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舜钦《赠太子太保韩公行状》:“使齎手诏问攻守
方略,公画
备御之策甚详。”
清·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私议》:“日本既与英结英日同盟,及日俄
战役方酣,又与韩结日韩
攻守同盟。”
攻与守是战争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也是指导和研究战争的基本着眼点。一般地说,攻是积极主动的战法,守是消极被动的战法。《孙子・形》最早提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的基本运用原则。意为没有必胜的把握就应采取防守,有必胜的把握即可主动进攻,但防守有节省兵力、以逸待劳等有利之处,运用中必须辩证地思考。《太白阴经》也有类似的理解,称:“地所以养人,城所以守地,战所以守城。守不足,攻有余;力不足者守,力有余者攻。”《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对攻守的存在形式及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则有了更集中而明确的论述,认为攻守是存在于战争这同一事物中的对应行动,即“攻守一法,敌与我分为二事。若我事得,则敌事败;敌事得,则我事败”。攻守的运用是根据客观形势的需要而作出的抉择,“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相互转换,交互使用,在为达成胜利目标上统一起来。在战争中,敌对双方总是交替运用进攻和防守这两种手段,具体采用何种手段必须根据敌情、己情等具体条件而定。《何博士备论・秦论》指出:“兵有攻有守,善为兵者,必知夫攻守之所宜,故以攻则克,以守则固。当攻而守,当守而攻,均败之道也。”有的兵家在探讨攻守原则时,还提出在攻守运用中,不只是着眼攻击和防守城池和营阵,还要重视精神因素,善于攻心守气,攻则摧毁敌人的战斗意志,守则保持旺盛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