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曾国藩 《
复吴南屏书》:“辖境敉平,雨泽沾足,岁事可望丰稔。”《
清史稿·兵志八》:“今 藏 事敉平,仍抽拨营兵,移防江卡。”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及南北统一,大局敉平,所有民事财政各有专司。”
——《
说文》 亦未克敉公功。——《书·洛诰》。传:“亦未能抚顺公之大功。”郑注:“敉,安也。” 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宁武图功。——《书·大诰》。传:“用抚安武事。” 又如:敉平(安抚;平定);
敉功(安定天下的功业);
敉宁(安抚平定)
一个作者的写作水平越高,其文本越拒绝各种形式的间接引述,他对词的选择,在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嵌合/融化,乃至整个语义场的整体情景呈现,都经过高度精密的锤炼,像钟表里的齿轮,层层锁定,层层推衍,每一个齿(词)的细微扭曲、置换、缺失,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使原有的运转、表述完全变形、失效和毁灭。特别是对巨子大师的种种解读、研究,就是把巨匠的珠穆朗玛高度铲平到研究者自己所能及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使原著最激烈、最精微、最卓越的部分神奇地漂白、消音、矮化、钝化,再精妙再深刻的巨著一经过平庸研究者、改述者的滤波,研究者、改述者的读者能领受的大概只是极度衰减过的反射的反射、回音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