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伦和理查森认为,攻击是以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个体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攻击行为的首要特点在于,攻击者有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意图并付诸行动。
攻击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派的观点认为,攻击是人的两大本能—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之一的死的本能,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倾向。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是对立的,人只要活着,死的本能的表现就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攻击的形式表现出来。攻击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攻击冲动,而且不论以什么形式都得表现出来,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
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认为,攻击和争斗是一种本能,攻击的驱力来自于有机体内部能量的不断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后就要通过适当的争斗予与释放,从而引发攻击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是通过观察和强化习得的,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学习是攻击的主要决定因素。
社会认知模式理论认为,攻击是因为攻击者对于社会信息的错误理解而引起的,对于攻击行为来说,个体对所面临的社会情境的认知过程是攻击行为产生的基础。
攻击的行为类型
(1)据意图或目的分类
敌意性攻击:一般由痛苦或不安引起的,是情绪性的行为,其目的是伤害别人,给他人造成痛苦作为最终目标。
工具性攻击:并不直接由愤怒或某种情绪引起,而是把伤害他人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攻击获得所希望的奖励或有价值的东西。
(2)依据行为的性质和方式分类
根据攻击行为性质,即是否违反社会规范和准则,可以把攻击行为分为反社会、亲社会和被认可的攻击行为。亲社会攻击行为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所接受的范围,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的攻击性行为。如,社会治安、逮捕犯罪等。
影响因素
(1)直接外因,有挫折、挑衅、诱因。其中诱因又包括厌恶性刺激诱因、奖励性诱因、示范性诱因、训导性诱因和幻觉性诱因。
(2)背景影响因素,如温度、暴力、家庭环境、暴力性的大众传媒和电子游戏等。
(3)个体因素,包括自我控制能力、人格特点、归因方式、敌意性偏向等。
攻击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1)惩罚。在不良行为发生后施以令人厌恶的刺激,是控制攻击等不良行为的最常见的手段。
(2)宣泄
(3)认知干预。让个体学会正确认识时间,并提高反应能力。
(4)习得性抑制。指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生活中所学到的对攻击行为的控制机制。
(5)置换和寻找替罪羊
(6)社会交往技能训练
(7)利用积极情感
(8)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