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操》是1927年12月
刘天华为纪念“
国乐改进社”成立而作的一首琵琶曲。表达了作者对立社的喜悦和对振兴国乐的信心与期望。曲中前一部份模拟古琴技法,并在第二段采用了复音试验。
创作背景
1927年,抱着改进国乐、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刘天华等发起组织了国乐改进社。为了纪念“国乐改进社”的成立,刘天华先生创作了这首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由此可见这首乐曲的标题性指向是十分明确的。同时,他们还利用自己创办的“国乐改进社”社刊《音乐杂志》,来进行音乐的普及与宣传,并在上面刊登音乐评论文章和一些新创作的音乐作品,阐述他们的音乐改革主张、心得,展示他们音乐改革的成果。
此曲与《歌舞引》创作于同一年,时间上晚于《歌舞引》,于1927年12月18日定稿,但却在《音乐杂志》第一期就发表了这首作品,并且采用了两种记谱法(工尺谱和五线谱)进行刊印。从这一点和曲名中的“改进”两个字上,不难看出刘天华对于国乐改革的迫切愿望以及对国乐改革所抱有的坚定信念。
乐曲赏析
这是刘天华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此曲中刘天华大胆地采用西方音乐元素和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创作。比如西方复音和声的实验性使用;在乐曲引子部分运用模仿古琴演奏的技法;以及乐曲的进行曲风格等都可以看作是此曲的创作特点。
这首乐曲的结构基础采用了散、慢、中、快、散的古曲结构核心,是以速度布局来控制乐曲结构的。同时暗合了西洋复三部曲式的性质。
引子部分
引子:在整体上给乐曲塑造了一个庄严、肃穆的传统音乐氛围。音域较低,基本采用双音来加强体现调性特征。
第一乐段
段1为三部性结构:乐曲速度从极慢板到行板又逐渐回到慢板,包括a、b、c、d四个部分,除了a、b都另外加有一个相同的乐句作为结束句外,这四部分均由两个乐句构成。b的两个乐句音乐已经游离到下属调式G大调(商调式)发展,不过最后还是回到了徽调式,结束句也为徽调式。这样的调性布局在加强调性稳定的同时使音乐更具流动感。
c为行板速度,在第一小节加人半轮进行装饰,使乐曲出现向前的流动感,乐音由简、精、少开始不断地发展,通过轮音的逐渐增多和节奏的不断复杂而取得了音响上的丰满效
果,第二句在音域选择上比第一句低了八度,结尾在速度上又回到了慢板速度并以四个半小节的长轮紧接一个双音并作延长的长轮,以一个和音扫弦作为结束,加强了主调的感觉。
d段开始时乐曲调性转到下属调(商调式)并有所发展,并使用长轮来加强音乐的流畅性。第一乐句最后的旋律素材还被二胡曲《闲居吟》所采纳并进行了发展。
第二乐段
第二段为二部性结构:由慢板的引子和快板、行板两部分组成的主体部分构成。为了同前面的慢板乐段相衔接,以慢板速度呈现了一个六小节的引子。这个引子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使用了段1结束句的材料。主体部分分别由:快板e、f、g、h和行板i、j、几个乐段组成,各段基本上以和弦收束,但速度、技法各不相同。
在e乐段中,刘天华还充分运用了西方和声复音与传统五声音阶调式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在技法的运用上也体现了西方音乐思维与中国传统音乐思维的结合。刘天华的这种西方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之他的音乐创作具有新意又不失民族性。
这段音乐在每前半拍的旋律音使用双弹,并按照五声音阶调式音阶进行演奏,后半拍采用单弹一弦的持续音,体现了传统音乐创作和演奏技法的运用。这段音乐运用了西方和声的创作手法,两小节为一组,通过每拍前半拍的音的变化与后半拍的持续音形成和声变化进行。
f乐段以连续的双弹接后十六分音符的弹挑演奏与具有和声功能的演奏开始,其后一部分为带有和声功能的连续的双音滚奏,具有西方音乐的创作方法和特点。
g乐段以连续的后十六分音符演奏的泛音增强了音乐的弹跳性与活泼感。共分成两句,第二句在音高和调性上高于第一句,使音乐更具朝气和前进感。
h乐段后半部分亦为具有和声功能的音的滚奏,只是比f乐段后一部分相应地做了简化。
i乐段以行板速度开始。前半部分双弹接后三指轮指法的使用是十分具有创造性的,也是比较难练的技术部分;后半部分(第217一234小节)则完全再现Te乐段的后部(第135一152小节)。il在再现i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并以拂收束。过渡句为渐转到慢板的速度,仅由sol、re两个音构成,选用的尾部材料。
第三乐段
段3:由一个乐句进行三次重复而构成的三个平行乐句组成,速度不断减慢。乐句2只在音域上较乐句1有所升高,乐句3则在前两句基础上有所发展。
演奏技巧
