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国军歌》创作于1935年,是一首著名的
抗战歌曲,由塞克作词、
冼星海作曲。《救国军歌》经新生合唱团的首唱并在上海
抗日救国会组织的群众大游行中歌唱后,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
创作背景
这首由塞克作词、冼星海作曲的《救国军歌》,堪称中国抗日救亡第一歌。
这首歌的词作者
陈凝秋(笔名塞克)早在日寇侵华初期,就在东北参加了
抗日游击队,和抗日英雄
周保中(后授将衔)同在宣传部门。1935年,已经奔向抗日文艺中心上海的陈凝秋,一天晚饭后,独自一人在昏暗的马路上散步。他走着走着,不由自主地进入了军人状态的步伐,而随着军人的步伐,他在东北救国军时的感情、思想,一起涌起。他意识到:自己应该写一首抗日的军歌了。当时,共产党和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正在一浪高过一浪,共产党还发表了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八一宣言”。于是,“枪口对外”,就成了他腹稿歌词的第一句,而抗日战争必然胜利、中华民族必然解放,“永做自由人”就成了他腹稿歌词的词眼,作为每节的尾句。
歌词的腹稿就在马路上的散步当中孕育了。回到住处,趁热打铁,陈凝秋将《救国军歌》的歌词完成,并且署名为“塞克”。“塞克”,即俄语“布尔塞(什)维克”的简称。
第二天,塞克拿着抄写好的歌词稿,去了冼星海的住处。恰巧,冼星海正在吃饭。塞克将歌词向冼星海面前一扔,自己则点上了最后一根香烟,把空烟盒也扔在了冼星海的桌子上。冼星海端着饭碗看了一遍歌词,连声叫好。是抗日的责任,是创作的欲望,是灵感的火花,促使冼星海顾不上寻找铅笔橡皮和五线谱纸,便立即掏出了随身带的钢笔,又随手将塞克那个废弃的纸烟盒拆开来,一边吃着饭,一边用鼻子哼着旋律,又一边用筷子敲着碗边打击着节奏,还不时地停下来在烟盒上记些什么。就这样,一支后来风靡全国的抗战名歌,塞克抽完了一根烟,冼星海也谱完了曲子———仅仅用了五六分钟的时间!
这支《救国军歌》经新生合唱团的首唱并在上海
抗日救国会组织的群众大游行中歌唱后,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了一支抗战名歌。
歌曲歌词
枪口对外,
齐步前进!
不伤老百姓,
不打自己人!
我们是铁的队伍,
我们是铁的心,
维护中华民族,
永做自由人!
枪口对外,
齐步前进!
维护中华民族,
永做自由人!
装好子弹,
瞄准敌人,
一弹打一个,
一步一前进。
我们是铁的队伍,
我们是铁的心,
维护中华民族,
永做自由人!
装好子弹,
瞄准敌人,
维护中华民族,
永做自由人!
作者简介
曲作者
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中国作曲家。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
1905年 6月13日生于澳门,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
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
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
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
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
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
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
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于莫斯科。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创作生活约10余年,共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
在冼星海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样的群众歌曲。其中有正面表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采用号召性、战斗性的进行曲形式的《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和《到敌人后方去》;有具体展示人民战争壮美的战斗图景、将抒情性与鼓动性或描绘性与概括性结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和《反攻》;有表现工农群众的劳动生活、采用特定的劳动音调和节奏写成的《顶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们开》;还有为抗战中的妇女、儿童写的《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和《三八妇女节歌》等等。在这些群众歌曲中,冼星海根据不同内容,创造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音乐形象,或以具有冲击力的节奏和挺拔高昂、富于棱角的旋律,表现激昂慷慨的情绪和威武豪壮的气势;或以气息宽广的旋律、舒缓沉着的节奏和抒情含蕴的音调,体现革命人民丰富的内心世界。
词作者
塞克,原名陈秉钧,1906年出生在河北霸县(今霸州市)后卜庄一个农村家中。20年代后期从事话剧电影活动时改名陈凝秋。30年代中期取苏共“布尔塞维克”谐音“塞克”为名,沿用一生。
我国声名卓著的艺术大师、诗人、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也是我国早期话剧、歌剧及电影艺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更是抗日救亡歌曲歌词创作的第一人。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倍受挫折,但他始终满怀对光明和真理的追求,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以艺术为武器战斗不懈,在人生和艺术的道路上苦苦探索,最终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艺术家。塞克富于传奇的一生,是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新旧交替时代的一个典型,一个缩影。