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自显影即利用放射性可使照像乳胶和软片感光的原理,对标本中放射性分子进行定位的技术。
定义
放射自显影即利用放射性可使照像乳胶和软片感光的原理,对标本中放射性分子进行定位的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发射出电离辐射,射线可使照像乳胶感光。乳胶同标本接触后,放射性物质存在的部位溴化银胶体被还原,产生银粒子沉淀,从而显示出放射性物质存在的部位。
原理
在应用这一技术时先把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合物引入生物体内,经过一定时间后,将其组织取下,制成切片或涂片,然后将其与照相乳胶相接触。由于放射性元素所产生的α粒子和β粒子能和可见光一 对照相乳胶发生作用,用普通照相技术进行显影和定影,即可得到放射性同位素的正确位置。 并根据放射性元素对乳胶作用的黑化程度,即乳胶上黑色银粒的数量,测出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在放射自显影中,常用的同位素有氢3、 碳14、磷32、硫35、碘131、碘125等。
操作方法
放射自显影操作的第一步是制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通常是选用发射低能β射线的同位素,如14C、3H等。然后,使
标记化合物被生物组织或细胞吸收,参加生物代谢。把含有标记化合物的组织做成切片,置于载片上,再把切片表面上涂一薄层乳胶,在暗盒中放置一定时间,进行放射性“暴光”。最后按处理照像底片过程,经显影、定影,显示出被射线还原的银粒子。由于切片中放射性化合物在位置上与银粒子沉淀吻合,因而银粒子可指示出放射性化合物存在的部位。有时还可对切片再进行染色处理,以使标记部位显示明确。放射自显影可制做用于
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标本,也可制做供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标本,其分辨力约为0.1μm。放射自显影标本处理过程,自涂乳胶步骤开始必须在严密的暗室中进行,以免受自然光的干扰,增加本底,降低自显影效果。
放射自显影主要用于对
标记化合物的分布和动态变化进行追踪。放射自显影也是基因定位的一种重要手段,即所谓的
原位杂交技术。RNA与为其编码的DNA顺序(基因)在分子水平上具有碱基配对的互补关系,因而可以互相结合,形成DNA-RNA分子杂交体。如果把带有放射性标记的RNA与细胞切片相互作用,RNA即可结合到染色体中与其互补的DNA片断上,把这种切片经放射自显影处理,即显示出了该RNA基因存在的具体染色体部位,为遗传学和基因工程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研究历史
放射自显影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就应用广度和解决问题的深度来说,近20年来发展尤为迅速。放射自显影可以分为整体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4个不同层次。放射自显影突出的优点是:结果直观,记录逼真,避免在解释时带有个人的偏见;放射自显影可把形态、机能和代谢统一起来,以研究生物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这是它的独到之处,因而被称为现代机能形态学方法;灵敏度高,甚至可以低到每天一次的计数率也有可能记录下来;操作简便。正由于放射自显影具有上述优点,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乳胶的改进和3H标记化合物的应用,放射自显影的分辨力使用
电子显微镜已达0.1μm以下,在
光学显微镜下达1μm,加上放射自显影的技术方法也有许多改进,因此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工作中得到普遍的应用。
显影与定影
对于由一般的照相过程得到的影象,需要进行显影和定影才能得到固定的影象。
显影本质上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显影从显影中心开始,首先显影剂(还原剂)放出电子,自身氧化。然后,溴化银晶体中的银离子(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为银原子。实际过程大体是,澳化银晶体首先吸附溴离子,形成负电层。在负电层外吸附钾正离子,又形成一正电层。这样,在溴化银晶体表面和溶液之间形成具有一定静电位的双电层。在显影过程中,显影剂必须穿过双电层,吸附到溴化银晶体表面,才能开始显影过程。电极理论认为,澳化银晶体表面的显影中心,由于是银的微斑,因此吸附溴离子少,其双电层薄弱,这样,带负电的显影剂容易吸附在显影中心。银微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电子通过银微斑从显影剂进入溴化银晶体,与银离子中和形成银原子。上述过程可概括为三个基本步骤,即显影剂吸附到已感光的溴化银晶体表面;显影剂释放电子,电子转移到显影中心;电子与溴化银晶体中的银离子结合成银原子,沉积在显影中心。为了满足显影的条件,必须控制显影液的pH值和溴离子浓度。
显影之后在乳剂层还有相当数量的卤化银未被还原为原子银,定影过程的基本作用是将保留在乳剂层中未感光的卤化银从乳剂层中溶解掉,并使显影形成的影象固定下来在定影过程中定影剂
硫代硫酸钠与卤化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于水的银的络合物,但对已还原的金属银不发生溶解作用。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多发性骨髓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B细胞的
恶性肿瘤,中老年人常见,以骨髓中积聚大量的恶性浆细胞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自为特征。骨髓瘤的临床表现较复杂,而且影响预后的因素也很多,生存期从数月到数十年不等。传统的预后指标包括年龄、浆细胞指数、β2-微球蛋自(β2-MG)、分子细胞遗传学等。近年来有文献报道
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也成为恶性血液病的预后因素之一。同时有研究证实初发时ALC较低的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
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期较短,预后较差,但是国内外关于ALC与MM预后的
相关性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102例初发的M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ALC与患者各项临床特征和其他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推测ALC作为MM预后指标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研究对象
收集2007年12月至2012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MM初诊患者102例,疾病诊断及分期参照张之南主编的《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男性63例,女性39例,中位年龄60(33一83)岁。Durie-Salmon(D-S)分期:I期和II期42例,111期60例。国际分期系统(ISS )分期法分期:I期和II期56例,111期46例。根据M蛋自类型分为:IgG型45例、IgA型28例、K轻链型8例、入轻链型15例、无分泌型3例、浆细胞自血病3例。根据肾功能分组:A组80例,B组22例。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2例骨髓瘤患者,查阅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ALC、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β2-MG、肌酐(Cr)及其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以相应ALC的中位数分组,后统计ALC与其他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随访
随访截止日期为2012年2月29日。总生存时间的计算为疾病确诊时间至死亡或末次随访的时间段。所有失访患者均计算至末次随访日止,按截尾数据处理。随访方法采用电话随访。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0.5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生存概率的估计采用Kaplan-Meier法,并用Log-rank法对结果进行
显著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