引子部分在演奏上要舒缓适当。首先,第一个音的扫弦演奏不能过于激烈;第二,注意第二个音sol(一弦和二弦的同音双轮演奏)在持续三拍并作延长后又从相把位滑到第一把位演奏的第三个音re(一弦和二弦的同音双挑演翻,在由sol到re的滑行过程中要做自然渐强并收束,接下来虽然是一个四分音符的空拍,但演奏者不能中断内心的音乐联系,这样才能与下面紧接着出现的同第三个音一样双轮演奏的第四个音—双音二更好地相连接,使音乐向前流动;第三,特别要注意在第三小节第二、三拍的后半拍用挑、弹、挑、弹演奏的四个32分音符的快速过弦音接三、四弦演奏的双挑,由于这个地方要连接得流杨、自然,是箫要着重练习的;第四,在引子的最后,作者运用了从fa到、的演奏方法(旧式的琵琶没有fa这个音的品位),这种演奏方法使音乐具有强烈的倾向性,从而解决到引子的最后一个音—调式主音sol上。
段1在演奏上多采用绰、注等演奏方法模仿古琴的演奏方法。乐谱标记为极慢板如歌声的段落,音乐表现得比较平静、清淡,应途意演奏时的气息调整,不要过于激情。从行板c乐段开始,随着乐曲速度的加快、每一拍演奏的音符的不断增多和演奏技法的一些改变,尤其是后半拍加人半轮演奏的设计和后十六分音符的音乐节奏的使用,使音乐有了更强的向前推动的感觉。尤其到了最后,音乐从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演奏突然变为长轮演奏。这里的长轮演奏在音量上需要顶住,要把气息扩张、拉长,使音乐收束到d的情绪。
d乐段在弱的、富于表情的如歌声般的音乐中开始,第一乐句到第二乐句在力度和速度上都逐渐增强,第一乐句的结尾出现了典型的中国传统锣鼓音乐节奏型,并用双音演奏来强调该节奏特点。
段2中各段演奏技法的使用各不相同且各具特点。尤其是后十六分音符大量的使用,使音乐走出了传统音乐节奏的局限,极具现代感。快板的e乐段部分主要采用挑轮、勾轮和分、双弹组合而成的指法,带动音乐向前行进,显得坚定而有力。挑音接半轮的使用又使乐曲增添了前进感和跳跃性。最后使用了扣轮的演奏,把旋律音换到了后半拍,更好地推动音乐向前继续发展。
f乐段一开始就采用了极具跳跃性的节奏性—后十六分音符,并在前半拍使用双弹来加强演奏效果,使音乐性格更加明朗和坚定。
连续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奏配以和声写法,把音乐引人接下来的具有和声功能的滚奏段落,将音乐推向高潮。
g乐段为大段的后十六分音符的泛音演奏,具有很强的跳跃感。泛音演奏要清晰、有弹性。
i乐段的速度为行板,第一个乐句每拍使用双弹接三指轮,在演奏上有一定的难度,在练习过程中要特别加强每个手指的独立性能力训练,才能保证对整首乐曲的句式发展基本以单音构成旋律乐句,在乐句后经常加以小的尾级作为收束。引子为极慢板,以空四弦和空一弦的两个音演奏开始,之后通过不断运用琵琶左手绰、注、带起、打音等手法来促使音乐在变化中进行发展。整个部分基本音域在相把位,音响轻、远、双逸,集中表现了作者心中对理想主义的美好境界的向往。第8小节还出现了乐曲主题的素材,昭示了主体的片断。
手指有足够的控制能力来演奏好这一段落,使应用于这段音乐的新演奏技法听起来流畅、清晰。第二个乐句使用扣轮演奏,旋律音在后半拍的扣轮,完全再现了e最后一句的旋律。在再现i的基础上于尾部进行了发展变化,用双弹接三指轮和双弦滚奏衔接进行演奏。过渡句在音域上转到低音,在音色上与后面段落相衔接。
段3用双滚和双轮组成的三个平行乐句的演奏将音乐逐渐平静下来,演奏时注意双滚和双轮演奏的均衡性。
尾声全部为泛音的演奏。
总之,刘天华创作的这首琵琶乐曲在创作技巧和演奏技巧上都有很多创新,使琵琶音乐在创作水平和演奏水平上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琵琶音乐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介绍
刘天华(1895-1932),
江苏江阴澄江镇西横街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
刘半农、音乐家
刘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乡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
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江阴参加“江阴反满青年团”,执掌军号。1912年随兄刘半农去
上海,工作于开明剧社,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开始接触西洋作曲理论。曾任教于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32年因猩红热病逝于北京,年仅37岁。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鸟语》、《歌舞引》、《
飞花点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