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变云(雾)的微结构和演变过程而往云(雾)中播撒的物质,又称人工催化剂。为了人工降水、防雹、消云、消雾、削弱台风和抑制雷电等目的,使用播云催化剂。它们的作用是在过冷云中制造冰晶以诱发伯杰龙过程,或在暖云中制造大云滴以诱发碰并增长(见云和降水微物理学)。
简介
人工影响天气过程中,为改变云(雾)微结构与演变过程,向云(雾)中播撒的物质,称播云(雾)催化剂。选用催化剂必须考虑有效、经济、不污染环境、容易播撒、安全无毒害等。当今所用催化剂有三类:①吸湿性巨核,包括盐(NaCl)、氯化钙、尿素和液水等,它们常用于对暧云的催化剂。②致冷剂,包括干冰(固体CO2)、液态丙烷、液氮、液态空气等,它们常用于对冷云作催化。投入冷云后,将使它们周围空气急速降冷,产生大量冰晶胚胎,并进一步生成冰晶。以干冰为例,实验室结果是:每1克干冰可产生1万亿个冰晶。③人工冰核,包括碘化银(AgI)等无机冰核及介乙醛等有机冰核,其中以碘化银最常用。它们常用于冷云增雨和防雹试验中,把它们播入云层,使云增加大量冰核,进而生成大量冰晶,造成增雨或消雹的效果。
人工影响天气
根据人们的意愿,通过人为干预,使某些局地天气现象朝有利于人们预定目的的方向转化,以克服或减轻恶劣天气引发的灾害,这种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措施称人工影响天气。由于天气过程的能量十分巨大,一个10立方公里的云体,其含水量的凝结潜热相当于10万吨煤燃烧发出的热量,而一个台风的水汽每分钟释放的潜热,便相当于20个百万吨级核弹爆炸所释放的能量数。因此直接制造和消灭一个天气过程是不可能的,比较现实的作法是在云、降水和其他过程中某些关键环节,施放一些催化剂,因势利导,促使天气过程按预定方向发展,以少量代价换取巨大经济效益。
中国人从17世纪至今的土炮、火炮消雹,便是人工影响天气的例子。目前正在各国试验的人工影响天气项目有:人工降水、人工消雾、人工防雹、人工削弱台风、人工消云、人工防霜冻、
人工抑制雷电等。我国从50年代开始,至今已在大多数省(自治区)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试验。世界上第一次对自然云作人工催化试验则是1946年美国V.J. 谢费尔等进行的,从那时起至今,全世界已有80多国家与地区开展过人工影响天气试验。
人工冰核
在人工影响冷云(雾)的试验中,用以产生冰晶的微粒。应用最广的是碘化银 (AgI)微粒。它是B.冯内古特于1946年11月发现的。制造碘化银微粒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将碘化银溶于碘化铵(或碘化钾、碘化钠)的丙酮溶液中,配制成浓度为1~10%的碘化银溶液,将其喷入高温火焰中燃烧,这时碘化银汽化,在空气中遇冷而形成微小的晶粒。②将碘酸银 (AgIO3)和高温燃烧剂(铝和镁)混合,作为烟火剂,制成飞机用的焰弹、火箭焰弹和地面用的烟火筒等,它们在空中燃烧后,可产生大量的碘化银微粒。③将碘化银装入火箭或炮弹头部,用炸药爆炸,形成微粒而分散在云中。此外,为人工影响冷云,也曾利用碘化钠和硝酸银制备碘化银水溶胶进行喷撒。除碘化银外,曾选用碘化铅(PbI2)、硫化铜(CuS)等无机化合物以及四聚乙醛 【(CH3T(CHO)4】、乙酰丙酮铜络合物(Cu【CH·CO·CH3)2】2)、间苯三酚【C6H6(OH)3】等有机化合物作为人工冰核物质,但它们的效果都不及碘化银。
