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脱,
汉语词汇、
四川方言,
读音为pié tó,意思是洒脱;干净利落;轻松、容易、简单。意思是表达一个事情办得
安逸,就这样办了,或者带点语气带过的意思。
“撇脱”,读作pié tó,就是洒脱、干净利落、不拘泥的意思。又为南方多个地区方言,发音为大致为pie tuo,可作piě tuō、pié tuó等用于拼写,成词又可作撇脱、撇拖、撇坨等,其含义不一,在某些特定事物前也用作联想记忆,可与
古文同。《朱子语类》中提到:“要之,持敬颇似费力,不如无欲撇脱。”这里的“撇脱”,就是指洒脱。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素梅也低低道:‘撇脱些!我要回去。这事做得不好了,怎么处?’”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二章:“他又并不怎么拘泥,倒比别的一些人来得撇脱,来得天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山水诀》:“画一窠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
钱锺书《
管锥篇·全梁文卷一》:“然释子终惧 梁武事贻辟佛者以口实,遂虚构公案,撇脱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