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乡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辖乡
攀枝花乡,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地处元阳县南部,东邻新街镇,南与黄茅岭乡俄扎乡隔藤条江相望,西靠牛角寨乡,北接新街镇,距元阳县城21.6千米,区域总面积85.1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攀枝花乡户籍人口为22145人。
历史沿革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临安府猛弄掌寨辖地。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建水勐弄乡。
1950年,划入新民县勐弄乡。
1956年,属元阳县第五区(又称攀枝花区)。
1970年,改为前进公社。
1972年,改称攀枝花公社。
1974年6月,划出黄茅岭公社。
1984年4月,改为攀枝花区。
1988年1月,由攀枝花区改为攀枝花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攀枝花乡辖碧播、阿勐控、勐品、硐浦、一碗水、保山寨6个行政村,下设31个村民小组、31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攀枝花乡辖6个行政村:保山寨村、碧播村、阿勐控村、勐品村、洞浦村、一碗水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攀枝花乡地处元阳县南部,介于东经102°38'一102°49’,北纬23°01'一23°61’之间,东邻新街镇,南与黄茅岭乡俄扎乡隔藤条江相望,西靠牛角寨乡,北接新街镇,距元阳县城21.6千米,区域总面积85.1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攀枝花乡地处云贵高原南部,哀牢山南部,红河南岸,地形东西狭长、南北稍宽,沟谷纵横,北高南低,无一平川,断面呈“V”形;主要山脉有路那山、洞浦后山等;境内最高点位于猴子寨后山,海拔2149.8米;最低点位于路那山脚,海拔650米。
气候
攀枝花乡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温暖干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温和爽,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7.8℃,1月平均气温9℃,极端最低气温0.7℃(2009年2月5日);7月平均气温2.5℃,极端最高气温31.5℃(2010年5月3日);无霜期年平均350天,最长达355天,最短为345天。年平均降水量1758毫米,最大雨量1863毫米(2008年),最少雨量783毫米(2009年)。
水文
攀枝花乡境内河道属藤条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碧播河、阿勐控河、垭口河等,由北向南流入夕欧河,夕欧河境内河道长8千米。
自然灾害
攀枝花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干旱、冰雹、洪涝、低温、降雪、雷电等;由于境内山高坡陡,易发滑坡、泥石流,严重的一次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在1996年12月2日,保山寨村公所解放村发生长600米、宽220米的山体滑坡,造成15户群众房屋倒塌,损毁农田50亩、旱地90亩、水沟9条。冰雹灾害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4—9月,严重的一次冰雹灾害发生在1997年5月1日,勐品、洞浦、一碗水3个行政村公所突遭冰雹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2528亩,经济损失120万元。
自然资源
攀枝花乡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金、铜、铁、铅、大理石、高岭土;大理石分布于泡竹寨后山,储量丰富,矿石质地、色泽花纹优良;高岭土主要分布于阿勐控村和抛竹寨,储量3.8万吨,尚未开采。2011年,攀枝花乡有耕地1.76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6.52万亩,林地6.52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攀枝花乡总人口有1973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62人,城镇化率1.8%;另有流动人口43人;总人口中,男性10733人,占54.39%;女性9000人,占45.61%;14岁以下5082人,占25.75%;15—64岁13038人,占66.07%;65岁以上1613人,占8.18%;以哈尼族为主,达10699人,占54.22%;彝族8407人,占42.6%;壮族514人,占2.6%。2011年,攀枝花乡人口出生率13.16‰,人口死亡率7.21‰,人口自然增长率5.9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31.8人。
截至2017年末,攀枝花乡常住人口为22219人。
截至2018年末,攀枝花乡户籍人口为21919人。
截至2019年末,攀枝花乡户籍人口为22145人。
经济
综述
2007年,攀枝花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30万元,同比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250万元,同比增长1.1%;第二产业完成380万元,同比增长0.8%;第三产业完成1200万元,同比增长2.7%;农村经济总收入2527万元,比2006年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953元,比2006年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8.4万元;完成个体私营企业总收入909万元,比2006年增长9.6%;上缴各种税金10万元,攀枝花乡个体工商户达120户,从业人员415人。
2011年,攀枝花乡财政总收入384亿元,比2010年增长14.6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万元,比2010年下降33.34%;农民人均纯收入2608元。
农业
2007年,攀枝花乡推广杂交稻面积4800亩,杂交包谷500亩,完成高山良种水稻种植面积3100亩;大牲畜存栏5110头,出栏410头;生猪存栏12430头,出栏10060头,肉类总产量达944吨;粮食总产量6098.8吨,比2006年增长2.5%;农民人均有粮320公斤,比2006年增长0.6%。
2011年,攀枝花乡农业总产值达到5155万元,比2010年增长21.93%,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1.99%。攀枝花乡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攀枝花乡生产粮食6850吨,其中水稻4252吨,小麦1987吨。攀枝花乡主要经济作物木薯、茶叶等。2011年,攀枝花乡木薯种植面积4120亩,产量7416吨;茶叶种植面积1281亩,产量37.6吨。攀枝花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攀枝花乡生猪饲养量1.89万头;牛年末存栏6656头;上市家禽8.26万羽。2011年,攀枝花乡生产肉类1806.24吨,其中猪肉1622吨,牛肉65吨,禽蛋81吨;畜牧业总产值2873万元。
工业
