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副中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除了首都之外,具有重要政治功能和行政职能的城市。这种城市在地位上仅次于首都,通常承担部分中央政府的职能,如政府机构、政策制定和执行等。政治副中心的存在有助于分散首都的政治压力,平衡区域发展,提高行政效率。
内容
据悉,河北环绕北京的13个县市有望使用北京010的区号,这是
京津冀一体化《财经》报道称,
京津冀三地已经达成共识,初步确定将河北省保定市作为“政治副中心”的首选地。
报道称,保定与北京、天津处于等边三角形地带,保定又处于北京到石家庄的中间点,政治副中心定在保定对拉动河北经济作用最为显著。
据悉,部分国家部委的下属事业单位以及教育机构将率先搬迁,为促进搬迁顺利进行,涉及人员的北京户口将不作变动。
舆论
王福强:我们现在实际也开始做这个计划,围绕着北京的13个县,我们第一先把区号去掉,手机漫游去掉,这就意味着我们大家可以在更广泛的区域里选择。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部研究员、
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易鹏看来,目前,
京津冀一体化已经“箭在弦上”,作为国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受益者不会是一城一地,但距“北京”近的地方确实会被优先选择。
易鹏:北京的一些功能,尤其是经济功能往外迁,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也是经济一体化或市场一体化的方式。但是,北京的功能,比如经济的一些产能往外疏散。那就是保定也好,廊坊也好,都会有利于周边城市构筑成以北京和天津为龙头的“两核多点”格局。
易鹏估计,包含通信领域在内的基础设施区域一体化,将会走在最前面,同时,也会成为推动整个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基础,之后,市场和经济的一体化融合会成为主体。不过,公共保障层面乃至更深领域的一体化,很难实现。
易鹏:市场一体化和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可能是目前比较可能推进的内容,比如推进
京津冀城际铁路或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比如IT城正在修建,基础设施会有更多的延续性,这是两个可能比较大的。社会保障一体化都很难。
而对于如何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长期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王永庆认为,能够发挥主要推手作用的,是“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王永庆:最重要的是,在具体的的操作和实践当中,要采用经济手段,紧扣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在资源配置上,市场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而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占斌补充,考虑到北京的特殊地位,不能否认“行政力量”的推动作用。
张占斌:京津冀一体化这件事情,过去这方面的工作可能力度不够,国家也要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甚至必要的法律手段,可能也会使一些企业从北京或省城市退出。
长期以来,北京都是“身兼数职”,是政治经济中心,更是旅游文化热点。按照目前的指导理念,未来,不符合北京首都定位的产业、单位、机构都可能会成为“外迁户”。作为迁入地,河北的不少城市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都希望能借着这股东风,经济发展加速冲刺。
而对于百姓来说,想法更简单,那就是,北京会不再堵车吗?我家房价会涨吗?地铁会从北京城区修到我家门口吗?专家们认为,这一切都取决于规划的顶层设计是否科学和考虑长远。
三地发展已有哪些政策性、方向性的设想和考虑?要规避哪些问题?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王永庆认为,京津冀三地人口超过一个亿,“一体化”会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尤其是位于京津冀三角区域中心区的几个城市来说,影响更是多方面的。
王永庆:京津冀一体化真正共赢的话,作为首都来说,会开辟一些新产业,比如北京不宜做的一些产业,可能就会在河北和天津,尤其是三角地中间,会有一些新产业带动起来。
据了解,目前,包括保定、承德、廊坊在内的多个城市,都已经针对承接北京功能转移和产业转移做出预案。保定市市长马誉峰也列举了目前已经做好的的多重准备。
马誉峰:我们一是做了一个环首都经济圈的规划,保定这个区域内环绕首都做一些什么,我们首先做一个规划。第二,我们搭建了一些平台,全市有34个园区。然后我们还做了几个创新平台,像涿州有新兴产业示范区,高碑店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像我们在主城区高铁新城这一片到白洋淀,打造一个河北白洋淀科技城,这都是承接一些高端的东西。另外,我们和北京中关村签订了合作协议,进行了深度对接,也很有成效。
针对未来可能进行的产业转移,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占斌提醒,各个城市和区域必须警惕在争取转移产业上的“
同质化竞争”。
张占斌:也要考虑到产业之间的衔接问题、配套问题和错位发展问题,各自区域可能有各自区域的特定战略任务,区域之间的产业也要有一个适当的特色发展,这样每个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可能有助于这三者之间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
实际内容
2014年3月19日,“北京政治副中心初定河北保定”经媒体报道之后,迅即形成全国罕见的热议,股市里的河北板块当天就逆市出现涨停潮。
率先披露该消息的《财经》杂志还称:“未来将有一批国家部委下属的事业单位和教育机构率先搬迁至保定,随机构搬迁至保定的人员北京户口不改变。”
保定位于北京以南,直线距离不过百余公里。古时定名保定,寓“保卫大都(北京),安定天下”之意。新中国历史上,保定曾数次被确定为河北省省会。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事件”,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当天便辟谣称“没有听说”。紧接着,保定市长也回应媒体称“这只是一个传言”,京津冀一体化目前尚在规划之中。
这场各方都否认的谣言风波,其实是北京此轮规划调整的缩影。
2014年2月26日,中央提出要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此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即将修改的消息便不胫而走。其中公众关注度较高的便是,北京城市的首要定位“政治中心”是否会做调整。
实际上,据媒体公开报道,不久前在京津冀地区的政府三方相关研讨会上,河北省政府提出过,将保定确定为首都政治副中心的构想,亦希望部委的事业单位和教育机构率先搬迁至保定,不过“仅限于构想和研讨”。
方案
保定市
作为畿辅节点城市,利用地缘优势,谋划建设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业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做强产业支撑,以白洋淀科技城、京南现代产业基地、首都服务功能承接区为载体,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临空经济、现代物流等产业,承接首都部分
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着力做优城市环境,按照国际化标准抓好城市建设管理,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对驻京外迁企事业单位和吸引力。
廊坊市
将充分发挥“京津走廊”区位优势,抓住京冀共建北京新机场和临空
经济区的有利时机,以生态、智能、休闲、商务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与北京关联度高的产业,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建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其他城市
石家庄围绕建成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副中心城市,唐山围绕建成东北部副中心城市,加强与京津功能分工和配套协作,带动冀中南、冀东两翼发展。充分发挥张家口、承德的生态优势和秦皇岛的滨海资源优势,打造服务首都的特色功能城市。极化邯郸在晋冀鲁豫接壤地区中心城市地位,提升沧州沿海港城作用,增强邢台、衡水规模实力,建设成为京津冀城市群中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节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