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茱萸是旧时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时,民间采茱萸插戴头上,亦有用茱萸制成囊佩带的,俗信能驱邪治病。
形态特征
茱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种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
主要价值
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果实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可食用,茎、叶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为“
十全大补丸”、“
六味地黄丸”的重要成分之一。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
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中国浙江、安徽、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山东、江西等地。
分类
茱萸主要有两种植物,一为“茣茱萸”,一为“山茱萸”,还有“食茱萸”,前两种皆入药。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干燥果实。别名:辟邪翁。其入药治病,始载于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性热,味辛、苦,有小毒。药用前须用甘草煮水加以炮制,可减其毒性。入肝、脾、肾经。
功能:舒肝下气、温中散寒、燥湿助阳。主治厥阴头疼、胸腹胀满、呕吐吞酸、阳虚泄泻、肝郁筋挛、寒疝、脚气。清末《验方新编》载:将吴茱萸捣碎加米醋贴敷脚心上端涌泉穴,可治疗
口舌生疮、肝阳上亢头晕、头疼(高血压)。现代医药科学研究,其果实中含
生物碱:吴萸碱、吴萸次碱、羟基吴茱萸碱,并有吴茱萸烯等挥发油成分。药理作用:镇痛,升高体温,收缩子宫,抑菌,消炎,杀虫、抑制胃肠溃疡,升高血清G.P.T和G.O.T.,抑制胃肠功能推进,抗缺氧,延长凝血时间,抑制
血栓形成。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山茱萸的干燥果。别名:萸肉、药枣、枣皮。主产于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浙江、四川等地。也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性微温,味酸、涩。入肾、肝经。
功能:补肝肾、涩精、止汗。主治腰膝酸痛、
眩晕、
耳鸣、阳痿遗精、
月经过多、自汗盗汗等证。入药时须加黄酒蒸至呈黑色。现代医药学研究,其果实中含山茱萸甙、番木鳖甙、莫罗忍冬甙、山茱萸新甙,并有
维生素A样物质、熊果酸、
没食子酸、石蜡烃等化合物。药理作用:利尿,抗组织胺,抗菌,抗白血球下降,抗糖尿病,抗失血性休克,降低肾上腺抗坏血酸含量,调节免疫功能、升高抗体、增强抗病能力。
据此说明:吴茱萸与山茱萸是不同科属植物,是不同功能的两种药。临床应用,必须严格区分开来,绝对不可混淆与相互代用。
典故寓意
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风俗。晋代葛洪《
西京杂记》中就记载,汉高祖
刘邦的宠妃
戚夫人于每年九月九日,头插茱萸,饮
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
王维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记述了这一情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见,唐时重阳节登高茱萸插头习俗的流行。茱萸是重阳节特有的辟邪物品,佩茱萸成为重阳节俗的主要标志,因此登高会也称“茱萸会”,重阳节被称为“茱萸节”。庸人张说《
湘州九日城北亭子》诗云:“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从节俗的原始意义看,茱萸与登高的结合应该是最早的。但在宋元以后,插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酒)的地位最终盖过厂“辟邪翁”(茱萸)。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民俗特色
旧时汉族民间节日风俗。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相传始于东汉,晋代成俗。至唐代,插戴茱萸、装饰美容、祝颂延年益寿。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历史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秋高气爽,正是茱萸成熟之时,茱萸被认为能祛病驱邪,所以古人或头插茱萸枝,或臂佩茱萸囊,登高游兴,并把重阳节称为登高节、茱萸节、茱萸会。直至民国时期,一些文人秋季聚会请贴的常用款式为:“×月×日,登高萸觞,候光。”到民国以后,茱萸风俗逐渐衰退。但民俗仍然保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