2011年,攀枝花乡工业总产值为96万元,比2010年增长68.42%;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1.12%。
商贸
截至2011年末,攀枝花乡有商业网点37个,职工80人。2011年,攀枝花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050万元,比2010年增长102.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1.1%。
截至2018年末,攀枝花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截至2019年末,攀枝花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攀枝花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2176万元,比2010年增长7.72%;各项贷款余额1294万元,比2010年增长3.94%。
邮电业
2011年,攀枝花乡邮政业务收入为3.52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16.12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攀枝花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0人,专任教师1人;小学18所,在校生1833人,专任教师8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27%;初中1所,在校生967人,专任教师5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49%,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攀枝花乡教育经费达876.1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871.2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867.3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762.7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7.59%、7.72%、7.23%、6.42%。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攀枝花乡有文化站1个,文化专业户5个;有各类图书室5个,农家书屋5个,藏书3.63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人;有学校篮球场11个,村级篮球场5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7.88%。截至2011年末,攀枝花乡累计安装直播卫星接收机806台,电视综合覆盖率8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攀枝花乡有卫生院1所,门诊部(所)1个;设病床1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76张;专业卫生人员6人。2011年,攀枝花乡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341人次,出院病人250人次。2011年,攀枝花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3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8746人,参合率96.77%;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4.85‰、9.9‰、4.95‰。
社会保障
2011年,攀枝花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44户,人数83人,支出17.58万元,比2010年增长15.21%,月人均176.55元,比2010年增长8.35%;城市医疗救助32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817人次,共支出11.45万元,比2010年增长81.0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81户,人数3104人,支出283.1万元,比2010年增长28.74%,月人均76元,比2010年增长26.67%;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24人支出15.48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28万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46人次,共支出1.60万元;农村临时救济人次,支出2000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1.87万元;社会福利费13.67万元,比2010年增长116.44%;发放“两参”人员生活补助金3.70万元,享受人数14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6人,比2010年末增加1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8人,比2010年末增加1人。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攀枝花乡有邮政所、电信营业部各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69.5千米,投递点26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征订报纸5481份、期刊1516册;有电信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93户,比2010年增加35户,电话普及率1%;移动电话用户4166户,比2010年增加3户,移动电话普及率21.11%;宽带接入用户45户。
交通运输
2011年,攀枝花乡客运总量2.5万人次,货运总量3.5万吨。截至2011年末,攀枝花乡公路总里程104千米,通公路自然村31个,自然村通车率96.7%;客运量3.5万人次,货运量2.5万吨。
历史文化
攀枝花乡因乡人民政府驻攀枝花村而得名;该村因曾有一棵大攀枝花树而得名。
攀枝花乡的彝族乐作舞,是一个反映该地区彝族从远古到今的生产、生活的过程的舞蹈。乐作舞又把当地彝族人民开垦梯田,耕种梯田,创造世界一流梯田文化全过程溶合于舞蹈中。
攀枝花乡哈尼族的“十月年”,又叫“车腊干通”、“扎台台”、“富士”等不同称呼;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汉译为“十月年”,是哈尼族辞旧迎新的大年。按照哈尼族的历法习惯,农历十月为新旧替换的年未岁首。以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为新年的开始。当天傍晚,家家户户都要杀一只鸡、在家门外烧一堆火为,支起篾桌吃晚餐,哈尼话叫“哈常丕”,意为祭献故去的族亲。
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入选云南省第九届云南省文明村镇候选公示名单。
风景名胜
攀枝花乡有勐品梯田、阿猛控梯田、保山寨梯田、勐品瀑布、勐弄司署遗址等景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9 15:1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