衡量人工冰核物质优劣的指标:①成冰阈温,指开始显著起到冰核作用的温度上限。成冰阈温高的物质,表示它可在温度较高的过冷云中起成冰作用,这种物质的使用机会较多。②成冰率,指在一定温度下每克物质能产生的冰晶数目,成冰率高,则成冰催化剂的用量可以节省。此外,选择人工冰核物质时,还必须综合考虑其来源、价格、制备方法的难易、有无毒性等因素。
人工冰核具有成冰率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的重要特性。如碘化银烟粒中,能起成冰作用的粒子数目随温度降低而增多,在环境温度为-10~-20℃的条件下可使1克碘化银产生约1012~1014个冰晶(见图)。然而人工冰核的成冰能力还同粒子的大小有关:同一种成冰物质,粒子越小,成冰温度要求越低。因此,虽然温度降低时,成冰作用的粒子数目会增多,即单位质量的催化剂形成的粒子数增多,但小到一定程度(例如碘化银粒子半径小于0.1微米)之后,粒子的成冰能力因受温度的影响而迅速降低,因此,人工冰核物质所能达到的成冰率受到一定的限制。 人工冰核成冰作用的物理机制,仍在探索之中。碘化银所以具有这种成冰性能,一般解释为碘化银与冰的晶体结构非常相似。碘化银不溶于水,且与水滴接触或吸附水分子后仍能维持其晶格结构,这些特性有利于在碘化银微粒表面上形成冰胚。其他一些物质,特别是一些有机化合物的成冰作用机制,则更为复杂,虽有过一些假说,但都尚无定论。
成冰冷却剂
用局部致冷的方法产生冰晶的冷云催化剂。应用最广的是干冰。干冰在常压下的升华温度为-78.5℃,升华热为142.5千卡/公斤。把干冰粒子投入过冷云时,将使其周围的空气急速冷却,造成水汽达到高度过饱和状态。 在气温低于-40℃的最冷区域内产生的大量冰晶胚胎,经过气温高于-40℃的次冷过饱和区内时,水汽将进一步在其上凝华,而迅速长成冰晶。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每克干冰可产生约1012个冰晶,在环境温度低于-2℃的条件下,此值没有明显的变化,且同干冰粒子的大小无关。而在外场试验中,干冰粒子在下落过程中能影响的云层厚度,同粒子大小有关。试验结果,直径为0.4厘米和0.1厘米的干冰粒子其直接作用的铅直厚度分别为300米和14.5米。除干冰外,常用的成冰冷却剂还有液化丙烷。每克丙烷可产生约1011个冰晶。由于使用时液化丙烷必须从高压容器中喷出,因此在云中使用受到了限制,故常用于地面消除过冷雾。
人工吸湿核
人工影响暖云(雾)试验中用以形成大云(雾)滴的吸湿性微粒,常用食盐等无机盐制成。在使用中要求根据吸湿核的凝结增长特性和云(雾)的条件,将吸湿性物质按设计要求加工成一定大小的颗粒。吸湿核吸湿之后,成为溶液滴。因为盐溶液的平衡水汽压低于纯水的
饱和水汽压,所以云中的盐溶液滴,处于高过饱和状态,能迅速凝结而长成大云(雾)滴,再通过重力碰并而产生降水。盐溶液滴在增长过程中,由于吸收水分而不断稀释,当增长至一定大小时,其平衡水汽压接近于环境水汽压,使增长过程变得非常缓慢。达到这样大小的溶液滴的半径(平衡半径)γm与吸湿核原来的半径γo之比,因吸湿物质不同而异,可用来衡量暖云催化剂的优劣。一般地说,此比值越高,催化剂用量就越节省。 其中t为增长到γm所需时间,试验的环境相对湿度为98%,Rm为出现凝结增长的环境最低湿度。
食盐的主要特点是吸湿能力强、无毒、来源广,在相对湿度高于78%的环境条件下开始凝结增长;在饱和的湿空气中,食盐粒子能迅速增长至其原来尺度的3倍左右。食盐的缺点是有腐蚀性,加工和保存比较困难。
除食盐外,用于
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的其他吸湿性物质,还有尿素、氯化钙,以及硝酸铵和尿素的混合液。此外,能否用某些表面活性物质作为暖云催化剂的问题,也进行过很多研究,但还很少用于外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