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握桥又名
卧桥,在兰州城西,始建于明
永乐间(1403~1424),清代两次重建,现在的位与
水车博览园内。
兰州旧时有八景,其中之一是“虹桥春涨”,虹桥春涨是指雷坛河握桥的美丽景观。握桥位于阿干河下游的雷坛河上,即今兰州市工人文化宫东侧雷坛河桥处。据《皋兰县志·桥津》记载:“卧桥又名三公桥,在袖川门西二百步,当阿干河口。架木横空,东西十余丈,其下无柱,高五丈。其上覆盖如屋,楹栏齐整,亦匠心之巧者”。《重修皋兰县志·舆地下·津梁》载:“卧(一作握)桥,一名三公桥,又名西津桥,在袖川门外二百步阿干河上。”阿干河源于马衔山,沿途汇集马坡、银山、铁冶、阿干、石佛沟、后五泉等水,于白云观西侧流人黄河。全长44.6公里。古人称阿干河为浩门河,明代有“浩门春涨”景观,即清代的“虹桥春涨”景观。握桥是一座典型的伸臂木梁桥,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他的《
中国古桥技术史》中对兰州握桥给以很高的评价,说兰州握桥是中国“伸臂木梁桥的一个代表。” 兰州握桥始建于唐代,相传是仿“河厉”之制而建的。“河厉”是吐谷浑所建造的一种桥型,它的仿造说明,早在唐代,兰州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已经十分兴盛。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兰州握桥的建造,是兰州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
兰州握桥修建方法是:先砌两岸石堤,堤砌到一定高度时在堤岸边横放一根大木,再把7根纵列的大木向上斜置在横木上,纵列大木挑出堤岸两米多,俗称之为挑梁。在挑梁顶端,用一根小横木把7根挑梁贯拴一起。挑梁上又横压大木一根,空隙地方用木块塞紧。这样就垒好了第一层,按同样步骤垒第二层。垒至第四层,两端相隔近7米至10米时,就在两边挑梁上安放木简支梁,再铺上横板桥面,桥就建成。在挑梁顶端的横压木两头竖立柱,用榫接联成一体。在立柱与立柱中间,嵌进挡水板,减少风雨对挑梁的侵蚀。桥面上建桥屋,桥台上修楼阁,使桥梁雄伟美观。桥阁压在挑梁底部,使桥更加稳固,挑梁挑出的长度与木材容许承受的力量很相适应,这些都说明当时的建桥者已有明确的力学概念。“握桥”之称最形象的揭示了伸臂木梁桥层层向河心挑出,直接相握的特点。 兰州握桥于明永乐年间重建。清乾隆间因战火、洪水,三坏三修。嘉庆二年(1797年)刘汉捐银3000两重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曹晓霞出资补修。光绪十三年(1904年)再修。桥由28根朱红大柱组成桥廊13间,中间3间,两侧各5间。廊柱下端柱头倒挂,雕成桃形,柱的上方有缕花装饰,花栏廊厦。桥头翼亭四角飞檐,卷棚歇山顶,上盖黑色琉璃瓦,造型雄伟奇特,建筑手艺精巧,别具一格。翼亭均有题额,东亭前额“空中鳌背”,阴额“彩虹”;西亭前额“天上慈航”,阴额“新月”。桥呈穹隆特起之弓形,且涂以红色,故称“虹桥”。桥上木植均施彩绘,美轮美奂。雷坛河水经此桥入黄河,入冬河流结冰,冰层逐渐加厚,入春,冰融水涨,片片冰块涌向桥下,水沫飞溅,浪涛轰鸣,水雾氲氤,握桥恰似一弯彩虹横卧在有如云奔烟飘的波涛之上,白水红桥,奇丽壮观,形成“虹桥春涨”景观,引得诗人歌咏不已。曾有《虹桥春涨》诗云:“不凭支柱架虹腰,独卧河干历几朝。桥上行人桥下影,年年来去送寒潮。”又有一首诗云:“春桥春渡观春华,春水春山春景佳。河涨春桥桥春涨,流沙过客客流沙。” 雷坛河是七里河地区汇入黄河的最大支流,握桥曾是沟通城关地区与七里河地区的主要津梁。因为是木结构桥,所以只能行人,不能行车,民国时期,为了能使车辆通过雷坛河,在握桥南侧增修了一座公路木平桥。1952年,为了修通七里河、西固的西郊林荫大道,决定将解放门以西的路段加宽,握桥已影响交通,若保存老桥,另选新桥址,则需拆迁众多的居民房屋。因此决定将桥拆除。当时,许多地方绅士为保存古迹,出面阻拦。后来,兰州市劳动局局长赵子明在现场群众大会上进行说服,拆除工作才得以进行。握桥建筑十分坚固,拆除也非常困难。其横卧木与挑梁都是长10多米,圆径30多厘米的大圆木,横卧木和一层挑梁下衬砌糯米、石灰粘接的大石条。梁木入土部分为防年久腐朽,四周填以卵石、石灰,并设通风口。当时,握桥仍很坚固,木质毫无腐朽,在挖出的梁木上,当年木工所打的墨斗线依然清晰可辨。由于握桥坚固,而新桥施工期限又很紧迫,遂用锯锯断梁木,爆破衬砌的大石条,握桥才得以拆除。握桥拆除后,计划移建于五泉山公园东龙口,因此把拆除下来的砖石与木构件全部编号存放于中山林市建公司空场上。后来,部分构件被挪作他用,而五泉公园当时又无力补充,故未予接收。此后该桥的剩余木料便全部移作别用,唯拆除时所做的模型存放于当时的兰州博物馆内。据1952年拆除时的实测,该桥净跨度22.5米,全长27米,桥高4.85米,宽4.6米。桥廊坡度2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