对方左顾右盼应接不暇,造成其直接失误或漏出机会为自己的抢攻创造条件。一般适用于对付推挡球、中等力量的突击球和旋转较弱的拉球。
动作要领:手臂自然弯曲并作外旋,拍面角度稍前倾,上臂和肘关节内收自然靠近身体右侧,将球拍引至身体前方。当来球跳至上升期时,前臂和手腕迅速向前略向上推出去,触球刹那手腕外旋,拍面稍前倾击球中上部。以前臂和手腕发力为主,并适当借力。
加力推
特点与作用:力量重、球速快,能抑制对方的攻势,常可迫使对方离台而陷于被动防守的局面。加力推与减力挡配合运用,能更有效地控制对方,争取主动。一般适用于对付速度较慢、旋转较弱的上旋球或力量较轻的攻球及推挡。
动作要领:手臂自然弯曲并做外旋,拍面角度稍前倾,上臂后收,前臂必须提起,肘关节贴近身体,将球拍引至身体前方较高处。当来球跳至上升后期或高点期时,上臂、前臂和手腕加速向前下方推压,腰髋向左转动配合发力,拍面前倾击球中上部,中指用力顶拍。
减力挡
特点与作用:回球弧线低,落点短,力量轻。多在加力推或正手发力攻迫使对方离台后使用,可调动对手使其前后奔跑,为抢攻创造机会。
动作要领:手臂外旋,拍面稍前倾,不用手臂向后引拍,身体重心略升高,前臂稍收使排面略高,放至身前即可。当来球刚刚弹起即触球中上部,借力回击,拍触球一瞬间手臂和手腕稍向后收,以缓冲球撞击拍的力量。
推下旋
特点和作用:回球下旋,弧线较低,落点长,球落台后向前滑。在略带上旋的对推或对攻相持中,可突然将球变为下旋,从而使对方直接下网或因不适而陷于被动。但是,推下旋难以充分发力,且用来对付上旋较强的球有相当困难,故只宜作为辅助技术使用。
动作要领:手臂微内旋,拍面角度后仰。上臂后引,前臂上提,将球拍引至身体前方。当来球跳至高点期,击球中下部,以上臂和前臂为主向前下方用力推切,触球瞬间拍形保持相对固定。
推挤
特点和作用:回球带左侧下旋,弧线低,斜线角度大。在对攻争夺中,由于能主动改变旋转性能和落点角度,因而增大了对方回球的难度。由于触球部位是来球的弱旋转区,所以是对付弧圈球的一种有效办法。
动作要领:手臂自然弯曲并作外旋,上臂和肘关节后引很少,前臂上提将球拍引至身体前方较高处。击球上升期,拍面稍前倾触球左侧中上部,前臂和手腕向左前下方用力推挤,同时腰髋向左转动配合发力。
推挡技术注意事项
1、推挡动作在引拍时易受身体阻碍,所以在准备击球时一定要收腹加大引拍的距离,以利于前臂向前推出发力。
2、引拍时球拍沉得过低,击球时来不及调整拍面角度,往往难以发力,回球容易出界,更压不住弧圈球。
3、肘关节始终保持自然靠近身体,不应用肘关节去勉强调节击球点的左右位置,同时注意避免形成抬肘而影响发力。
4、手腕如上翘或下吊,将无法配合前臂向前发力;手腕也不应太活,否则会导致拍面角度不稳定,击球的准确性下降。
5、每次挡推动作完成后,迅速还原,才可能再次主动迎球发力。
6、虽然推挡的移动范围相对较小,但也不能忽视步法移动的重要性,推挡位置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击球的质量。
7、尽管推挡动作主要由上肢完成,但充分利用腰髋部位的转动和身体重心的移动来增大击球力量,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6 05:28
目录
概述
技术简介
平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