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文风
汉语词语
改文风,顾名思义,就是改变使用语言文字的风格。
简介
“改文风”不仅是“改文字”。它提倡从冗长空洞、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风格中走出来,学会使用人民群众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具有生活气息的语言,用群众话说群众事,这是改文风的题中之义。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
然而,我们也发现,有些人虽然文字很“朴实”、表达很“通俗”,却始终让人感觉隔着一层,仿佛走马观花。这也说明,改文风不仅是改文字,如果只是用群众的语言、日常的俗语为文章添彩,而自己却始终徘徊在人民群众的心门之外,这样恐怕依然有违改文风的初衷。
正如中央领导所言,“要善于用普通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平等交流、平易近人,防止居高临下、自说自话。”改文风的背后,更深层次的是思想作风的转变,是对自身位置的重新打量。
在这个意义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个逻辑整体,只有不断深入基层,切实转变作风,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在工作上贴近群众,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文风,使我们的文章不仅有泥土的芬芳,更具备泥土的厚重。
提倡优良文风
不断改进文风,文风是追求更是本分
我们党一贯提倡优良文风。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延安整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整顿文风。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表达方式。邓小平同志倡导“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要纠正不良文风,胡锦涛同志提出“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等等。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追求优良文风,理应成为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不断磨砺自己,努力改进文风,是追求,更是本分。
我们的新闻应该真正新鲜实在。新闻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只有读者爱读你的文章,读了觉得有道理,因而接受、信服你的观点和事实,文章才能产生正确的导向作用。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群众的生活最真切,思想最鲜活,语言最生动。贴近群众需求才能言之有力,多了解基层实情才能言之有据,多集中群众智慧才能言之有物。否则,言辞空洞,人民群众不会喜欢,文章也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文章贵清新、平实。既是新闻,“新”很重要。要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正所谓“领异标新二月花”,在实践中发现新东西,在表达上挖掘新方法。要深入基层,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在充分占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把群众的创造吸收到文章中来。要力求平实,让人一看就懂、一说就清、一听就明。文章要力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不夸大成绩,不掩饰问题。有感而发、情真意切、深入浅出。如果空洞无物,既不触及实际问题,也不回应群众关切,这样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
文章贵言简意赅。有的文章,长篇大论,却信息量很小,往往内容注水。删繁就简三秋树,抽丝剥茧见真容。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改进文风,尽量去繁就简。这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需要了解社会胸有全局,更需要一种求真务实的作风。
不断改进文风,是态度问题,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改进文风是真正为人民负责的一种表现,因为好的文风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人民。新闻工作者要多了解实际情况,多思考变化中的问题,多在工作中增长本领,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17:06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